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形状 >> 帝王化身诗词界的宠儿农民的朋友动物界排名
说起杜鹃,人们想到的也许是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也叫映山红),也许是每到春天就叫着“布谷布谷”的杜鹃鸟(别名布谷鸟,子规),还也许是“杜鹃啼血”的成语。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他那首有名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中写道“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以此来吐槽当时唐王朝对他的贬谪的不满,和他谪居江州(今九江)之后苦闷哀痛的心情。后来“杜鹃啼血”也成了人们形容悲伤忧愁哀痛之极时常用的成语。
在古代,相传杜鹃鸟是一只悲伤的鸟儿,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杜鹃花也因此得名。
今天我们不说杜鹃花,专门来说说杜鹃鸟。
说说这只从东周时代就非常有名的鸟儿,是怎样成为古蜀国帝王的化身,历朝历代诗词界的宠儿,长期以来农民的朋友?它又为什么是动物界排名首位的骗子,被称为动物界的臭名昭著的“杀婴犯”、“恩将仇报的可耻之徒”?
1、帝王化身
在今天的四川,因为多年前的一个人,蜀人一直奉行不伤害杜鹃的规矩,甚至将其奉为神灵。
这个人就是古蜀王望帝杜宇。
远古时代的蜀国,第一个称王的,是蚕丛。蚕丛曾经教导当地百姓如何养蚕,在他的带动下,古蜀国的养蚕业逐渐发达起来。
蚕丛死了以后,柏灌成为古蜀国王,柏灌是一个神秘的君主,好像历史上并没有留下过多的记载。
柏灌死后,鱼凫又成为古蜀国王。鱼凫王将都城建在现在成都的温江一带,并教会了古蜀人捕鱼的技巧。
李白的诗歌《蜀道难》中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说的就是蚕丛和鱼凫时代的古蜀国。
望帝杜宇是继蚕丛、柏灌、鱼凫之后的新一代古蜀王。《蜀王本纪》中说,望帝的降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忽然有一天一个叫“杜宇”的男子从天上飘飘忽忽地掉下来。后来又有一个叫“利”的女子从一口古井中“咕嘟嘟”冒出来。这两个神话般降生的人如约走到了一起,结成了夫妻。
望帝杜宇精通农业种植技术,他带领成都平原的古蜀国百姓从蚕丛的桑蚕养殖、鱼凫的渔猎捕猎时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农耕时代,最终成为了受到万民拥戴的新一代蜀王。
史籍记载中的古蜀国杜宇王朝比过去的蜀国更加强大,疆域也更加广阔,而且跟当时中原的周王室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在距今多年前,公元前年,杜宇还应周武王之邀派遣军队向北穿越秦岭,参加了武王伐纣的战争。古蜀国军队也成为伐纣联军中最具战斗力的队伍之一,是推翻暴君殷纣王的重要力量。
杜宇晚年的时候,虽然蜀地在他的带领下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但是有一个深深影响农耕的自然灾害没有解决,那就是成都平原时常泛滥的洪水。在秦朝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前,成都平原的水患一直是困扰农耕的大问题。
望帝杜宇虽然是一个农业领域的种植高手,但是对于泛滥的洪水却是毫无办法。
这时候一个叫鳖灵的人出现了。鳖灵是荆楚人(今湖北、湖南),他的出现也有一段神奇的故事。
据史书记载,这个叫鳖灵的荆楚人最初是死在了家乡,但后来人们发现他的尸体不见了,怎么找也找不到。后来发现鳖灵的尸体沿着长江逆流而上,一直漂到古蜀国的首都郫县,又神秘地复活了。
鳖灵复活后就来到望帝杜宇的宫殿,向杜宇献上治水良方,并详细描绘了他的治水策略。出于治水的迫切需求,杜宇重用了鳖灵,并任命他为古蜀国的宰相,专门负责治理泛滥的洪水。
得到重用的鳖灵带领古蜀百姓,凿开了玉垒山,让洪水沿岷江畅流而下,于是解除了水患,古蜀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史书记载,鳖灵治水成功回到古蜀国的首都,受到百姓的拥戴,而此时望帝杜宇也因为年老感觉自己的能力不如鳖灵,于是就把帝位禅让给鳖灵。于是鳖灵就成为了新的古蜀国皇帝,是为丛帝。
