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种类 >> 评赏漫游四川花间鼻祖温庭筠诗风大
锦城曲
温庭筠
蜀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芽萦九折。
江风吹巧剪霞绡,花上千枝杜鹃血。
杜鹃飞入岩下丛,夜叫思归山月中。
巴水漾情情不尽,文君织得春机红。
怨魄未归芳草死,江头学种相思子。
树成寄与望乡人,白帝荒城五千里。
——《诗词若干首——唐宋明朝诗人咏四川》诗词集第36首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肖姗姗)一个山西人,历史上从未有过他到四川的记载,是如何写出那么多对蜀文化研学精深的诗词?这是晚唐诗人温庭筠留给世人的一个千古之谜。且不说他的《温飞卿文集》,记载了很多四川的事情,就在《诗词若干首——唐宋明朝诗人咏四川》诗集中,他的一首《锦城曲》,就写透了蜀地风光、历史烟云。
10月9日,记者邀请到四川大学教授、诗人向以鲜,对这首七言古体诗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向以鲜认为,温庭筠不仅到过四川,更对四川了如指掌,否则他写不出“蜀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芽萦九折”这些蕴含着古蜀文化发展脉络的经典名句。“漫游四川,为他的写作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茶马古道新添驿站(陶雄辉摄)
对蜀地文化了如指掌
“在中国词史上,温庭筠是绕不过的大山,与韦庄齐名;同时,他的诗也写得好,媲美李商隐,号称‘温李’。但他还有个名字,更能传神地刻画他的才思敏捷,他写一首诗只需要双手叉八次,就像曹植的七步成诗,所以人称‘温八叉’。”向以鲜说,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温庭筠对蜀地文化有着极其深刻的了解。“第一句‘蜀山攒黛留晴雪,簝笋蕨芽萦九折’,他点名锦城在蜀山,蜀山指岷山。古蜀人并不是生活在成都,他提蜀山,就是说我们生活在岷山山脉的环绕之内,将古蜀人的生活范围定位得很精准。而九折,是一个地名,即邛崃山九折阪(今雅安市荥经县西),‘簝笋蕨芽’,他连这里盛产笋子、蕨菜等食物都一清二楚。”
纵览全诗,温庭筠对景物的描写也是细到极致,若非亲眼所见,绝对不可能有如此生动的笔力。向以鲜解析:“‘蜀山攒黛留晴雪’,黛,青色颜料,用以画眉。攒,眉聚而不开。蜀山多苍翠啊,晴天雪不化,黛色和白色,形成强烈的对比,蜀地风光尽在眼前。然后,他写‘簝笋’这句,更是有两层意思,第一就是说明物产丰富,第二这是个巧妙的比喻,笋子挺拔,如蜀山山峰高耸;‘九折’既为地名,又指山路百步九折,写出了蜀山地势险峻。他写成都,开篇却不写大街小巷,为的就是表现成都这个地方富饶美丽,透明度高,甚至能遥望雪山。”温庭筠一来,就是大格局,但他也心细如发。向以鲜说:“第二句,他就把镜头感由远拉近了,‘江风吹巧剪霞绡,花上千枝杜鹃血’,这里的江我认为是锦江,而且他一语双关。这一句中,‘绡’就是丝,暗含锦绣丝绸之意。他一方面写落霞、江水辉映的实景,一方面把丝绸源头在成都这个特殊的文化符号带入了,尤其是‘花上千枝杜鹃血’,写的是锦官城里花团锦簇,恋的是成都丝绸上的娇俏花朵。丝绸的灿烂,古蜀文明源远流长的脉络,温庭筠一言诉尽。”向以鲜感叹,温庭筠如此了解四川,除了在这里“行万里路”,一定还“读万卷书”,“他应该看了很多与四川相关的古籍、地方志,方能有如此丰富的学识和见识。”
用典致敬历史名人
