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学生作文说耽美就是未来,这是怎么了

发布时间:2025/3/14 14:44:40   

学生的“作业”,常常会让老师意想不到。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可能是初中最短的文言文了吧,文章简短,是要求背默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翻译为“但是有些人好像有两个人的耳朵”真的不是闹着玩的?“但”一般就是“只是”之意,“耳”在句末一般就是语气词“罢了”啊。此句译为“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人这样清闲的人罢了”就好了。

题目要求写关于父亲的感人片段,学生答“我爸生动形象地打了我一巴掌”,第一次看见这么用“生动形象”的;题目问学生怎么看待某个问题,学生写“坐着看”,这是在搞笑?

一份检讨书,全是车轱辘话,“我不应该”“我应该”贯穿了全文。

这份检讨书,整个一《陈情表》,水平不错,逃课为何?

自从有了某个游戏,学生的语文、英语、数学等科目的试卷和练习中到处都是“双枪会给出答案”,很多老师不明所以。

错别字有点可爱,下次不要写错了。

这篇作文《见闻》中涉及到了d美题材,阅卷老师的态度是“尴尬”。如果学生就是单纯想夹带私货就更不好了,而且,“d美就是未来”这句话放在别处,真正有认同感的人可能也会很少。

完了,看了这个古诗文默写,完全想不起原文是什么了。第一小题应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几句。第二小题是默写唐代诗人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这首诗,全诗为:“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默写错别字特别多,都是死记硬背造成的。背诵之前,还是要先理解原文,古诗文简短,可以先逐字逐句地慢慢弄清楚意思。

这是怎么把化学写到英语试卷上的?据化学老师说,学生写得还挺对。莫非是个化学人才?

“依靠”的“靠”应该读“kào”,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注音为“cào”,老师都懵了,不知道这怎么来的。不过有老师说可能是学生学英语音标学串了,便把英语“c”的发音弄混到拼音上了。有这个可能,三年级应该学了cup[kp]吧。

这样让人意外的答题太多了,有的有点趣,有的挺让人无语,不过,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要多注重基础,多听听师长的建议,有条件的话多读读经典作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1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