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一首写送别的唐诗,有情有义有景有心,关键

发布时间:2022/10/20 14:38:06   

唐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代表力的文学样式,在中国人的骨子里留下了不朽的文化基因,读唐宋诗词就像吃一道家常菜,可口而温暖,又像是暗夜里守望的一盏明灯,情深而意重。

文章千古事,诗词在心中。走到哪里,诗词总是随行的。有枯藤老树的高古意境,也有渭城朝雨的款款深情,有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旖旎风光,更有北风吹雁雪纷纷的苍凉壮阔。

在那太多太美的诗词中,送别这一类别的诗词占去了半壁江山。虽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但仍是心怀戚戚,依依不舍。在古代因为游宦是一种常态,在朝做事的官员们便只能东奔西走。在送别时,人们留下了不朽的经典诗词,既是安慰临行的朋友,又是自我的安慰。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何等的豪迈!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又是何等的凄凉。达观的苏东坡便写道,此事古难全。只有无奈,伤感和故作轻松罢了。

在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别的诗里,有这样一首诗,有情有景有心,关键是这位大诗人留下的诗,现在有两个版本,于是便有了争议。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他所写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当时,李白在扬州,听闻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尉,虽不能亲赴送行,只好遥寄此诗,做自己的一番心意。这便是有心之作。

诗中情景交融,真情感人。写在杨花落尽的暮春时节,那当是繁花正盛之时吧,听那子规声声,便生出几多忧伤。子规啼血这个典故,让人不禁流泪。应在此景上,增添了送别的悲情。

他说,听说你被贬了龙标尉。已经舟过五溪。我不能亲自送你,可我的心啊,我的那份不舍的心,那份与你一样感受孤独苦感的灵魂,会一直陪着你。你可以抬头看那天上的明月,带着我对你的牵挂,遥挂中天,伴着你,一你到夜郎以西。

随风还是随君,诗词大会上的争议

由董卿主持的一档诗词节目,曾经在大江南北引起过不小的轰动,因为诗词大会,让很多对诗词不太敏感的人士也纷纷加入到学习诗词的行列中来,又掀起了学背诗词的热潮。

关于是随风直到夜郎西,还是随君直到夜郎西。历来就有争议,在教材中,大家一般都是以随君为主要范本。只是这样的题,甚至是默写题中,也一直是回避出题的。但诗词大会却考了一次。

中学语文老师夏昆已经过关斩将,当上了擂主,当时的题目是根据线索说出一联名句。线索给得非常明确,既道出了诗的作者是李白,也说出了赠诗的对象是一个被贬的人,而且还提到了明月。

夏老师胜券在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主持人说,他答错了,理由是是:随风直到夜郎西。只因这道题,夏老师失去了擂主资格。

无独有偶,这道题再次出现在诗词大会的擂台上。仍然是在网友的质疑声中结束。其实随风或是随君终有一讹,只是大家已经无法再去考证。只要诗中表达的意境与感情没有问题,无论是哪个字,我们都可以接受。

真情不变,明月相送,人生苦短,我们且行且珍惜,那份来自遥远的问候。那便是真心,真情,真正诗歌要表达的东西。

愿离别更少,愿人世团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1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