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苏轼的浣溪沙,如此昂扬,却写了一句

发布时间:2025/1/13 13:59:56   
苏轼的《浣溪沙》,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传统篇目,很简短,很昂扬,倍受人们喜爱。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游蕲水清泉寺下,看到兰溪水向西而流,觉得人生也可以青春二度,因此希望人们不要哀叹暮年的来临。但是细读,大家会发现,“萧萧暮雨子规啼”与全诗的格调并不吻合,那么,大文豪苏轼为什么突然写了这么一句?苏轼在《文说》里,谈到他的散文写作时说:“吾文如万斜泉涌,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干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苏轼虽然这么评论他的写作,但是大家不要以为,苏轼真的是任由文思如脱缰的野马随意奔腾。苏轼写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里,有一形容画画的语句:“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他写文章大约与他的表亲文与可一样,看上去写得很快很随性,但其实文脉早已在胸中绘就,只不过是现在用笔描摩出来而已。即使他写散文真的是任由江流自己宛转,但写诗写词,在方寸之间展现无限天地,每字每句的份量与重要性,散文肯定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因此苏轼不可能在写词时信马由缰,想到什么写什么,而必定是字斟句酌才心安。唐代诗人卢延让写了一首诗叫《苦吟》:“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就提到写诗与写散文的区别之大,说写诗可不是像写散文那么容易。唐代诗人贾岛在《题诗后》中也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杜甫在《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更是说得惨烈:“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所以,苏轼在这首《浣溪沙》中突然写到“萧萧暮雨子规啼”,必有他的用意。我们不妨来推测一下。首先,那天去游蕲水清泉寺,确实下了雨,在傍晚时分仍在下,而且下得还比较大。因此这句是实写当时所见之景。苏轼在前一段时间,去察看他买的田地时,不巧遇了一场急雨,他与随行人员都淋了雨,苏轼豪迈地写了《定风波》。这在文章中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虽然精神豪迈,但肉体之身还是因这场雨而有恙了。苏轼就去找了一位耳聋高士给他看病,果然手到病除。不久之后,苏轼就与这位高人一起去游清泉寺,写了本诗。从季节上看,南方多雨,合情合理。从诗句看,第一句,写兰芽浸入溪水,松间的沙路干净无泥,都在暗示,春雨萧萧,溪水上涨,路面的泥土被雨水冲刷而去。这雨是一直在下着,而且下得还比较大。其次,真实存在的景致很多,但并不是样样都要入诗,苏轼要借这句表达幽微窈缈的情致。上阕写了兰芽、溪水、松、沙路、暮雨、子规。植物写了兰和松,这两样东西在文人心中是两种高洁品格的象征物,在此也含蓄地表明自己的节操。溪水是为下阕的议论做准备的。洁净的沙路,也可能在预示人生之路经春雨洗涤后再无尘垢。暮雨与子规,都在渲染悲哀的气氛。为什么在此处一定要加这一句呢?这与苏轼所遭遇的政治打击是相关联的。经历可怕的“乌台诗案”,被贬到这样的蛮荒之地,苏轼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这种痛苦,就折射到词里面了。所以这首词,并不只是明亮,并不只是豪迈,还是低徊与惆怅、无奈与伤感,有着遭遇政治打击的怀才不遇之悲。再次,苏轼借“萧萧暮雨子规啼”,来为下阕蓄势。如果一路欢快、轻松,那么下阕的议论就会显得不那么有份量。而现在写到日暮时分,人生的光明好像要结束了,暗夜要来了,再加上萧萧之暮雨、子规之悲鸣,使黯淡无光的人生又变得沉甸甸、凄惨惨。这时,苏轼突然一反人们的惯性思维,告诉人们:暗夜会过去,青春会再来。这其实更多地是鼓励自己,自己经历了这些风雨不算什么,自己的政治青春还会再来,自己的朝阳还会再升起。这样前后形成起伏和对比,能增强感染力。何况写诗写文,最忌平铺直叙,了无回折。随园主人、清代大诗人袁子才《李觉出身传评语》云:“文似看山不喜平。若如井田方石,有何可观?惟壑谷幽深,峰峦起伏,乃令游者赏心悦目。或绝崖飞瀑,动魄惊心。山水既然,文章正尔。”涵咏诗词,也应阐幽探赜,以抵精微之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6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