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繁衍 >> 统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古诗乡村四月教学
教材分析:
《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古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前两句写自然景象。“绿”,写树木葱郁,“白”,写水光映天。诗人从视觉角度着眼,描绘出明丽动人的山水色彩。第二句不仅以烟喻雨,写出了江南梅雨特有的景致,而且以催耕的鸟声,平添了无限的生机。“乡村四月闲人少”一句,绘尽农家四月人繁忙的景象;而第四句以“蚕桑”照应首句的“绿遍山原”,以“插田”照应首句的“白满川”,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不言“忙”而“忙”意自见。古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田野风光和农忙景象,描绘自然景物: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出了出来,叙述农事繁忙,画面上主要突出刚刚收完蚕茧便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卷。
学情分析:
这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学生求知欲强,既有丰富的情感,又有形象思维,正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渡期,结合本首古诗的特点把观察、思维、语言结合起来,用情感来带动,组织教学必将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掌握一些古诗学习基本的方法和技巧,他们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好联想和想象,在教学中要创设各种情境,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情趣和欲望尤为关键。学生没有丰厚的文学积淀,教学不能枯燥地分析、机械地背诵,也不可“深挖”式地鉴赏。学生永远是课堂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他们身上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诗文情感为动力,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放飞想象品读语言,做到有感情诵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入境。
教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理解重点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乡村四月美景及忙碌的劳作的情景。
3、开展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乡村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教学重点:感受古诗中唯美的乡村风景,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感受乡村四月景美、人忙的状态,体会诗人对劳动者的赞誉之情。
教学准备:组织学生预习及收集相关背景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学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生问好。
2、情境创设。
①谈话。
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一块学习,告别舒适温暖的春天,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五月初夏,今天老师要组织同学们远赴江南,开启一趟乡村旅游,去领略一下江南的大好风光,同学们做好准备了吗?我们出发了。
②开往乡村的汽车。
课件说明:动画场景,汽车带着同学们开往农村,伴随轻快地音乐,学生聆听着农村的“鸡鸣鸭叫”声走进农村。
③激趣。
师:同学们,路途还愉快吗?(停顿)这一路上风景如画,但是老师有个奇怪的发现,怎么会没有人呢?他们都去哪里了?同学们大胆猜猜村子里的人们都干嘛去了?
教学策略:学生依次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注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