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善读论语16弟子之规

发布时间:2023/2/11 8:29:06   
北京皮肤病专科医院 https://m-mip.39.net/fk/mip_9278663.html

「学而篇第一」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弟子要善事父母、善待他人、恪守于礼、竭诚无欺、博爱大众、亲近仁德。先打好仁德的基础,再使其学习文章典籍(以知理明义、增长才干)。”

“弟子”,指求学之人。学必有师,故称弟子。可不译。

“入则孝”,在家善事父母。“入”,指在家、在父母面前;“孝”,善事父母。

“出则弟”,出外善待他人。“出”,指在外、离开父母面前;“弟”,音义皆同“悌”,即善待兄弟姐妹。在儒家伦理中,对父母之外的其他人皆可以悌道相待。故译作“善待他人”。

“谨”,有慎、敬、专、重、严禁等义,此处应是指“谨于礼”,即恪守于礼。“礼”是一切合义的行为规范的统称。朱熹在《论语集注》中云:“谨者,行之有常也”,此解甚当。所谓“常”,即规则、规律。现代教育同样也极为注重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有注家以“寡言少语称之为谨”,此解偏狭,故不从。

“信”,竭诚。内不欺心,外不欺人。

“泛爱众”,博爱大众。“泛”,广博、普遍。儒家以孝悌培养仁德,以仁德普及大众。是故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因此,孝悌并非仁道的终点,而是仁道的起点。

“亲仁”,不仅指亲近仁德之人,也指亲近仁德之事,以便受仁善的熏染。

“行有余力”,指“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等德行有一定的基础。

“以”,令、使。如《战国策·秦策》中的“向欲以齐事王,使攻宋也”。

“文”,是指载道之文,即那些用以阐述道义或载有行道所需知识技能的文章典籍。

本章开篇即谈入孝出悌。一谈到“孝悌”,有人就表示反感,认为是教人“愚孝、愚忠”、“盲目服从”,是一种“奴化教育”。这当然是一种误解。在《说文解字》中,“孝”的释义是“善事父母者”,“悌”则是“善兄弟也”。也就是说,“孝悌”即善待父母家人,是仁道在家庭关系中的体现,其本质仍然是“仁”。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作于公元-年的汉代,原作者许慎。后于公元年由宋太宗命人校订,之后大量流布。在《康熙字典》中,《说文》的释义常在第一位被呈现,其权威性由此可见。众所周知,清朝是中国皇权专制最烈的朝代。即便如此,编撰于清康熙年间的《康熙字典》对“孝悌”的解释也没有因此而有改变,仍然朴素地保持着宋版《说文》的释义。

子曰:“未知,焉得仁”(5.19)。就是说,如果“不智”,就无法真正为仁。“愚孝、愚忠”,是“愚”而“不智”,当然也就不属于“仁”。同样,教人“盲目服从”、进行“奴化教育”的“愚民”行为,与儒家开启民智的主张完全相悖,亦显属“不仁”。因此,将“孝悌”之“仁”与“愚民”之“恶”混为一谈者,要么是糊涂无知,要么就是别有用心、刻意曲解。

事实上,传统道德中的“孝、悌、忠、信”皆属仁之一端,其本皆在“仁”。因此,真正的“忠孝”必合于道义。是故荀子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儒家尚仁,构建仁道社会是儒家的理想。仁道社会由有仁德者组成。君子是有仁德者,故仁道社会即君子社会。卫国贤大夫蘧伯玉的“耻独为君子”,孟子的“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都是构建仁道社会理想的体现。所谓“仁”,就是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环境。很显然,人类若想进入高度文明的社会,获得持续永久的安定与和谐,舍却仁道之路实在并无它途。而要想走仁道之路,有仁德的君子及其所尊崇的仁道价值观就必需要成为社会的主流。因此,儒家特别重视仁德的养成。

有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人在家庭中出生、成长,家庭关系是人首先面临的伦理关系,因此,仁德的养成必然始于孝悌。也就是说,人首先要在善事父母、善待兄弟中养成仁德,由善待家人开始,逐渐习得善待他人。用孟子的话说,就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故曰:“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

社会的稳定需要秩序,秩序的建立需要规则,规则的效力需要信用。因此,仁道社会还需要其成员遵守共同的良善规则(亦即“守礼”),彼此以诚相待,故曰“谨而信”。现代所有文明社会的教育体系,都非常注重人的善良、诚实和规则意识的培养,因为这三种品德,皆是社会文明的基石。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7.2)。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均表明环境对人格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创立了闻名世界的“蒙氏教育”体系的著名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就认为,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AbsorbentMind)”。所谓“吸收性心智”,是指0-6岁的儿童对于环境中所接触到的一切影响与刺激,都会不加分辨地全盘吸收,用以建构其自身的人格。因为是“全盘吸收”且“不加分辨”,所以儿童对于环境中的一切,无论是非善恶,一律照单全收。蒙氏教育因而特别重视“环境创设”,因为“环境”本身就是教育的要素。亲近仁德之人、仁德之事,能使人在仁善的环境中获得仁善的熏染,对于仁德的养成无疑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因此孔子特别提出“弟子”应当“亲仁”。

