子规

1080字的弟子规,怎样才能背得滚瓜

发布时间:2023/2/11 8:29:06   
北京看皮肤科的好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525899.html

新生入学,我都会将《弟子规》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有的学生跟我反映:老师,这篇文章句,个字,字数、句数也不多啊,可怎么就背不下来呀!

亲爱的徒儿,莫急,老师教你一个好方法,让你背得滚瓜烂熟,想忘都忘不了。

01小艾来帮你

小艾是我对它的昵称,它的大名是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成果,是一个长久记忆的好方法。

上图告诉我们,学完一个知识点不及时复习,20分钟,1小时,9小时,1天,2天,6天,1个月后,留存在大脑的记忆量会越来越少。由此可见,及时复习是多么重要啊。

艾宾浩斯根据记忆曲线确定一个复习周期,间隔时间为5分钟、30分钟、12小时、1天、2天、4天、7天、15天、1个月、3个月、6个月。

然而这只是一个通用的时间段,我们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复习周期。

02《弟子规》的复习周期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原名《训蒙文》,记录了孔子的项言行,共有句、个字。

作者以《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七个部分为中心,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当恪守的守则规范。

在校的学生每天都要上课,每个知识点学完之后,基本到晚上才能做作业,进行完整的复习,并且还有月考、期中考、期末考。

所以我把《弟子规》复习间隔定为1天、2天、4天、8天、15天。这样才能做到间隔重复记忆,达到持久不忘的目的。

分析:

首先我用7天时间带领学生学完《弟子规》7部分,分别为A(总叙、入则孝)、B(出则弟)、C(谨)、D(信)、E(泛爱众)、F(亲仁)、G(余力学文)。

这个复习表中的日期计算并不复杂,第1天进行学习,第1、2、4、8、15天进行复习。(表中红A是第1天的复习时间)

只需要计算出第一天的每个复习时间对应的日期后,第二天在第一天的基础上+1,第三天在第二天的基础上+1,以此类推。

1至7天为新知识学习复习的重要节点。晨读学习,要求学生把识记材料一遍一遍地诵读,直到能流畅无误地背诵出来为止,第一次学习结束,然后过一定时间后再学再背。这段时间要严格按表执行,学完打“V”。

03艾宾浩斯记忆的本质

艾宾浩斯记忆的本质:间隔重复记忆。

不断重复尝试记忆的内容,并将这个过程间隔开来。间隔记忆,本质上就是间隔重复练习,强化记忆神经通路,形成长期记忆。

有研究表明,如果你在同一天中尝试记忆一个内容20次,效果不如分开几天一共记录20次来的记忆深刻。

针对《弟子规》这样信息量丰富的知识,应该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进行集中记忆,不要将战线拉得太长。

间隔重复记忆的要点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过遍数,重复得遍数越多,效果就越好。

我在带领学生学习《弟子规》的时候,特别强调思路分割和理解记忆。思路分割将长文切分成小块,利于把握整体脉络。

理解记忆指在讲字面意思的同时,加上很多的故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内容。学生只有心有触动,才会和文字合一,才会记忆深刻,难以忘记。

例如:讲到“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我会讲到汉文帝的故事。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的第三个儿子,他是薄太后所生。

汉文帝以仁孝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生病躺在床上三年,他常常晚上不睡觉,在床前照看母亲,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04结语

我们掌握了《弟子规》的长久记忆方法,背诵英语单词,诗词歌赋,名家美文都可以使用“小艾”这个方法哦。

事实证明,我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记忆,随你任选,个个背得那叫一个溜!

具体方法:

首先将记忆材料分成若干部分,

其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复习周期。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本质:间隔重复记忆。间隔重复记忆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过遍数,重复得遍数越多,效果就越好。

我爱杨绛,专注教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5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