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现代汉语大词典》(修订版)对“孝道”一词的解释是“指孝顺父母的准则”。换句话说,孝是需要有一定准则的。其实,孝字本身是个会意字,上为“老”字头,下为“子”字,我们的先祖在造字时,就已经规定了孝是老人与子女之间的一种伦理关系——老人在上,子女在下,子女应对老人尽尊重、赡养的义务,这是为人儿女的一项基本义务。
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孝道精神的培养与传承。汉代有“举孝廉”的选官制度,将“孝敬父母,做事勤廉”作为荐举官员的两条标准。隋唐之后,虽然实行了注重才能选拔的科举制度,但在官员履职之后,仍将“德行”作为评价官员优劣的首要标准,在“德行”中十分重视“孝道”。如果为官者在父母健在时不履行赡养义务,言行中表现出对父母不尊敬,父母去世后不事“丁忧”(去官在家守孝三年)义务,就会被人们视为“大逆不道”,将很快被同僚弹劾,轻者“削官为民”,重者处以刑罚。统治者还将“不孝”列入“十恶不赦”之列。
我国民间也十分重视孝道文化的培养与传承,父母在世时要求做到孝敬、顺从,父母去世后要求披麻戴孝、粗茶淡饭,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以示对亡者的思念、哀悼。在每年父母的祭日和清明节,还要举行各种悼念活动,如烧纸、扫墓、培土、植树等。并且规定了“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的道德标准,将孝列为百善之首,可见孝道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的崇高。
两千四百多年前,孔圣人与其学生子游有一段精彩的对话: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的回答是“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孝,就是能够尽赡养义务。既使是像犬马一样的动物,也能尽赡养义务,如果做不到尊敬父母,人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呢?”可见在孔子的心目中,赡养仅仅是一种初级阶段的孝道——满足衣食需要的孝道,这种孝道动物也能做到,“鸟反哺”就是例证;而真正意义上的孝道是尊敬父母,这是精神层面的孝道,是一种高级阶段的孝道。并且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将父母亡故三年之后,还能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作为履行孝道的行为标准。
《弟子规》总序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孔子在《论语》中为弟子们制定的行为标准,它规定了学习期间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主修的六门课包括孝、悌、谨、信、爱心、仁德,这是道德品质方面的功课,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谦虚谨慎、讲究信用、广施爱心、向仁德之人学习,这是学习的主课,非做好不可,并且将孝敬父母列在了六课之首。在此基础上,如果还有余暇时间,就要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术)功课,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干事创业本领。
那么,如何做到尽孝呢?《弟子规》“入则孝”一节已规定的很具体,概括起来讲大致有七条:一是听父母教诲,不得随意顶撞父母;二是在生活上要关心、照顾父母;三是外出时要向父母打招呼,途中要报平安,返回时要报告情况;四是做事前要征求父母意见,不要擅自做主;五是当父母喜欢你时要尽孝,憎恶你时仍然要尽孝,能做到这一点才是难能可贵的;六是当父母有过错时要加以劝谏,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使父母陷于难堪之境;七是当父母去世后要守孝,以报答养育之恩。
除了《弟子规》之外,中国传统启蒙读物中都提到孝道,并为我们树立了孝道的典型人物。如《三字经》曰“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讲的是汉代湖北九岁的黄香暖席尽孝的故事。《二十四孝》更为我们讲述了孟宗“哭竹生笋”、仲由“百里负米”、王祥“卧冰求鲤”等感天地、泣鬼神的“孝道”故事。中国古代的《朱子家训》、《王阳明家训》也规定了尽孝的条款,可见孝不仅是治家之本、治国之基,更是我们每个人做人的基本原则。
俗语云“孝门一开,百福皆来”、“一个孝字平天下,一个孝字安全家”、“孝顺、孝顺,有孝才有顺”。可以说,这些民间俗语是至理箴言,值得我们深思。
那么,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如何尽孝道呢?笔者以为一是要做到物质、精神两不误,在保证父母物质生活无忧的同时,重点是关心老人的精神生活,“常回家看看”,向老人问寒问暖,陪老人散步聊天,解除他们的孤独感;二是要注重实效,切忌沽名钓誉。有的人父母在世时不闻不问,不尽孝道,死后却大操大办丧事,这是典型的沽名钓誉行为。更有甚者,借老人丧事,大行敛财之举,实在是一种道德品质低下的表现。
尽孝,是为人儿女的义务;孝道是每个人立身修德的基石。孝道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更是泱泱大国赖以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作者简介:寒冰,原名仲金瑚,甘肃会宁人,大学文化,地质工程师、经济师,从小爱好古体诗词,曾在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发表诗词、散文、杂文、科技论文、集邮文章等百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