“孝、悌、谨、信、爱众、亲仁”是为人的六种德行,其表虽各有不同,其本却皆在于“仁”。“仁”的理性实践路径,儒家称之为“义”,其常依时势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要想知理明义,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孝、悌、谨、信、爱众、亲仁”,掌握行义的知识和技能,以使此六行更加中正圆融,就必须要“学文”。

“学文”能够增长才干。才干是做事的利器,既可为善,亦可为恶。有德而有才干可以造福社会,无德而有才干则会祸害四方。因此,孔子特意将“学文”置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之后,强调要在仁德养成的基础上才能“学文”。

二战屠夫希特勒出身平民,没有金钱,没有政治背景,也没有政治经验,却凭借非凡的才干,年仅32岁即成一党领袖,44岁即被人民自愿选举为国家元首,仅用了不到十四年的时间,就登上了主要世界强国的元首宝座;他成为国家元首后仅用三年,就把一个全世界赤字和失业率最高、实际上已经破产的国家改造成了名列世界前茅的经济强国,使失业率从30%以上降到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获得了一个民族几乎所有人的顶礼膜拜;他学识渊博、酷爱读书,凡事追求完美,记忆力极为惊人;他是一位很有天赋的建筑设计师,曾参与奥运会建筑的设计;他是一位顶级的工程技术设计师,和保时捷的博士共同设计了甲壳虫汽车和虎式坦克的发动机;他是一个高明的凯恩斯经济学的信徒,是物本交易的创始者;他具有杰出的演说才能,很可能是历史上最精湛、最富鼓动力的演说家;他是一位军事上极有见地的将军,发明了闪电战;他对各种先进武器和新兵种极有研究,创造了导弹等现代化武器……。

但是,作为世界曾经历过的最大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希特勒使大约三千五百万人丧失了性命;他还实施了惨绝人寰的种族大屠杀,约六百万犹太人惨遭杀害;他使很早就成为工业化强国的德国在二战结束时变成了一片废墟,德国人为二战付出的物质与精神代价难以估量。

希特勒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罪恶最大的人之一。其本人及纳粹高层令人惊叹的“卓越”才干,使纳粹的恶魔本性对整个人类发挥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杀伤力。

在二战结束后的“纽伦堡审判”中,法庭曾对24名主要纳粹战犯进行了韦氏智力测试,结果得分在以上的两人,-的七人,-的九人。该测试得分~即属超常,以上则属极超常。其中,纳粹二号人物、盖世太保的创立者、唯一的帝国元帅赫尔曼·戈林和发明了“狼群战术”的纳粹海军元帅卡尔·邓尼茨均获得了分,大名鼎鼎的纳粹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得了分;臭名昭著的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曾气势汹汹地扬言要“将所有犹太人消灭干净”、“不能对犹太人讲任何宽容和人道”。而他是德国最古老的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希特勒曾称赞他“拥有言辞和才智两种天赋”。

一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在二战后成为一所美国学校的校长,他会给每位新老师一封信:“亲爱的老师,我是一名集中营的幸存者。我亲眼看到人所不应见到的悲剧——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妇女由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儿童由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所以,我怀疑教育的意义。我对你们唯一的请求是,请回到教育的根本,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不应该造就学识渊博的怪物,或者多才多艺的变态狂,或受过教育的屠夫。我始终相信,只有在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书、写字、算术的能力才有价值”。这一语道破了本章对于人类文明真正的意义所在。

“入孝、出悌、谨信、爱众、亲仁”是养德,“学文”是培才,“行有余力”则明晰了两者的定位:人才的培养,首重德行;养德必须先于培才。而反观当今社会,则是重才轻德、重利轻义。很多“才俊之士”为谋私利而滥用才干,甚至不惜作伤天害理、谋财害命之事。比如制售烟酒和电子游戏等,刻意使人成瘾,难以自拔,进而从中牟取暴利。

现代科技一日千里,各种思潮不断涌现,人类的“能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而这一“能力”正在对人类的未来产生深不可测的影响。如果人类不能树立仁道的价值观,不能与他人、与社会、与环境和谐相处,不能以仁道驾驭能力,任由欲望驱动社会的发展,人类必将遭受自身强大能力的反噬。事实上,这一“反噬”已经并正在发生。我们曾经和正在经历的各种社会危机与环境灾难即为明证。一旦“反噬”进入失控状态,其进程将难以逆转,人类就只能走向灭亡。因此,儒学复兴已然刻不容缓,“克己复礼”(12.1)已经迫在眉睫。

有一本著名的蒙学读物与本章密切相关,那就是《弟子规》。《弟子规》的始作者为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李毓秀。他以本章内容为中心,结合其教书实践,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当恪守的规范写成《训蒙文》,类似现在的学生守则。所谓“训蒙”,即教导初入学的人或孩童。《训蒙文》后由清乾隆年间的贾存仁修订,并定名为《弟子规》。西风东渐后,儒家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弟子规》作为近代儒家经典的蒙学读物也饱受责难和批评。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和学习《弟子规》呢?笔者拟在《善读「弟子规」》中加以详述,此处暂且不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5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