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形状 >> 古诗余韵在新诗中的还魂余光中诗歌中的
余光中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他以丰沛而独具特色的创作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余光中曾经说,做一个中国作家,在文学史上的修养必须对两个传统有认识:《诗经》以来的古典文学是大传统,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是小传统。这两个传统中,余光中受古典文学的浸染更深厚,他在诗歌创作中自觉践行了对古典文学传统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继承。从第五本诗集《莲的联想》开始,余光中的诗歌创作进入新古典主义时期,诗人把创作之根深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从古典诗歌中汲取养分,写就了众多融贯古今、中西合璧的佳作。
余光中的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继承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继承尤其表现在其诗歌对古典意象的使用上。获益于从小形成的深厚古典文学功底,余光中在创作诗歌时对古诗中的意象信手拈来,使这类意象与诗人的心灵相合,达到了物我相融的境界。在其诗所运用的这类古典意象中,最突出的有三个:莲、月、鸟。
1、莲
莲是余光中最钟爱的意象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典型意象。余光中在诗中为莲赋予的寓意,在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都能找到根源。
余光中的诗集《莲的联想》中有无数歌颂莲的诗篇。在诗人的笔下,莲首先是爱情的象征。莲与爱情总是如影随形,如诗歌《等你,在雨中》中,诗人在等待爱人时,看到一池的红莲如火焰,红莲犹如诗人心底的爱火。在等待的过程中,莲又渐渐幻化成爱人: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像你。诗歌《幻》中也有爱人幻化成莲的想象:死后如果你化为莲/则芙蕖千朵/我怎能识破前生的红颜。余光中把莲的意象用作爱情与爱人的象征,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而这并非他的首创,古典诗歌中历来就有用莲之意象写爱情的诗作。早在《诗经》中,就有《邶风·简兮》《郑风·山有扶苏》《陈风·泽陂》三首诗歌出现莲的意象,且都与爱情相关,奠定了后世文学中莲与爱情的隐喻关系。宋词中也有红藕香残玉簟秋之句,借莲表达对恋人的思念之情。余光中以古典的莲之意象写爱情,足见其诗对古典诗歌的传承。
2、月
月是古典诗歌中的经典意象,自古以来多为诗人们所歌咏吟唱。作为原型意象,月在诗中有多重意蕴,它常与诗人的乡愁、爱恋联系在一起。月亮总是牵动诗人的思乡之情,让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使杜甫喟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也是与爱情密不可分的意象,总与诗人爱情中的悲欢离合密切相连,甜蜜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酸涩有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余光中也继承了古典诗歌对月之意象的运用,写下了许多见月思乡、望月怀人的诗句。诗人常在诗中借月亮的意象吐纳乡愁:一刀向人间/剖开了月饼/一刀向时间/等分了昼夜/为什么圆晶晶的中秋月/要一刀挥成了残缺。诗人的爱情诗篇中也洒满了月光:月光一生只浪漫一次/只陪你去赴一次情人的约会。在诗人的笔下,月在爱情中有特殊的位置:月亮是情人和鬼的魂魄(《中元夜》),是情人的太阳(《第七度》)。
3、鸟
鸟的意象也是颇具中国民族特色的意象。这类意象在余光中诗中也多有呈现,余光中钟爱而入诗的鸟类意象有鹧鸪、布谷等。
鹧鸪
余光中的诗里总是点缀着鹧鸪的清啼,如诗歌《劫》中有句:有一只鹧鸪在你的瞳中唱着/咏叹调一样地唱着。又如《当我死时》的结尾几句: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鹧鸪亦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因为这种鸟的啼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所以在古典诗歌中常用来寓人生漂泊寂寞之思,述思乡恋家之情。唐末诗人郑谷以鹧鸪诗得名,在他笔下,鹧鸪的叫声能使游子乍闻征袖湿。鹧鸪在古典诗歌中堪称游子的知音,这也许是思乡恋国的余光中如此钟爱鹧鸪,并在诗中继承这一古典意象的原因。
布谷
余光中诗中另一个比较鲜明的鸟类意象是布谷。他回忆故土江南的诗歌《六把雨伞》中就有布谷鸟的身影:蛙声就从水田里/布谷鸟就从远山/都带着冷飕飕的湿意/来绕着伞柄打转。其诗《蜀人赠扇记》中亦点缀着布谷声声:君问归期/布谷都催过多少遍了/海峡寂寞仍未有归期。布谷鸟又名杜鹃、杜宇、子规,也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这种鸟啼声清脆短促,常引起诗人的各种情思,故成为羁旅天涯的诗人笔下的常客。唐代诗人崔涂有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之句,宋代词人陆游也被牵动情思: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在这些诗句中,布谷鸟的声声鸣叫都浸透着诗人的离人泪。余光中笔下那催游子归乡的布谷声,亦是自古典诗歌中飘出的袅袅余音。
莲的幽香,月的清辉,鸟的清啼,都是余光中诗歌中美丽的点缀和独特的徽记。正是古典意象的运用,使得余光中的诗歌散发着古诗词的典雅余韵,也使其诗歌成为当代诗坛独具魅力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