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种类 >> 弟子规第七章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
上一章我们分享了这部书的第五组训言——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简单来说,就是不管事情大小,都尽量多和父母商量,否则就是孝道上有亏。
可能有师兄表示了疑问——小孩子的时候这样做没问题,可我们都已经成年人了,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非要告诉父母吗?
先不说这是给他们增加负担,其次父母很多事情也不懂,根本就没法给我们好的建议啊。
这样的理解其实是有问题的。
首先,在父母眼中,我们不管多大,都是孩子,有一次看到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爷爷”,但由于他的母亲还在,在给他夹菜,这位老爷爷的笑容充满了温暖,甚至还有一点点的羞涩,享受着作为儿子的幸福。
因此我们不管再大,有什么事多和老人家商量一下,这还是对老人的尊重。
然后再说第二点,确实,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老人也是日渐苍老,很难跟得上时代了,也不太可能给我们特别好的建议。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父母哪怕认知再低,但是对我们的爱还是不变的,他们至少是一定会站在我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也许给出的建议未必正确,但绝对不会有害我们的可能,多听听总是没坏处的。
相反别人可能给我们的建议很好,但是动机如何,就不好说了,人生最大的伤害,往往就是来自于我们最信任的那些亲友。
好,回顾就到这里,咱们继续往下介绍。
⑥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东西虽然很小,但也不要自己悄悄藏起来,如果这样做的话,父母就会很伤心难过。
这里的“私藏”两个字用的比较含蓄,其实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偷”。
我们都知道偷盗是犯法的,但是很少有人一上来就偷大件的东西,往往都是从小的时候就开始的恶习。
比如说有一些小孩子从小比较娇惯和霸道,总认为什么东西都是自己的,只要自己想要别人就必须给他们。
像是一家人吃饭,他喜欢吃鸡腿,就会把这盘菜直接端到自己面前独享,甚至别人想要夹一个都不愿意给。
而且严重的是,很多父母,尤其是老人,对这种恶习并不在意,觉得孩子本来就是家里的宝,什么好吃的就是应该给他们吃,好让他们营养更多,发育更好。
但是久而久之,这就让孩子的认知发生了改变,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自己想要什么就该拿走。
家人可能不会计较,最多不痛不痒的说上几句,可是在外面这就是“偷”啊,已经算是犯法了。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案件,某个管理仓库的小吏监守自盗,不过他偷的也不多,每次只拿一文钱,悄悄放在帽子里面带走。
后来被发现之后,主事的官员给了他很严厉的惩罚,小吏不服气——说大人,我每天只偷区区一文钱而已,为什么要给我这么大的惩罚呢?这于理不合啊。
官员就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树断,水滴石穿。
意思就是说你虽然每天只偷一文钱,但是如果没有发现的话,一千天后就是一千文,绳子虽然软,可是绑在树上,时间久了可以让树木死亡;水滴的力量也很小,可是时间久了也能够把石头击穿,最后还是维持了原判。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