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种类 >> 诗意的流淌十一月夜俳句与民国小诗三联
原文
LadyCactus载于中读App短暂的秋日里清冽的空气,红叶在池塘的倒影,随着霜冻的来临而转瞬即逝。美国女诗人AdelaideCrapsey有一首描写深秋寂静又萧瑟的五行诗《NovemberNight》,简洁凝练、含蓄朴素又余味深长,颇有日本俳句以少胜多的隽永和蕴藉。
十一月夜BY雅德蕾德·克拉普西译LadyCactus听..伴随着微弱的干燥声音,像幽灵的脚步经过,霜冻的树叶从树上折断坠落。
NovemberNightBYAdelaideCrapseyListen..Withfaintdrysound,Likestepsofpassingghosts,Theleaves,frost-crispd,breakfromthetreesAndfall.
AdelaideCrapsey,年出生于纽约。她36年的短暂人生中充满了疾病、悲伤、挫折和死亡。AdelaideCrapsey开创了这种一共五行、每行分别由二、四、六、八、二个音节组成、不押韵的五行诗。五行诗的结构恰映射了她的生活:前四行建立期望,最后一行是简短又悲凉的结论。而她创作五行诗的灵感正是来源于日本俳句。俳句,是由17个日语发音组成的日语定型短诗,从日本俳谐诗的首句演变而来,而日本俳谐诗来源于俳谐连歌,俳谐连歌又源于和歌。
日本的诗歌,诗指汉诗,歌指和歌。日本诗歌发展也是两条线并行的:一条是以模仿古代中国的汉诗,一条是和歌的民族诗歌。
汉诗和中国古代旧体诗歌一样,使用汉语,遵从格律。镰仓时代之前,汉诗主要模仿《诗经》、汉魏六朝诗;镰仓时代影响最大的汉诗是唐诗,宋诗宋词还未及传入,白居易极受推崇;再到南北朝时代起,宋诗宋词开始传入日本。五山时代以宋诗为尊;进而致江户时代,亦步亦趋中国旧体诗文发展,江户前期尊崇儒家理学,后期崇尚公安三袁的性灵说,开辟新诗风,直至明治维新后转投西方文学。
和歌发展历程大致为:和歌→短歌→俳谐联句→俳句。和歌的诞生要从诗经说起。自从弥生时代,《诗经》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后,《楚辞》、汉魏六朝诗也陆续传入日本。镰仓时代以前的日本上古贵族社会,因为还没有自己的文字,诗歌还只能停留在口头创作:神话、传说和歌谣。政治和文化都推行全盘汉化,贵族社会使用汉字作为音、意兼用的书写文字,以汉诗、汉文科举取仕,上层社会崇尚研习中国经史百家及文学。
奈良时代,在全盘汉化的风气下,正是受到《诗经》、汉乐府诗的影响,开始编纂第一部汉诗总集《怀风藻》。《怀风藻》深受中国汉赋骈文、宫体诗影响,文风浮华,讲求对仗,内容多以描写宫廷宴会、官场酬唱等内容。编纂《怀风藻》期间同时编纂了第一部和歌总集《万叶集》。《万叶集》后来被奉为日本民族诗歌的源头。
《怀风藻》与《万叶集》都用汉字书写,《怀风藻》的汉字既表示读音,也表意义,并用汉语吟诵,与中国人作律诗、绝句一样。但是《万叶集》的汉字只表示读音,配以管弦,用日语歌唱,汉字只是作为表音的符号。
奈良时代的和歌包括了长歌和短歌等多种形式。后来长歌衰退,到了平安时代后短歌渐成优势。平安时代之后,和歌就专指短歌了。
到了室町时代,和歌发展为更多人的合作连唱,称为“连歌”。连歌多引用汉典籍、汉文学等古典故事,格调高雅。后将典雅的联歌通俗化和诙谐化,那些滑稽幽默的连歌则被称为“俳谐连歌”,称为“俳谐”。俳谐加入了流行的庸俗笑话,以及谐音的幽默,有时具有讽刺意味,题材多为生活气息的日常事物。
“俳谐”二字来源于汉语,最早出自《史记·滑稽列传》中有“滑稽如俳谐”,意思指诙谐或戏谑的言辞。《汉书》中也有“俳谐者滑稽也”的解释。
中国古代除俳谐文外,也有俳谐诗。俳谐诗是以诙谐幽默、或讽刺嘲噱为主的诗歌,诙谐幽默,以游戏和取笑、讥讽为主;通俗易懂,贴近民间口语。难登大雅之堂,典籍中记载的不多,主要在民间流传。中国古代的俳谐诗只要求符合韵律,不限字数与句数。四句、五句、八句还是五言、七言都可以。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的打油诗也属于俳谐诗的一种。
杜甫曾作《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
