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孝道文化

发布时间:2023/11/22 12:50:36   
本文乃作者还珠格格驾到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孝经》是千古名篇,而这一段话又是《孝经》中最闪光的精华。我们来看经文:“仲尼居”,仲尼是孔老夫子的字,他有一天在家闲居。曾子是孔老夫子的弟子,也是有名的孝子,他侍奉在旁边。孔老夫子说:“古圣先王有至高无上的品德,最重要的道德和方法,让天下和顺,人民和睦,使上下尊卑都没有怨恨和冲突(换句话说,就是让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你知道这个至德要道吗?”曾子听罢,立刻起身。他觉得老师今天说的这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你看曾子多么尊师重道,多么谦卑!曾子说:“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参是曾子的名字,曾子坦诚而谦虚地说:“弟子不聪明,未能了解先王的至德要道。”曾子是一个孝亲尊师的学生,有深厚的根基,能承担大法。所以孔老夫子就选择这位弟子做当机者,说出一部名垂千古的《孝经》。夫子说:“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育的源头,一切教育的起点。”换句话说,教人必须从教孝开始,做人必须从行孝开始。曾子在旁站立,垂耳恭听。求学有恭敬的存心,才是一个法器,才能接受大法。曾子是一个尊师重道的学生,夫子让他坐下,并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一个人的身体,甚至是头发、皮肤都是父母所生,它们来自父母,怎么敢毁伤?”能自爱自重,这是孝道的第一步。所以我们要爱惜身体,规律作息,饮食健康,心态积极向上。正如儒家基础教育典籍《弟子规》中所说的:“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所以不能纵欲,作践自己的身体,而且要不辱其身,珍惜我们的名誉和节操。从这里迈出孝道的第一步,然后提升到更高的水平。“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能修身、养德,成圣成贤,为社会立德、立功、立言,成为后世子孙学习的榜样,使父母都得到荣耀。例如,我们提到孔子,就想到孔母;提到孟子,就想到孟母。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概括说孝,有三个层次:开始是孝敬父母;然后移孝作忠,为国家尽忠服务;最后是成圣成贤,扬名于后世,使孝道圆满。孔老夫子讲的至德要道就是孝道。“至德”是最高的,是极点的德;“要道”是最重要的道;换句话说,就是百善孝为先。孝是第一德,孝贯穿于我们整个人生,首先在家里孝亲,我们把真诚孝心——爱敬之心养成以后,走入社会就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效忠祖国,这就是古人说的“事君”。而把这个孝心保持永远不变,并把它发扬光大,如孔子行仁,孟子行义,这就是立身行道,成圣成贤了。以孝德治国能使国泰民安、百姓乐业,上下无怨,这是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法宝。所以曾子赞曰:“甚哉,孝之大也!”“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这是出自《诗经·大雅·文王》,这一句是赞叹文王的美德,因为文王是纯孝之人。“无念尔祖”,意思是永远怀念自己祖先的恩德(无,是虚词)。“聿修厥德”,意思是把祖先的德行修出来,表现出来,传播出去(聿是讲述,修是修行,厥是代词,这里指祖先,德是指祖先的德行。)。可见我们的祖先是希望我炎黄子孙永远怀念先王的教导,把孝行出来,而且世世代代传下去。曾子听完了夫子的话,赞叹孝道的伟大。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圆满开启中华孝道的圣者——舜王的故事,这是中国流传的《二十四孝》之首“孝感动天”的故事。早在多年前的大舜,他是一个出生在普通农民家庭的孩子,母亲很早去世,父亲娶了继母,继母偏爱自己亲生的儿子象,而虐待舜,父亲也糊涂,跟着继母来虐待舜,甚至要千方百计把舜置于死地。舜有一次下到井里干活,他的继母和弟弟象以及父亲想把舜活埋在井里,就往井里填土。而舜很有智慧,事先在井底下挖了条通道出去了,没死。舜回到家里,父母看到他,大吃一惊。但是舜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仍是和颜悦色对父母,仍旧是尽心行孝。继母把家中和农田里最重的活,都分配舜去做,还不让舜按时吃上饭,舜一点怨言都没有。这以后,有好几次他父母仍然设计谋害他,舜都用智慧化解了,而自己的孝心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舜的孝心孝行,最后感化了父母、弟弟,感化了邻里乡党,人被感化了,动物也被感化了。记载上说,小鸟在舜出来干活的时候,飞出来帮助舜去播种,大象出来帮助舜耕种。这些故事传到了当时的天子尧王那里,尧王很感动,看到自己的国家竟有这样品德高尚的孝子,于是就亲自去请舜出来,帮助自己治理天下,还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两个女儿到了舜的家里,是夫唱妇随,对待公公婆婆也非常孝顺。后来尧王把天子的位置禅让给了舜。舜以纯孝之心治理国家,看待百姓犹如自己的父母,尽心竭力地为国为民,把天下治理得风调雨顺,国富民安,上下和睦,社会和谐。舜是凭什么能够得到幸福的人生、成功的事业、尊贵的地位以及天下的和谐呢?就是凭至诚的孝!舜把孝道行得十分圆满,所以夫子在《礼记·中庸》里赞叹道:“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参考资料:《中国传统文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57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