仅仅用两句,就将厚重的蜀地文明信手拈来,而后面更加精彩。“整首诗是不断递进的,非常有章法,地理空间线索是从西向东,历史脉络线索是由古到今,思想情感线索是从外到内。更有意思的是,他的巧妙用典。”在这首诗里,温庭筠向望帝、李白、王维、卓文君致敬。“第二句中,出现了杜鹃血。相传商朝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鳖灵,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第三句中,他沿着‘杜鹃啼血’继续写,‘杜鹃飞入岩下丛,夜叫思归山月中’,实写景色,暗含背后广大的历史人文空间——‘岩下丛’,勾画的是成都郊区的风光;‘夜叫’这句,与李白‘又闻子规啼夜月’一脉相承。”而写李白的,还有最后一句中的“白帝荒城五千里”,正是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相互呼应。第四句,温庭筠写到了卓文君,“巴水漾情情不尽,文君织得春机红”,向以鲜说:“把织锦和文君联系在一起,这是诗歌史上的第一次。因为卓文君传统形象,就是当垆卖酒,而温庭筠却独树一帜把卓文君与纺织写一处,其言下之意是,卓文君会不会纺织并不重要,而她那样一个美丽勇敢的蜀女形象,如丝绸般灿烂,是值得赞美的。”此外,在第五句中,“江头学种相思子”,就是与王维的一种唱和了,“相思子即红豆,王维写有‘红豆生南国’,温庭筠是非常喜欢红豆的,曾写下名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这首诗,是温庭筠写给成都的,写给四川的,更是写给自己,写给天下所有漂泊在外,思念家乡的人。”向以鲜感叹,他写望帝“怨魂”,写学种“相思子”,写“白帝荒城”,都是因为他漂泊于蜀地,思乡情深。“第五句‘怨魄未归芳草死,江头学种相思子’,芳草死了,红豆种下了。这里“死”和“种”,传递的是生命生生不息,相思延绵不绝。最后一句,‘树成寄与望乡人,白帝荒城五千里’,成都离白帝,哪里有五千里?但一旦思念成海,距离自然就遥远了。他想起李白‘朝辞白帝’,而他归家也要经过白帝……所有的蜀地风物,人情世故,构成了诗歌内在的肌理,就是温庭筠内心细腻柔软的乡愁。”
两次入川终成大家
在《新唐书》和《旧唐书》的本传里面,都没有提到温庭筠到过四川。但向以鲜认为,从他的诗文集中,完全可以确定他来过。“有的学者,甚至推断他两次入蜀。第一次,大概是唐元和末年,第二次,大概是唐太和四五年,中间相距10年左右。”向以鲜介绍,温庭筠的第一次入蜀,人生是很灰暗的,因为帮助别人作弊而被禁止科考,他选择了到四川散心。“从初唐开始,在文坛就有一种风气,诗人都要来四川、来成都走一走。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宋代,比如陆游、范成大。温庭筠由长安沿金牛道进入成都,从春季待到夏季,不到半年时间。因为他写诗都不落款,没有时间和地点,所以很难确认具体情况。”
在温庭筠的《温飞卿文集》中,他写到了四川各地风物。“《利洲南渡》写的是广元,《旅泊新津却寄一二知己》写的是新津。第二次入蜀,温庭筠写下了《别蜀将》,可以看出他这次主要是来寻找人脉,想要出仕做官,希望得到引荐。当时想要进入仕途,最快捷的方式,第一种是科举,但是他这条路没走通;第二种就是从军,文人主要是做将军的幕僚,相当于参谋。而这次,他也写下了这首《锦城曲》。”向以鲜告诉记者,温庭筠两次入蜀,所写诗词不到10首,但蜀地的山川、蜀地的文化,却影响了他一生。“四川这片土地,对诗人来说,影响是翻天覆地的,从李白、杜甫等人的身上可见一斑,温庭筠,同样受益。他不到四川,可能就写不出那么多绚丽的诗篇。他到四川来,带着一个潜意识,是想改变他的写作方式,他也希望在四川得到蜀人的认可,把他的文章在蜀地发扬光大。从他的诗词中,可以看到他入蜀后的风格转变,中晚年时期,他的诗风从艳丽转向沉郁,阅尽沧桑之感,正如《锦城曲》。这是他早期诗词里没有的,来了四川,境界更大,意蕴悠长。”向以鲜还强调,温庭筠与四川的亲密还存在于著名的《花间集》中,这本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的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词选集,收录了余首花间词派诗人的经典作品,其中温庭筠的作品就有60多首,占比超过十分之一,“一本蜀人著作,却如此看重一个外来人,温庭筠如果没来过四川,是无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