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习性 >> 鲈脍莼羹忆故乡,子规啼血两心伤飘雪依依
词/飘雪依依
图片/网络下载,感谢原创作者
『杨柳枝◆万事多情累』
鲈脍莼羹忆故乡。
子规啼血两心伤。
世间万事多情累,
暮雨朝云总断肠。
鲈脍莼羹忆故乡:引用了鲈脍莼羹的典故。鲈脍莼羹,意思是味道鲜美的莼菜羹、鲈鱼脍,比喻为思乡的心情。出自《晋书·张翰传》。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吴郡吴江(今江苏苏州)人。
一年秋天,季鹰在洛阳感受秋风阵阵,似乎带来了泥土的芬芳,他突然产生了强烈的思乡之绪。接着,他又回忆起家乡吴地莼菜羹和鲈鱼脍等佳肴美味,更觉得乡情无法排遣。于是,他自然自语地说:人生一世应当纵情适意。既然故乡如此值得留恋,我又何必定要跑到几千里之外,做这一个受拘束的官儿,去博取什么名位呢?接着他毫不犹豫地到齐王那里辞了官,千里驱车,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就在季鹰辞官回乡不久,齐王司马炯谋反被杀,他手下的人纷纷受到牵连,有好些人还丢掉了性命。只有张季鹰幸免于难,人们都称赞他有先见之明。后人用莼羹鲈脍或季鹰思归等典故形容人不追求名利,凡事顺乎自然。或用以形容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子规啼血两心伤:子规啼血典故出《史记·蜀王本纪》,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其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极;另传说古代蜀国王杜宇死后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叫唤人们“快快布谷!”啼得流出了血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这便是成语“子规啼血”的来历。古往今来有关“子规啼血”的歌谣、诗词数不胜数。
据《史记·蜀王本纪》记载,望帝(“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时间约在公元前年(以前的“春秋”时代)称王于蜀,望帝以鳖灵功高,禅位于其。在这之后,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他想,国家交给更有能力的人打理,将是万民之福。哪想到,那宰相坐上帝位之后,竟然慢慢变了样,不仅把国家治得乱七八糟,还占去了他的妻子和女儿。一个个传言飘到望帝的耳边,望帝变得心急如焚,于是想赶回都城劝那宰相回心转意。可是,人家城门紧锁,根本连都城都不给他进。望帝求也没用,喊也没用,只好郁郁寡欢地回到西山,并日夜掩泪痛哭。哭得久了,可能是悲伤过度吧,他黯黯然断了气。不久,他化作了一只鸟,目光呆滞地站在屋顶上,望着远处曾经熟悉的都城哀声啼鸣,而且常常啼出一片片红红的鲜血来……
相传,古代有一位蜀国的国王杜宇,很爱他的百姓。死后,他的灵魂变为一只杜鹃鸟。每年春季,杜鹃鸟飞来唤醒老百姓“快快布谷!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滴滴鲜血洒在地上,竟然不断扩大慢慢的染红了整片山坡,花吸收了之后就变成了杜鹃花。这就是成语“子规啼血”的来历。
暮雨朝云总断肠,暮雨朝云。比喻男女的情爱与欢会。出自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传说古代楚襄王游览高唐地区,十分疲倦就在白天小睡了一会,在梦中看见一个仙女说:“我是高唐人,听说你来了,愿意给你当枕席。”楚襄王临幸了她。临别她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人文#
作者:闲敲平仄两三首,静读诗书方寸心。宋雨唐风文海沐,高山流水遇知音。一个喜欢喝着咖啡敲诗的女人,很高兴在诗词的海洋里与您相遇。感谢您一直以来的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