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话节气这样认识谷雨才有意思

发布时间:2023/9/19 13:58:25   
北京痤疮专业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16/9323162.html
大自然的每个节气,总是按照自己的步子走着,稳稳的,不急不躁。时间走进了四月的谷雨。小朋友们,快快跟着我们一起来认知这个节气吧!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所以这个节气必然跟雨有密切的关联。▲“雨”这个字,象下雨的形状。有关“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这时候的天气温和,雨水适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节和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雨生百谷”。早在《诗经·邶风》中的《谷风》诗中就记载:“习习谷风,以阴以雨。”看来,古人早知道刮谷风的时候多阴雨天。农谚里的“清明早,立夏迟,谷雨下秧正当时”就是这个意思。这个节气定名为“谷雨”还含有先秦时代的农民伯伯祈求雨水的用意。有了充足的雨水,农民伯伯就该秧苗喽~苗▲家里阳台的小花苗种下了吗?当一个节气到来之时,人们心里也在考虑着农活儿,因为农业生活是紧跟大自然的脉搏行动的。由于气温回升,谷雨成为播种移苗、种瓜点豆的最佳时节。古书中记载谷雨前后,天气较暖,雨水量增加,这时候的农作物长得很快。跟着老祖宗的智慧,来听听他们有关谷雨的农谚: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节令还与鸟鸣有密切的关系,鸟儿可是“报告”节气的好帮手~鸟▲大自然中可爱的鸟儿可是我们的好朋友哦如果说立春是一个让人笑逐颜开的节气,那么,谷雨就是一个让人目不暇接的节气。看鸟儿们飞满了花季;此时水生植物的繁殖也相当快呢!所以古人对谷雨的物候描述是: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随着谷雨的到来,降雨量明显增多,浮萍开始生长,布谷鸟也开始提醒农民伯伯该播种了,桑树上你会见到戴胜鸟的身影哦。戴胜鸟:“戴”是戴上之意;“胜”在此处和胜利沾不上边。古代女子的一种华丽头饰叫“华胜”;古人看到这种头上长有羽冠的鸟时,感觉跟女子头戴华胜的样子很像,所以称其为“戴胜鸟”。春耕农忙,绿荫鸟鸣,你是否看到了一派浓烈的暮春景象?春▲谷雨的来到意味春天慢慢走远谷雨时节,南方地区柳絮飞落,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诉人们:暮春到了。古代的诗人们对春的描述从来是不惜笔墨的;古人爱春所以惜春,喜欢作送春诗来告别春天。张令有“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杨万里有落尽千花飞无絮,留春肯住欲如何?的佳句。如果说早春二月是“柳争梅”,阳春三月是“桃照李”。那么暮春便是“芳菲尽”了。谷雨时节,作伴花香: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liàn)花一候·牡丹谷雨前后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谷雨三朝看牡丹”,这时候是人们欣赏牡丹的最好季节,因此牡丹花也叫谷雨花,它是所有花卉中唯一一种以节气命名的花。《白牡丹》王贞白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二候·荼蘼荼蘼是春季最后盛放的花,当它开放之时就意味着春天结束。《红楼梦》中《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回,行酒令时麝月抽到的签就是“荼蘼—韶华胜极”引用旧诗便是“开到荼蘼花事了”。《春暮游小园》王淇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三候·楝花楝花花香浓郁,始于暮春,收梢于初夏。《花镜》上说:“江南有二十四番花信风,梅花为首,楝花为终。”楝花是江南二十四番花信风之尾,楝花谢尽,花信风止,便是绿肥红瘦的夏天了。《浅夏独行奉新县圃》杨万里我来官下未多时,梅已黄深李绿肥。只怪南风吹紫雪,不知屋角楝花飞。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会到各个村子里串串门儿,走走亲戚;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走▲迈开小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吧除了走村串亲,谷雨时节,南方有采新茶,北方有摘香椿的习俗,无论是“采”还是“摘”,都离不开我们的双手。手▲“大手拉小手”一起去感受春天,可好?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而香椿这种野菜,只能在春天采摘。在汉朝,香椿与荔枝一起作为南北两大贡品献给皇帝,足以见香椿的尊贵地位。直到宋朝,香椿也只有贵族才能享用呢。今天我们从这个节气中学到了六个汉字,它们是:谷雨离不开下雨的“雨”字;下了雨庄稼就会出苗的“苗”字;播种的季节田野里出现布谷鸟的“鸟”字;谷雨的到来意味着春天结束的“春”字;采新茶摘香椿离不开双手的“手”字;还有谷雨习俗中走村串亲的“走”字。围绕“谷雨”这个节气延伸和展开的汉字还有很多,爸爸妈妈跟孩子在大小星球的“汉字奇遇”奇妙盒里一起找一找有关这个节令的其他汉字,发掘里面有意思的故事吧!有关这个节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到留言区补充起来~~音频

大小星球录制配图

除字卡和特别标注外皆出自视觉中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0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