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从诗词的拟人手法里,感知诗歌的意境美

发布时间:2022/11/7 13:41:03   

拟人,修辞手法之一,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即赋予人以外的他物以人的特征,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古人在其诗词作品中常常采用这种手法,以达到增加诗歌意境美的目的。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青年时期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船行水中,只见高山远去,平野渐阔,江水奔流,一派雄浑壮阔的景象。面对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怎能不生发思乡之情?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采用拟人的手法,将故乡水拟人化,说故乡之水怀着深情厚意,不远万里,恋恋不舍地一路相送,作者不直写自己思乡,而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天宝年间,当时身在扬州的李白听到好友王昌龄被贬的消息,于是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前两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点明时间和事件,后两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采用拟人手法,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感,希望它能带去诗人的关怀和问候。这两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于途中被俘获,被押送至长安,至此已逾半载。时值暮春,长安城里,乱草丛生,林木荒芜。因战乱持久,家书难得,愁绪缠绕,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子。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采用拟人手法,将花鸟人格化,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诗歌通过花鸟这两种事物,表达出战乱之恨,离别之悲,体现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北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茅舍庭院经常打扫,干净得没有一点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禾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为主人送来满山的绿色。“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句采用拟人手法,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写出了山水的活泼多情。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花草树木像是知道春天不久就要离去了,于是特别珍惜这最后的美好时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都在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尽情飞舞。本诗全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花草树木人的情感和活力,表达了惜春之感,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4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