不过在另一史书《蜀王本纪》中记载,望帝杜宇是因为在鳖灵治水其间,与鳖灵的妻子私通,杜宇感到很惭愧对不起鳖灵,加上鳖灵治水有功,于是就将帝位禅让给鳖灵。
不管怎样,鳖灵在望帝杜宇之后成为了新的古蜀国皇帝,是为丛帝。
古蜀国首都(今成都市郫都区)望丛祠纪念望帝和丛帝的望丛祠《华阳国志·蜀志》中说,“杜宇去后,升西山隐焉”,是说望帝杜宇在禅让了帝位给鳖灵之后,就跑到了西山隐居起来。
但是隐居的杜宇怎么能忘记他曾经的古蜀子民呢?更忘不了他曾经教导带领他们种地植桑,农耕牧猎。《太平寰宇记》中又说后来的杜宇“欲复位不得,死化为鹃”。
化身为杜鹃鸟的望帝杜宇,每到春天就飞回到成都平原不停地鸣叫,催促他的古蜀子民不要忘了农耕的季节,也为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而不得不离开他的子民而哀痛鸣叫。
望丛祠内的望帝陵望丛祠内的丛帝陵2、诗词界的宠儿
晚唐诗人杜牧有一首五言诗《杜鹃》,诗中写道:
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
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
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
山川尽春色,呜咽复谁论。
这首诗诗名是杜鹃,其实是借杜鹃为望帝杜宇鸣冤叫屈。看来望帝杜宇与丛帝鳖灵之间的恩恩怨怨还真不是一家之言就能说的清的,后世传说美好的帝位禅让也未免不是一场腥风血雨的政治斗争。
无独有偶,与杜牧一起被称为“小李杜”的诗人李商隐也有写望帝化杜鹃的诗《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中的最后两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也成了流传千古的名句,让人读来就有一种回味时怅然若失,又无比美好的意境。
一代诗圣杜甫有一首专门写杜鹃的五言律诗《子规》:
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
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
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流寓三峡云安时所写,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忧愁情感。
杜甫的另一首五言长诗也是以杜鹃为题写的,诗的名字就叫《杜鹃》:“
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
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顷馀,乔木上参天。
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
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行飞与跪乳,识序如知恩。
圣贤古法则,付与后世传。君看禽鸟情,犹解事杜鹃。
这首诗也是杜甫晚年在云安所作,表达的是作者对古代圣贤和礼仪秩序的思考。诗中提到的杜鹃“生子百鸟巢”是杜鹃一个非常特别的生活习性,这一点我们在下面的文字中还会说到。
诗仙李白在他的诗中也多次提到了子规(杜鹃)。比如他在那首有名的《蜀道难》中写道:“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诗中用月夜子规鸟的啼叫来表现人们在艰难的蜀道面前的无奈和愁苦。
在另一首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李白写道:“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中用“杨花落、子规啼”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晚唐诗人白居易在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时写下的传世名篇《琵琶行》中写道“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用杜鹃啼血和猿哀鸣来表达自己被贬之后的忧愤之情。
