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弟子规告诉我们哪些哲理

发布时间:2024/12/16 14:37:22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凡众生,皆须爱”,这是佛教的慈悲理念。我们有必要再来思考一下那个激发大爱的理由:我们和众生有着一样的感受,我会痛苦,众生也会痛苦;我会快乐,众生也会快乐。每个众生对自我都有执著,这是一定的,正因这种执著,我们所感受到的苦乐是一样的,我们想避开痛苦、寻求快乐的心是一样的。想想看,有人帮我遣除痛苦,我是什么心情?有人帮我达成所愿,我是什么心情?所以,作为大乘修行人,即使是一只小小的蚂蚁,也应该爱护。蚂蚁跑来跑去为了什么?还不是避苦求乐。想成就大爱并不容易,需要反复修行。但一个人就算不认同这种平等和慈悲理念,也很难完全否定它,除非你感受不到苦乐,不懂什么叫爱。只要你推己及人、及众生,慈悲心自然被激发起来。有了慈悲心,我们就会爱人、爱虫鱼鸟兽,爱这块大地上的一切生命,我们不会污染大海湖泊,不会破坏山川及草木森林,而是会保护这一切。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品行涵养高尚的人,名声自然会高,因为人们真正看重的是内在的道德,而不是外在的相貌。世间有一种规律,一个有德之人,不用特意大肆宣传,名声不宣自扬,传播得很广。我们看看历史就知道,许多名人因为建立卓著功业而广为人知,许多高僧大德因为证悟相当的境界而受人景仰,甚至连他们多少代的家族子弟、门生或传承弟子,也都一直受到恭敬。这就是德行的力量。相反,如果没有德行,就像现在的有些人,即使因为相貌或一技之长爆得大名,也会很快销声匿迹,淡出人们的视野。因为外面的形象再好,也无法赢得人们真实而长久的敬意,最多是一时喜爱而已。很多追过星的人知道,追星时,为了看到他或她,可以付出一切时间、精力和财富,但那个劲儿过了也就过了,没热情了。所以,我奉劝大家不要求虚名,不论在家人出家人,最重要的是完善人格。已经有名声的,更要加强道德修养。当然,我也见过一些相当有名的人,他们不仅在公众面前形象完美,背后也纯洁自律,热衷慈善,很让人钦佩。对修行人,佛陀规定了四条最根本的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杀生,就是不杀人,乃至不杀天底下的一切众生。生命对每一个众生来讲都是最宝贵的,所以佛教认为,我们不杀生,以及护生爱生,是最大的慈悲,是首善。不偷盗,就是不以非法手段将他人、企业或国家的财物据为己有。放到我们的世间生活里,可以说,这是最好的保证公正、秩序和廉洁的自律手段。不邪淫,就是除了自己的合法配偶以外,不与其他人进行性行为。这是保证家庭和睦,不破坏他人家庭。不妄语,就是不会为了某种利益,把有的说成没有,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如,明明这个东西没有这个功能,却说有;明明自己没有证得某种功德,却说证得了,以此欺骗或诱惑他人,就是妄语。这四条做到了,也就有了基本德行。不过光有德行不够,还要有分辨是非、懂得取舍的智慧。光有德没有慧的人,做起事来要么出错、要么惹祸,即使谁都知道他人品不错,但还是不敢放心把事情交给他。而另一种人现在为数不少,就是光有慧没有德,虽然能干,但功利心太强,了解的人甚至都不敢信赖他。所以,最好像龙猛菩萨说的,既有德又有慧。如果你幸运地遇到这种人,不管是成家、共事,或是追随他学习知识或修行佛法,我相信,你都没有看错人。还记得晏子车夫的故事吧。这位车夫总是趾高气扬,有一次,他那股得意劲儿被妻子看到了,回到家里,妻子说:“你看看我们宰相,人家那么大的官儿,却那么谦卑有礼,再看看你……我真是看错人了!”“我看错人了”,可能这是汉地自古就有的吵架用语,极为尖锐。藏地很少这么说,说了也不重,但据说在汉地是很重的。所以妻子一说完,车夫立即改过了。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麦彭仁波切说过:在数量广大的人群中,具有慈悲、智慧以及大功德的人,是极少的。这个不难理解,我们看到,在一个班级或团体里,优秀者通常只有几名;就整个社会而言,博士不多,高僧大德也不多;不管在哪个国家、民族,大大小小的团体中,真正有学问的人总是不多。所以,贡唐丹毕准美尊者在《水木格言》中说:“百人有一勇士,千人有一智者。”要是再用严格的业的标准衡量,世间大部分人是不及格的,甚至前途堪忧。正如《四百论》所说:“由于诸人类,多持不善品,以是诸异生,多堕于恶趣。”因为人类造的恶业太多,所以死后多数要堕入恶趣。业因果是存在的,前后世也是存在的,所以,不论从久远的未来还是今生为人的角度考虑,我们都应该追求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既有德又有才。在今天的社会里,相对而言,有才还是比较容易的,然而要具有取舍的智慧,以及将才能导入正途的道德,就难得多了。如果我们想要完善道德,通常需要首先发起“我要成圣成佛”的誓愿,然后修道。