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当醉卧桃花雨,堪负人间三月天。”阳春三月,东风送暖,万物复苏,渐次绽放的花儿妆点着神州大地,馥郁芬芳。世称花卉乃天地之至美,诗词属文艺之至善。“花”是文学中至为重要的意象,在诗词中更是历代文人笔下之常客。春风和煦,阳光正好,就请您与文艺星青年一道,领略诗词中的花开美景。迎春花《迎春花》赵师侠纤秾娇小。也解争春早。占得中央颜色好。装点枝枝新巧。
东皇初到江城。殷勤先去迎春。乞与黄金腰带,压持红紫纷纷。词中所描写的“黄金腰带”,即为迎春花。在这里,诗人对迎春花的歌颂与赞美是从迎春花的鲜明的形象以及个性特征开始的,然后再由花及花,借”压持红紫纷纷”来反衬出迎春花的与众不同。桃花《江畔独步寻花(其五)》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二句叠用“爱”字——爱深红、爱浅红,应接不暇。且此句紧跟着“开无主”——即尽情地开、自由自在地开,承接起来更显出绚烂绮丽,诗也如锦似绣。海棠花《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此诗写海棠盛放并不拘泥于正面描写——首句“东风袅袅”形容春风吹拂,“泛”字活写出暖融春意,为海棠的盛开做下铺垫。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杏花《北陂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次句“花影妖娆各占春”从花与影两个方面写杏花的绰约风姿。繁花竞放,花影迷离。“妖娆”二字本用于写人,这里移用于杏花,展现了杏花争奇斗妍的照人光彩。一个“各”字,表明在诗人眼中,花与影一样地美艳、多情,令人流连忘返。牡丹《牡丹》李商隐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此诗开头借用典故,以锦帷乍卷、容颜初露的卫夫人形容牡丹初放时的艳丽夺目含羞娇艳,并将牡丹的绿叶想象成鄂君的绣被,将牡丹花想象成绣被覆盖的越人,传神地描绘初开的牡丹花在绿叶的簇拥中鲜艳的风采。颔联展示牡丹随风摇曳时的绰约丰姿,以舞者翩翩起舞时垂手折腰、长裙飘扬的轻盈姿态作比喻,描绘出牡丹花叶在迎风起舞时摇曳多姿的形象。玉兰《琐窗寒·玉兰》吴文英绀缕堆云,清腮润玉,汜人初见。蛮腥未洗,海客一怀凄惋。渺征槎、去乘阆风,占香上国幽心展。□遗芳掩色,真恣凝澹,返魂骚畹。
一盼。千金换。又笑伴鸱夷,共归吴苑。离烟恨水,梦杳南天秋晚。比来时、瘦肌更销,冷薰沁骨悲乡远。最伤情、送客咸阳,佩结西风怨。“绀缕”三句,写玉兰的叶与花形:天青色的玉兰叶重重叠叠似美人的云鬓堆砌,玉兰花白玉般的色泽,又似美人洁白的脸腮。“蛮腥”,指长于南国的玉兰的花香。“海客”,喻浪迹四方的人,即词人自称。此言玉兰花的清香扑鼻而来,浪迹天涯的作者闻花香反而生出感伤的情怀。樱桃花《樱桃花》元稹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第一句“樱桃花”开门见山的推出所要描写的景物。第二句马上承接上一句并运用一系列的量词由一到二到千万,恰似人的视线般由远及近,由一处及整体。这样的描写手法立马使静默沉寂的樱桃花有了一种爆发般活泼、热闹的气氛。桐花《木兰花慢》柳永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紺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此词起笔便简洁地点明了时令。紫桐,油桐树,三月初应风而开出紫白色花朵,因先花后叶,故繁茂满枝,最能标志郊野清明的到来。一个“拆”字,写尽桐花烂漫的风致。“洗清明”,经过夜来或将晓的一阵疏雨,郊野显得特地晴明清新,点出“清明之明”。杜鹃花《宣城见杜鹃花》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眼中映入一片杜鹃花开时的红色,好像就是故乡的花,诗人的乡思因此被触动了。末句用“三春三月”点明时令,“忆三巴”三字,则突现了思乡的主题,把杜鹃花开、子规悲啼和诗人的断肠之痛融于一体,以一片苍茫无涯的愁思将全诗笼罩了起来。梨花《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前两句以一青二白突出了梨花的特点,又在第三句“一株雪”里再次赋予梨花神韵,并把咏梨花与自咏结合了起来。“一株雪”的“一”指一株梨树一个自己:作者惆怅的站在东栏旁,梨树上满是白色的梨花,同时柳絮在飘,落在作者身上,凄清惆怅;“人生看得几清明”补足前句“惆怅”的内容,更添悲凉。友好提示:本文为人民网文化频道官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5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