异俗吁可怪,斯人难并居。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旧识能为态,新知已暗疏。治生且耕凿,只有不关渠。西历青羌板,南留白帝城。於菟侵客恨,粔籹作人情。瓦卜传神语,畬田费火声。是非何处定,高枕笑浮生。
李商隐也有一首名为《俳谐》的诗:
短顾何由遂?迟光且莫惊。莺能歌子夜,蝶解舞宫城。柳讶眉双浅,桃猜粉太轻。年华有情状,吾岂吝平生。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也提到俳谐:“绍兴中,有贵人好为俳谐体诗及笺启。”
而日本俳谐通常由两个或多个人反复吟咏,由于这种集体联句的创作形式,往往由水平最高的联句主持人先作起句,其它人依次吟咏。但是这种集体创作,创作者的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充分发挥个性,因此,便有人单独创作首句。
江户时期,俳谐诗人松尾芭蕉深受唐诗绝句的影响。他认为诗的奧秘行走于实相与空无之间的中道上。他把以滑稽为主、带有游戏成分的俳谐特别是发句提升为具有高度艺术性的凝练诗歌形式,为此松尾芭蕉被尊为“俳圣”。俳谐创作于松尾芭蕉达到顶峰。
松尾芭蕉最著名的俳句《古池》:
幽幽古池啊,有蛙儿蓦然跳进,池水的声音。
梁宗岱评价这首俳句:“把禅院里无边的宁静凝成一滴永住的琉璃似的梵音”,是象征主义诗歌的“最好的例子。”
松尾芭蕉死后,俳谐处于落潮。后与谢芜村提倡“回到芭蕉”,俳谐重又显中兴之势。与谢芜村不仅是俳人,更开创了俳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作画形式。几百年后,诗画并举,诙谐幽默并兼具讽刺的俳画又深深影响了东渡日本的丰子恺。
与谢芜村的四首著名俳句:
秋风寂寥,酒肆吟诗有渔樵。春雨细细落,润泽沙滩小贝壳。蔷薇开处处,想似当年故乡路。春已归去,樱花梭巡而开迟。
明治时期,俳谐诗人正冈子规主张使传统的俳谐发句独立成诗,称之为俳句,俳句才真正独立。正冈子规曾说:“俳句、和歌、汉诗形式虽异,志趣却相同、其中俳句与汉诗相似之处尤多,盖因俳句得力于汉诗之故。”而过去松尾芭蕉、与谢芜村、小林一茶等人极富文学性、具有单独鉴赏价值的发句也被视为俳句。
俳句也具有特定的规则:须有季语、以及五七五断句。季语就是表现季节的词语。俳句多描写自然景物,所以特别强调季语的作用和地位。季语通常是表示季节的“春”、“秋”等;或表示动植物的“春雨”、“牡丹”、“红叶”等;或表示当时季节人民所从事的活动的“秋祭”、“火钵”等词语。
五七五断句是指一句分为三段,分别为五、七、五个假名。俳句全句只有十七个假名字母。而日语中的字词都是多音节的,一个字一般都有两个以上的音节,俳句的17个音节大概相当于五六个词,是世界上最为简短的诗歌。
俳句分成三段,决定了节奏和语义。俳句通常表现在自然的细腻的观察,刹那间的感觉,仅仅表达一种感受和情绪,并没有继承中国诗教中“诗言志“或是”文以载道“的意义。多是表现某个时刻从自然中兴发出的情感,以及对人生、自然的一种慎重的思考。
俳句形式虽然短小,意韵却甚为丰富。因其形式的短小,以及日本文化中禅宗的影响,往往表现刹那间的情景,瞬间的感受,但却能给人留下无限回味的余地,”兴“的巨大的张力,言有尽而意无穷。
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认为俳句本身并不表达任何思想,它只用表现去反映直觉,它们是最初直观的直接反映,是实际上的直观本身。
郁达夫曾经这样评价俳句:余韵余情,却似空中的柳浪,池上的微波,不知所自始,也不知其所终,飘飘忽忽,袅袅婷婷;短短的一句,你若仔细反刍起来,会经年累月的使你如吃橄榄,越吃越有味。
俳句在一战前后盛行西方,对于中国的影响始于五四运动。AdelaideCrapsey首创的五行诗也经由三或普利策奖的瑞典裔美国著名诗人CarlSandburg等著名诗人的作品而广泛推广。
雾byCarlSandburg译LadyCactus雾来了踮着猫步它半躺着俾睨海港和城市然后离去
FrogThefog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