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李白宣城见杜鹃,满眼所见的却是回不去的故

发布时间:2022/9/30 19:44:54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

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杜鹃,既是花名,又是鸟名。

作为花名,杜鹃花指的是杜鹃花科的一类花,我们现在常见的映山红就是杜鹃花,一般是春天开花,花冠呈漏洞性,颜色有红色、淡红、杏红、白色等多种,花朵繁茂、花色艳丽,是非常漂亮的观赏花种。

而作为鸟名,杜鹃又名杜宇、子规等,中国很早就有关于杜鹃鸟的传说,在传说中,杜鹃鸟是一个悲剧色彩非常浓厚的意象。古时蜀地(今四川)有这样一个传说:

战国时蜀地有一个皇帝叫杜宇,帝名“望帝”,他“教民务农”“治水有功”,使蜀地免除经常发生的水灾之苦,并使得人烟荒芜的蜀地开始变得人丁兴旺,人民能安居乐业,蜀地人民都非常爱戴望帝。但后来望帝帝位被鳖灵篡夺,望帝逃往山中,复位未成,郁郁而终。死后化为杜鹃,声声哀啼,直至呕出鲜血,染红满山的杜鹃花。

这个传说如此悲情,使得杜鹃也被大量文人反复吟咏,或用其表达国仇家恨、或用其抒发世路艰难、或用其哀叹壮志难酬、或引其表达有家难归。

一个小小的杜鹃鸟,就这么成为了悲情的代名词。

南北朝时期的鲍照在《拟行路难》中便有写到:“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荆棘郁樽樽。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髠。……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

南唐时期的成彦雄也有写过《杜鹃花》,其中提到:“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加之杜鹃性喜鸣叫,叫声洪亮且有节奏,每隔2-3秒就叫一次,有时甚至彻夜不停。离家在外的游子听到杜鹃规律性的叫声,就引发乡思,好像听到一声又一声的“不如归去”,由此,杜鹃也常用来寄托乡思,只是这种乡思很多时候是一种有家难回的惆怅。

比如晏几道的《鹧鸪天》: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再如柳永的《安公子》:

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节选上阙)

李白像,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白创作的这首《宣城见杜鹃花》是“寓宣州怀西蜀故乡之作”(杨慎《升庵诗话》),学界普遍认为这首诗的创作时间至少是在天宝十四年或者更晚,地点则是在李白晚年常寓居的宣城。

天宝十四年,正值李白55岁,安史之乱已经爆发,诗人可谓长期辗转流离,尝遍世间辛酸;早年时“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意气风发在这样凄凉的暮景下,多少有些褪色。

暮春三月间,宣城杜鹃花开,寓居客乡的诗人看到这个情景,想起了故乡杜鹃鸟的传说,一声又一声的啼叫似乎从多年前一直延续到此刻,思乡之情由此满溢心底,无可遏制,宣泄于诗中:

蜀国曾闻子规鸟,

宣城还见杜鹃花。

从时间流程上,原本应该是先见杜鹃花,后忆子规鸟。而诗人则将故乡之思放在了全诗开头作为强调:先写年少安居家乡时,曾经听到过子规鸟的叫声,(当时未解其意),多年后的今天,客居他乡、悲苦流离之际,看到他乡的杜鹃花,才恍然明白,原来那一声又一声的子规啼叫,是在告诉自己“不如归家”。

一叫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

三个“一”三个“三”一咏三叹,子规啼叫连绵不断,杜鹃花开漫山遍野,而在这三春三月春光烂漫之时,诗人满眼所望的,是回不去的蜀地故乡,诗人满心所想的,是已失去的好时光,怎能不断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