当我们开始修道的时候,不要太在意有人讥笑,因为“不笑不足以为道”,这条路的确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佛教徒磕大头有人笑,饭前供养三宝有人笑,这是正常的,因为他们不知道里面的意义。但我们自己知道。世间的现象我们是听说的,佛学院的现象我们却是亲眼看到了。有的人开头非常不错,精进而虔诚,但没过几年人就变了,有如得了传染病,一夜之间,人成了另外一个样子。所以,有时我也劝法师们要有耐心,不要因为某些人的不上进、转变甚至退失感到失望。我们要理解这个时代,和在这个时代里修行的人。在这种时候,我能建议大家的就是:如果你真的想有所改变,就一定要感受到闻思修的乐趣。法是有殊胜妙味的,不管是传统文化的智慧,还是显密教法的义理,如果你能把一句教言、一个颂词的意义领纳于心,融进血液、骨髓里,那么你的身上就会呈现出修行的味道。有了真切体会的人不容易受诱惑和退失信心,道理很简单:肤浅的动摇不了深刻的。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一位真正的仁者,人们见到他自然会生起敬畏,因为他说话坦诚直率,没有避讳,而且不会有谄媚之态。仁者有什么样的德相呢?子贡赞叹老师说,夫子有五种德相:温、良、恭、俭、让。也就是温和敦厚、善良、恭敬庄重、俭朴、谦让。子夏也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君子有三种看似互相矛盾的变化:远远看着,他是那么庄严而令人敬畏;靠近他时,却感觉他透着一股温和与慈悲;而听他说话,又是那么严厉。这就是仁者的德相。其实每一个行业的人都有相,老师有老师的相,商人有商人的相。至于官员,廉洁则是最基本的德相。为什么于谦可以“言不讳,色不媚”?还是因为有德。因为有德,所以有原则,有什么说什么,了解真相就说真相;而且,他不会像一般人那样,屈服于利益要求或别人的认可,以各种违心的姿态向人献媚。明代的方孝孺曾经说过:“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己。”君子求利,是为利他;小人求利,只为利己。可见,利他还是利己,是判断一个人的重要道德界限,愿意利他的人,可以成为君子甚至仁者。我们不妨检视一下自己,有谁愿意成为仁者?真正的善知识,就像《大圆满心性休息》中所讲,有跟世人相同的地方,因为他要随顺世间;也有跟世人不同的地方,因为他已经超越了凡夫的心和行为,身口意一切所为都是清净无垢的。当我们遇到这种具有殊胜境界的上师,看他们吃饭、走路、说话,会觉得跟我们没有两样,我们做什么,他们也做什么,甚至还会开开玩笑。但我们必须了解的是,他们不论做什么都没有执著。我们看电影会沉浸其中,跟着哭啊笑啊,吃东西会贪执味道,但他们不会。他们会说“好看”“好吃”,但不会执著,更不会把这些当做人生目标,他们随顺你,只是为了度化你。佛教的师徒关系远比世间的师生关系严肃,破坏这种关系,一定会形成相当不好的缘起。阿赖耶识中染上这种墨点,即使今生看不出来,将来也必定感受苦果。为什么过去的人修行容易?一方面可能是心比较清净和专注,另一方面,那时候也没这么多资讯,除了佛法,没有什么散乱因缘。而现在的环境的确不同了,几乎没有顺缘,太多的违缘在眼前晃着,所以,要是没有相当的定力,修行是很难善始善终的。但不管怎样,我还是提醒大家,在选择和依止上师的过程中,首先一定要多观察,观察后再依止;而依止以后,最好多修清净心。能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能够亲近仁德之人,有无量无边的好处,道德会一天天进步,过失会一天天减少。我确实认为,能依止到真正的善知识,是一个人此生最大的福报,将使内心和行为发生巨大改变。当然,这种改变也不是今天依止,明天就有了神通能飞来飞去,而是渐渐发生的,可能自己都察觉不到。条件太好,修行不一定好,这一点我有感受。刚来佛学院那会儿,道友们吃的住的条件都很差,我也一样。但有一次,我走了二十多公里路去县城买了几斤挂面,煮来一吃,实在太香了,简直是天上美食。后来再没有享受过这种味道。可能佛法也一样,在艰苦环境中领略的那种甘露妙味,条件好了,反而感受不到了。所以,修一点苦行是值得的。即使做不到为法忘躯,少一点物质享受,多一点佛法追求,进而体验纯粹的精神愉悦,对今天的人来讲,是值得尝试的。不喜欢过清苦生活的城市人,其实也挺苦。迫于种种压力,人们的脚步一年比一年快,似乎停不下来。甚至有种说法,停下来的人,不是身体出了问题,就是精神出了问题。但事实上,停不下来的也不是没有问题。古人生活简单,可以潜心于道德。但即便在今天,如果我们不是自己把生活弄得那么复杂,抽点时间学习也是可以的。不无限害百事坏如果不亲近有仁德的人,就有无限的害处,小人会跑到你的身边,你的很多事情也常常不吉祥。一个人交往恶友,至少有这么几项过失:第一,增长贪嗔痴等一切烦恼。第二,毁掉闻思修事业。一个月里依止善知识所获得的进步,一天交往恶友,就可以毁坏。这是有实例的。有个道友多年来在家长和善友的劝勉下,学得不错,但有一天突然遇到一个恶友,跟他聊了一晚上,结果第二天就跟着魔似的,从此一路下滑,再也回不来了。第三,失去慈悲。以前有慈悲心、菩提心的人,如果与恶友交往久了,也会被拖下水,失去这些功德。诚如《水木格言》中所说:“纵是圆满之树,久存水中腐根,具足功德正士,亦为恶友所毁。”