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种类 >> baijiahaobaiducoms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阅读练习
(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前两句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渲染出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氛。后两句诗人情思飞越,要托漫洒天下的月光,把关怀和思念随风捎带到友人身边。全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情景交融,诗中第一句通过写景,既点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暗写了诗人对王昌龄被贬的同情和关切。诗中还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客观事物以人的情感,将其人格化,诗人托付______________将_____________寄给朋友,把自己对朋友的慰藉带到遥远的夜郎西。
3.任选一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二)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描写了大海的辽阔壮美,诗人具体描绘了哪些所见实景和所想虚景?
2.在这些山水景物的描绘中,你感觉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哪几个词用得最好?清说出理由。
2.这首诗中“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谈谈对这句诗的理解。
3.诗中用“客路”、“行舟”、“乡书”、“归雁”等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词曲中的“断肠人”此时因何而“断肠”?
2.《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试简要分析其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
(五)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第二句除写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景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三、四句明明写今日离情,却设想未来相逢之日在诉今日离情。诗人为何要这样写?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诗,诗人想象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1.借物抒情凄凉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
2.时令(季节)明月愁心
3.诗人以新奇的想象,用拟人的手法,寄情于景,以月做使者,把无情月变成知心人,穿越时空,追随友人,表达了对友人遭贬的无限同情和关切,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二)观沧海曹操
1.(1)海水、山岛、树木、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2.胸怀宽广、踌躇满志、建功立业、抱负远大的诗人形象。
(三)次北固山下王湾
1.“阔”和“悬”字用得好。“阔”字表现出“潮平”。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齐平了,视野也因之开阔;“悬”字是高高直直挂着的样子。风顺风和,帆儿高悬。“阔”和“悬”字传神地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
2.提示:①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②透露了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③“生”、“入”用拟人的手法,更有情趣。(答出两点即可)
3.表达了诗人身在江南旅途,而神驰洛阳故里,思家归乡的急切心情。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这是一个羁旅在外、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或做官,或读书,或行商)看到了眼前那悲凉、孤寂、冷清、毫无生气的秋景,又想到自己常年漂泊在外,于是就引起了极度的秋思(乡思或情思)。
2.(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2)这篇抒情作品,仅用28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五)夜雨寄北李商隐
1.暗示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不得归之苦,以及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的郁闷、孤寂。2.这样就以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曲折深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3.想象将来与友人团聚,共剪烛于西窗之下,向友人细细述说在巴山夜雨时想念友人
的情景。今日的愁苦里夹杂着想象中团聚时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