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孔子弟子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学

发布时间:2023/11/22 12:50:37   
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文/家家安宁来源/家家安宁(readingv)两千年前,孔子的弟子卜商说了一句话: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卜商,就是《论语》中提及的子夏。比孔子小44岁,是孔夫子周游列国结束回到鲁国之后收的徒弟中比较出色的一位。在《论语·先进篇》中,孔子曾经提出了孔门中的十哲,其中就有子夏: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子夏是那个时代的文学科目之高材生。当时的文学科目可不是写文章,而是对文献资料的了解和熟悉。子夏的名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一直到现在都是历代学者们信奉的学习和为官的至理名言。字面意思不需要过多解释,相信每位家长老师都懂书面意思,但是懂的书面意思,却做不到,实属于“不懂”。学而优则仕容易做到,仕而优则学就太难了。我们常说:十年寒窗苦读书,一朝功名天下知。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无论古代学子还是现代学子,他们都非常辛苦。区别在于,古人学习的流程是3岁以内跟着父母学习生活启蒙的吃喝拉撒;接着去私塾学小学的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幼学琼林等等;到15岁,就要走向不同的人生之道了,有读书天赋的,奔着科考当官的路子,学习思想写八股文,走上仕途为百姓谋福利,成为国家栋梁;没有读书天赋的,找个师傅,学一门手艺……所以,讲到古代各行各业的老师傅,那都是从十多岁就开始打磨,干了一辈子的人。中国各行各业拼到最后,都是会跟“神”扯上关系。因为一辈子做同一件事情,都成了“大神级别”。现在读书则不然。学习好了,要做什么呢?去问现在的同学们,大部分的回答是:找个好工作,努力赚钱!!!鲜少有同学会说:我好好学习,为百姓谋福利,为国家发展做贡献。当然,从不反对赚钱、发展。我们要生活,钱必不可少。但,倘若学习的目标就是“赚钱”二字,那就不对了。除赚钱,人生还应该有信仰、敬畏感、有天地万物、有父母兄弟,如有能力,心中还要有黎民百姓和万代子孙……且,现在学习的知识,用一个标准来教所有的孩子,用统一分数来定论所有的孩子。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初的平民知识匮乏的大背景下,相当有用,但是在科技发展到现在的今天,这个标准很显然就有点力不从心,不能海纳百川所有类型的同学了。打个比方,如果王阳明先生生活在21世纪,那绝对是要按照自闭症儿童来对待,医院去治疗的。我们知道,王阳明先生到了5岁才开始说话。还好,王阳明先生出生在年的明代。为什么中国人这么重视孩子教育?拼尽全力也要让孩子学习?这就是学而优则仕。教育好了,学习好了,德行好了,修为好了,才能满足温饱生活,才能过上好日子,个人和家族都会有更大、更好、更广阔的发展。只不过,家长要帮助孩子要找对“道”才可以。否则,很容易就适得其反。仕而优则学,太难了!仕而优则学,字面意思大家也都懂。但是,真正从政后,还坚持学习的人,古人尚且还有一些能叫上名来,现代,真的是屈指可数了。像南怀瑾先生,对这句话就曾经有过以下这样的玩笑话:“然而到了现代几十年看来,只有学而优则仕,至于说仕而优则学就少有了,而是仕而优则牌,闲来无事大多数都在打牌……”虽然是句玩笑话,可,真戳心。因为这样的情况太普遍了。年初,我读《孔子家语》这本书的时候,一边读一边感叹书中的治国之道,思想内核,其民主的思想,忠信恭俭让的修身养性标准,在多年前就已经统统都告诉了全世界。可惜的是,这些优秀的、修身、齐家、治国之道都在其中的典籍,为何很少有人提到?甚至几十年前的曾经,还被我们无情的抛弃呢?为什么现在21世纪,正在“仕途”的这些人,还是会频频发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个人翻车事件?他们如果在“仕途”的道路上,坚持不断的学习儒家四书,并深切的领悟其中的内涵思想之精髓,加以践行,他们还会做出“贪天下百姓之利”的事情吗?真的希望,现在的“仕途之人”能够“仕而优则学”,成为发展繁华盛世、被千古赞颂的伟大功臣。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是最重视教育的。从母亲怀孕那一刻,教育就开始的。我们称之为胎教,接下来0-3岁是孩子的扎根教育。最后,借用一位佛家法师曾经演讲的一段教育内容,结束今天的话题:出生之後,小孩就會看、會聽,他已經在開始學習了。所以《弟子規》是童蒙養正必須修學的,不是教他念的,是父母落實《弟子規》做給他看,他這樣學會的。這一千天,從出生到他三歲,這一千天,父母要盡責任,在他面前表演得純正。不是純正的不能給他看,不能給他聽,不能讓他接觸到。所以他這一千天所接觸到的,純淨純善。所以古人說,古諺語「三歲看八十」,就是說的這樁事情。三歲之前奠定的這個根基,八十歲都不會改變,根深蒂固。他懂得孝、懂得忠,再大的威脅利誘,他不會變節,根深蒂固。所以他的智慧、學問能成就,母親教的。-本文完-*本文来自:家家安宁(ID:readingv)。作者:老阿姨娜娜,写字,致力于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愿您向阳而生,不惧沟壑!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57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