明代的医学大家李时珍对杜鹃鸟也有记载,“杜鹃多出蜀中,今南方亦有之。春暮即啼,夜啼达旦,鸣必向北”。
由此可见,杜鹃作为望帝杜宇的化身,是历代诗人和文学大家表达哀伤,寄托忧愁的象征,自古以来就不断出现在各种诗词歌赋中,从而成为“诗词界的宠儿”。
3、农民的朋友
南宋诗人陆游在诗中写道“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但令春促驾,那为国催耕”,写的是每到暮春清明时节,杜鹃鸟都会鸣叫催促人们春耕春播,不要误了农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杜鹃鸟又是农业和农民的朋友。
布谷鸟(杜鹃)的叫声很洪亮,每到农时,天还没有亮就一遍遍地鸣叫,催促人们早早起来下地干活。由于布谷鸟的声音洪亮,回声悠长,即使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听的到它的叫声。如果山上或住地附近有几只布谷鸟,想要睡个懒觉都不可能。对于懒人来说,布谷鸟还能帮忙改掉懒惰的毛病。
布谷鸟和燕子一样喜欢吃害虫,所以是一种益鸟。金龟虫、甘兰蛆、松尺蠖、叩头虫等都是布谷鸟的食物,尤其喜欢吃松树的大敌——松毛虫。松毛虫是许多鸟类不喜欢吃的害虫,而布谷鸟却偏喜欢其美味,一只布谷鸟每小时能捕食多条毛虫。另外农民朋友比较头疼的蝗虫、步行甲也是布谷鸟经常的觅食对象。
由于布谷鸟能帮助农民消灭田间树林的很多害虫,并且还能催促农民及时劳作,避免耽误农时,因此布谷鸟还被称为“吉祥鸟”,是农民的朋友。
4、动物界排名首位的骗子,“杀婴犯”,“恩将仇报的可耻之徒”
如果给动物界的骗子排排名次,包括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我们通常认为最狡猾的狐狸只能排名第十位,最聪明的猴子排名第四,智商最高的黑猩猩排名第二。而杜鹃鸟名列这个动物界骗子排行榜的榜首,是动物界最大的骗子。
一般的动物欺骗别人是变变颜色装装死,是为了捕食方便或者自己的安全,还有一些是骗吃骗喝骗感情,但这些欺骗行为都不如杜鹃的欺骗行为更恶劣和更让人觉得无耻,并会让别的鸟“家破人亡”。
中国古代的《诗经》中就有了“鸠占鹊巢”这个成语,其中的鸠,所指的不是鸠鸽类中的斑鸠,而是杜鹃,古称(shi)鸠。《尔雅》中则有:“鸠:鴶鵴。”晋朝的郭璞为其作了注解:“鸠,鴶少聪鵴。今之布谷也,江东呼为获谷。”
杜鹃鸟的欺骗就是从雌性杜鹃鸟偷袭别的鸟的巢穴开始的。每到繁殖期,雌性杜鹃鸟就会选择在一些莺、雀、鹛之类的鸟的巢穴周围观察,发现别的鸟也在产卵繁殖,它就伺机将自己的卵产在别的鸟巢中。
有时候为了方便自己到别的鸟巢中产卵,杜鹃鸟还会模仿这些鸟的天敌雀鹰的叫声,将正在产卵的雌鸟吓跑,然后自己借此到宿主鸟巢中产卵。
由于杜鹃鸟在每个宿主鸟巢中一次只产一枚自己的卵,而产卵的时间又很短,选择的宿主鸟巢的卵又基本和自己的卵相似,所以一般不会被宿主鸟发现。
产卵成功后,杜鹃鸟的卵就和宿主鸟的卵被宿主鸟的雌鸟和雄鸟一起孵化、哺育。杜鹃鸟的卵看似和宿主鸟的卵很相似,但它的孵化期却比钩嘴鹛、苇莺们的要短,而且雏鸟的发育特别快。
杜鹃的雏鸟一破壳,在它孵化出来的几小时以后,就会实施“排外策略”,它会将巢中宿主鸟的卵往外拱,把宿主鸟的卵全部拱出巢外。如果宿主的雏鸟已经破壳,杜鹃雏鸟也会毫不客气地将其他雏鸟一个个“拱出”,从而成为杀死这些宿主鸟幼鸟的“杀婴犯”。
杜鹃幼鸟将宿主鸟的卵拱出巢外达到目的后的这个“小恶霸”,就会肆无忌惮地张嘴向“养父母”索要吃的,独享“养父母”的抚育。而宿主鸟依然浑然不知,花费大量时间喂养着别人家的孩子,直到它们长大。
当小杜鹃的羽翼丰满,能自行觅食的时候,它便毅然决然地飞离“养母”的家,没有丝毫感恩。如果以人类的道德标准来衡量杜鹃的这种行为,杜鹃雏鸟绝对是自然界中典型的“恩将仇报的可耻之徒”,而且手段卑劣恶劣残忍,行为可耻可恨。
杜鹃鸟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自然界中,有的天生是掠夺者,有的天生是善良的傻子。
而我们人类,是否也有这样人呢?
宿主鸟在喂养比自己身材还大的杜鹃幼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