即使是一棵粗壮的大树,被水浸泡久了,根也会烂掉。同样的道理,即使是一个具有功德的正人君子,老是和恶友待在一起,也就被毁了。所以,一定要远离恶友。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读书的方法或者说要领,就是“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这三点都是需要的。无论是读书、听课还是修行,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身口意的专注配合。第一要心到。心是身口的主导,读书时,心专注于内容,不打妄想,眼和口也就跟上了。《大圆满前行》闻法规律中讲到,心不专注,就会像一个漏了底的碗,倒入多少水都存不住。所以,不论做什么,你的心必须在那儿。第二要眼到。看书时,眼睛要盯着文字,不能东看西看,那样文字进不到心里。听法也一样,耳根不专注,四处分散,就会像碗倒扣着一样,水进不去。可能这也跟前世的习气有关,有的人看佛书、听佛法,从头至尾欢喜无比。而有的人正相反,在听法行列中一刹那也坐不住,身体动来动去,眼睛看这看那,很明显,他的心也不在法上。能做到这“三到”,就是专注。专注是一种能力。读书专注,可以学到知识;闻思专注,可以生起定解;修行专注,便能转化内心,获得成就。相反,如果不专注,即使是一件很小的事,也难以成办。所以,专注是成功的必要素质。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正在读这本书时,不要急着去读另一本书,这本还没有读完,下一本就不要开始。有些心急的人,这本书看一点,搁到桌上,那本书看一点,也搁到桌上,结果,一桌书没有一本是看完的。曾国藩说:“桌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无书。”桌上书多,说明心不专一;心中无书,说明不好学。本来开卷有益,但不会读书、不爱读书的人,很难真正从书中汲取有用的知识,进而调整自己的思考、语言和做事方法,很可惜。书要一本一本地读,事也要一件一件地做——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这是《君规教言论》和《入菩萨行论》都强调的做事原则。否则,就如走路,一只脚还没有站稳,另一只脚已经抬起来,人就容易跌倒。所以,学什么东西,最好把它学透。说完定和散,再说说博与专。可以说,对大部分人来讲,先博后专几乎是天经地义的,它的好处也很明显:有了各方面的常识性基础后,再选一个领域去专门深入,就“专”得起来,否则可能会缺乏后劲。对于需要达成某种目标的人生来说,总是一味求广博,就会没完没了。对此,无垢光尊者曾说:“所知法无穷无尽,不论你怎么学也无法抵达尽头,所以必须修行。”此外,博而不专会落于浮泛,无法形成有力的深度,就像庄子说的:“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他告诉我们,修道最忌讳的是杂,杂了心就不专一,念头就多;念头多了,就无法摄持并向内专注,就扰;扰了就会落入忧虑和纠结;忧虑纠结,就修不下去了。由此我们可以了解,要想获得真正的知识,必须一门深入。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读书学习的房间要保持清洁,墙壁要干净,不能乱涂乱写,书桌要整洁,上面摆放的文具要端正。清、净、洁、正的室内环境,既能说明一个人的卫生态度,也能折射他的心灵,甚至反映他的整个生活状态。不管是学佛还是不学佛的人群里,都有爱干净和不爱干净两种人。爱干净的人,你一进他的家就很舒服。而不爱干净的人,什么时候都是乱糟糟的,“不好意思,我没收拾,您坐这儿吧。”扒拉扒拉,可还是没地儿坐。这不是物质条件的问题,是素质问题。条件再不好,像以前佛学院基本见不到木头房、水泥房,都是草坯房子,简陋是简陋,但干净整洁。这体现一种修行,心里清净,外面也清净。像陈蕃一样,我们这些心怀弘法利生志向的人,也要经常打扫一下自己的屋子。心不可小,环保意识也不可少。环保意识并不是特别提醒某些大团体或大机构,要担负起自身之于自然和人群的责任,而是旨在呼唤人人建立起大局理念,从自己做起。因为,不论我们住在什么地方,都与自然相连。所以,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屋子、院子打扫干净,然后我们就可以说:我的环境已经打扫好了,现在,我还愿意为我们的地球尽一份责任。能力就是这样提升的,从照应小范围到照应大范围。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不要自暴自弃。我们要相信,圣者贤者的境界虽高,也可以通过努力渐渐达到。大乘佛教认为,每一个众生都有佛性,只要你遵循适合自己的修行法门,就可以成佛。而在儒教的修行里,只要你信守仁义、遵循礼义,也可以成圣成贤。-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4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