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繁衍 >> 愁心明月故人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阿叔今天来陪大家读诗。
李白写给朋友的诗有很多,像给孟浩然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给汪伦的《赠汪伦》都脍炙人口,今天我们来共同欣赏他写给另一个朋友的诗——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王昌龄,就是那个家喻户晓写“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王昌龄,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被誉为七绝圣手。他与大诗人李白都是唐代的俊才,在诗坛上各领风骚。他们一个被称为“诗仙”,一个被称为“诗家夫子”,一个曾写“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个曾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他们二人不仅是诗坛的七绝高手,也是一对人生挚友,二人相差11岁,不过这并不影响二人的交往,他们都是孟浩然的好友,在巴陵两人一见如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之际,王昌龄曾送了一首《巴陵送李十二》给李白:“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分别后李白对王昌龄的友情也念念不忘,他们惺惺相惜,彼此间有着一份诗意的牵挂。大诗人在某一天与远道而来的朋友畅饮闲谈之时,突然听说王昌龄贬谪龙标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关切,感从中来,写下了此诗。
我们先来看题目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就是听说,“迁”是古代调职位调动,古人以右为尊,左为卑。“左迁”就是贬谪流放。龙标地名,诗中告诉我们龙标在夜郎(县)以西。有说是今天的贵州锦屏县,也有说是湖南的黔阳,总之在当时是蛮荒之地。“遥”就是远远的,同时也交代了知道这件事时朋友已经在路上。“寄”为朋友送上祝福。题目直接告诉了我们写作这首诗的缘由。
诗的前两句“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前一句写景。这里作者选用了杨花和子规两个意象。大家知道杨花如同浮萍,是漂泊无依的形象。子规就是杜鹃,有一个词叫做杜鹃啼血,啼声哀婉凄切,让人听了不忍。这两个意象不但点名时令是暮春时节,还表现了诗人感叹人生飘零,寄寓离愁别恨的特定心境,渲染了凄凉、悲婉的氛围。后一句直接紧扣诗歌的题目。闻道就是听说,表达出一种听到朋友被流放时的惊愕和痛心,我想也还有对世道不公的的不满。为什么呢?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说的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我们说的不拘小节。至于是不是不拘小节、人品有问题。他在那首著名的《芙蓉楼送辛渐》中用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做了回答,用他的话说就是冰清玉洁。即便是自己的朋友有所谓的不拘小节,没有犯多大的错误,就被贬到如此偏远之地,怎能不对老友遭遇愤慨不平、深刻忧虑?过五溪(指酉溪、辰溪、巫溪、武溪和沅溪)总之啊,就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路途遥远。
后两句抒情,“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月上中天千里共,所以诗人在这里直抒胸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君)直到夜郎西。”再扣遥有此寄。将自己的担心与思念和些许无奈都寄托给多情的明月,随风一直送朋友到达贬谪之地。叶倩文有一首《祝福》,其中的“拜托清风,奉上衷心,祝福千串”我想就是这个意思了。只不过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还要化作明月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只是没想到6年后,李白本人被贬谪到比龙标更遥远的夜郎!
诗人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人格化,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许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吧。
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他被贬之事深表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