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从非洲飞回来的大杜鹃

发布时间:2022/8/26 18:35:13   

大杜鹃是春来秋去的候鸟,每年从北京等北方地区飞到南方越冬,南方是那里?一直是个谜,年这一迁徙的谜团被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BWRRC)联合英国鸟类学基金会(BTO)开展的北京大杜鹃研究项目解开。见《专家:北京雨燕、大杜鹃堪称“一带一路”生态合作“大使”》一文。

读了此文,更觉得了解、寻找、认识杜鹃鸟是一件有趣的事。

年5月22号看见北京胜哥提供的鸟讯:颐和园凤凰墩湖边号柳树上有灰头啄木鸟在喂食树洞里的幼鸟,于是23日下午去颐和园沿着湖堤数着柳树找到了号柳树,见大树干上有鸟洞,等了好久啄木鸟也没有来。

突然听见附近有大杜鹃的鸣叫声,立刻跟着鸣叫声寻找终于看见了大杜鹃。以前多次听见大杜鹃鸟的鸣叫声,就是看不见它的踪影,这次站在湖堤水边,抬头仰角70-80度才看见大杜鹃在20多米高的树梢上鸣叫,终于拍摄到了几张。没有看见啄木鸟,却拍摄到了大杜鹃,有点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短视频:大杜鹃(二声杜鹃)的鸣叫声

大家都知道:杜鹃鸟是春来秋去的候鸟,春天从南方飞到北方过夏天繁殖后代,秋天又从北方又飞回南方,但是这个南方在那里呢?它们迁徙要飞行多远,要经过哪些地方呢?一直是个谜。年这个谜被解开了。

摘录:年4月12日新华社刊登了一篇文章《专家:北京雨燕、大杜鹃堪称“一带一路”生态合作“大使”》,文中介绍:

年5月,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BWRRC)联合英国鸟类学基金会(BTO)开展了北京大杜鹃研究项目“TheBeijingCuckooProject”,他们在5只杜鹃鸟背上装上5克重的卫星追踪装置,研究大杜鹃的迁徙情况。

两年后,五只杜鹃中有四只先后失去跟踪信号,其中“最勇敢的旅行家”北京大杜鹃-福来,被跟踪到了二年的飞行记录,它每年往返飞行3.2万公里,年5月大杜鹃-福来在迁徙归来的途中丧生而失去跟踪信号。只有命名为“飞飞”的(FlappyMcFlapperson)还在飞行。这说明杜鹃鸟的迁徙旅途中充满着艰辛和危险。唐瑞说“‘福来’等四只杜鹃的遭遇也凸显了加强‘一带一路’沿线生态保护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卫星跟踪记录了这只命名为“飞飞”身长不足35cm,体重不过g的大杜鹃自年5月24日到年6月3日一年内飞行了公里,它从北京起飞,经云南,到印度,穿越印度洋(阿拉伯海)抵达非洲,最远飞到非洲南部的莫桑比克,跨越了34条边境线,16个国家。自开始观测以来,这只叫飞飞的杜鹃飞行超过了5万公里。

“北京大杜鹃”项目发现,杜鹃鸟每年从北京飞经东亚、东南亚、中亚、阿拉伯半岛、非洲,跨越数万公里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越冬。

原来杜鹃鸟飞去的那个南方是遥远的热带地区-非洲。

国际鸟盟专家组成员唐瑞(TerryTownshend)对记者说:“北京雨燕和北京大杜鹃应当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生态保护合作的‘大使’。”唐瑞还建议在关键绿地、景区、公园等保留一定比例的自然原貌,让大自然与动植物种不受打扰地生息,也让人类享受健全的自然环境带来的生态福利。

对候鸟迁徙路线的研究才让人们知道:杜鹃鸟还是一带一路的生态合作大使。

end

资料:大杜鹃体长雄性~毫米,雌性~毫米,是春来秋去的夏候鸟。生性隐秘隐,平时仅听到鸣声,很难见到鸟影。

繁殖期常鸣叫不息。有时晚上也鸣叫或边飞边鸣叫,叫声凄厉洪亮,很远能听到“布谷~布谷~”粗犷而单调的声音,二声一度,所以又称为“二声杜鹃”。它还有几个别名:布谷、子规、杜宇、郭公等。

大杜鹃主要以松毛虫、舞毒蛾、松针枯叶蛾,以及其它鳞翅目幼虫为食。是消灭林业害虫的益鸟。

大杜鹃是巢寄生鸟,它自己不营巢和孵卵,而是将卵产于大苇莺、灰喜鹊、伯劳、棕头鸦雀、棕扇尾莺等各类雀形目鸟类巢中,由这些鸟替它带孵带育。

保护级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end

拍摄鸟雀、拍摄野生动物是一种个人兴趣,兴趣带来了乐趣,许多人乐此不疲。

野拍会带来更多的乐趣。野拍是在徒步行走中寻找和偶遇鸟雀,如同遭遇战、伏击站,需要迅速反应抓住拍摄机会,在这其中常常会给人以惊喜,让人兴奋。

不在意每次都要拍到拍好,只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身体,愉悦心情。

野拍以拍到记录下来为主,增加一种自己拍摄的鸟雀,自乐也;发现鸟讯,拍摄到新的鸟种,大家乐也。

使用尼康Ps数码相机拍摄。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