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宝妈抵触弟子规不让教,担心孩子变古板

发布时间:2022/9/19 17:14:20   

学员群在“叮叮叮”不停地响,打开一看,原来大家在讨论《弟子规》的事情。爬完楼才知道,原来是有位宝妈说不想让孩子学《弟子规》,婆婆却在偷偷地教,由此引起了家庭矛盾。

这位宝妈直言《弟子规》是“糟粕”,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学这些是没用的。她希望孩子是新时代的,不希望孩子变得古板。

虽然告诉过家里人不要给孩子教这些,但是婆婆还是要教了,四岁的宝宝现在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就说几句。

群里的宝妈各抒己见,大多数认为婆婆的做法并无不妥,宝妈实在无须为了这件事而和老人置气。不知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关于孩子学国学的事情,我们知道现在很多小学都要求孩子会背诵,比如《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等。学这些对于孩子而言,到底是好是坏呢?

《弟子规》学什么?

国学被宝妈说成是“糟粕”,《弟子规》真的没有可以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吗?其实不然,既然它能作为国学被学校所采纳,必然是有其价值存在的。我们来了解下《弟子规》到底是讲什么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康熙年间的李毓秀所著。是以《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为背景,详细地阐述了在家、外出、接人待物以及学习上应该遵守的守则规范。

它虽然说的是“弟子”,但引申到现在,指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应该遵循的规矩。以及《三字经》等国学,都是经典之作。

从教学意义上来说,学习这些并不会让孩子变得古板。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明白其中的含义,就会注意自己的言行规范,并且对古人产生敬佩之意。

学国学对孩子的影响

《我们的未来》的作者认为,孩子应该学国学,但需要遵从人的认知发展规律来安排进度和内容。

那么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即使能够背会这些,但他们其实并不知道其中的含义。也很少有孩子去问这些古文是什么意思,即使是小学生,对这些的含义也是懵懂的。同样需要家长和老师来帮忙解读,但是学龄前的孩子如果能背会这些古文,对于孩子而言,是有一定的意义。

首先,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在这些国学中,文字内容都是三字的。对于正处于语言敏感期的孩子来说,虽然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但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像《弟子规》中的“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读起来既唯美又能让孩子明白道理。

其次,增强孩子的记忆能力。我们常常会惊叹这么小的孩子,居然能记住那么多的东西。对于这个阶段的宝宝来说,他们的记忆力的确是惊人的。不少宝妈说,自家娃三岁的时候就能背诵三四十首古诗。

最后,提升孩子的信心和胆量。当孩子学会新的本领之后,不免要让宝宝进行一下“才艺展示”。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潜意识的胆量训练。在宝宝背诵的时候,不要因为孩子可爱而哈哈大笑(这是我们最常做的一件事),家长需要做得是:认真的给予鼓励和表扬,树立孩子的信心。

因此,《弟子规》的背诵和学习对孩子而言还是好处居多的,这位宝妈之所以会抱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两代人之间存在育儿观念冲突。

两代人育儿观念的冲突

《当妈第一年》中提到,老人习惯孩子守规矩、懂礼貌、多吃饭、按时睡觉,但妈妈们奉行“现代教养法”,这就是两代人育儿观念的差别。

宝妈说自己和婆婆沟通过几次,但婆婆依然会教孩子,并没有把她的建议当回事。也许这才是让她真正生气的原因。婆媳关系永远是,家庭是否和谐最重要的关系,但确实没必要因为这项学习和婆婆置气。

1、正确认识国学。给国学一个正确的认识,它并不会让孩子变得古板,孩子也不会因为学国学而被时代所抛弃。也许孩子对这些古文很感兴趣,想要知道其中是什么意思。这些文字的意思也不是很难理解,经过家人的讲解后,宝宝也许会明白一些道理呢。

2、理解婆婆的立场。每天在家带娃就知道有时候有多么的无聊,作为婆婆而言,也是在尽自己的能力带娃。既然孩子不排斥,婆婆也愿意教,何乐不为呢?

3、真心替孩子高兴。当宝宝无意中说出其中的段落时,要真心的表扬孩子。最好不要打击宝宝的学习热情,因为妈妈和奶奶的教育方法不一样,会让宝宝产生疑问“我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有可能会变得畏首畏尾,不愿意选择。

写给家长朋友们:

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现代的要接触,古代的也需要学习。如果抵触《弟子规》,那么之后的唐诗宋词是不是也不要学了呢?希望家长可以调整一下自己的思路和想法,陪伴孩子度过一个美好的童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