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望丛祠,何以被誉为蜀中第一祠

发布时间:2025/2/27 9:10:58   

旗帐入列

鼓乐齐鸣

奠酒祭酒

……

近日,成都市郫都区望丛祠景区内

举行了一场蜀人祭祀大典

祭祀大典现场

望丛祠

是为了纪念蜀王望帝杜宇

和他的继任人丛帝而修建的祀祠

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一祠祭二主”

凭吊蜀人先贤的最大帝王陵冢

被誉为“蜀中第一祠”

图为望丛祠景区

望帝杜宇、丛帝鳖灵

遗爱在民

被尊为“开天府之师”

为历代后人尊祀

千百年以来

“望丛祭祀”早已成为川西平原

不可或缺的祭拜仪式

祭祀大典现场

望丛祠的“前世今生”

望丛祠最早的落脚地并不在郫都

望、丛二帝也不在同一个祀祠里

望帝杜宇逝后葬于

今都江堰市玉垒山麓的二王庙内

后人为他修建了祠墓合一的祠宇

尊为“祟德祠”

图为望丛祠景区

丛帝鳖灵逝后

后人在今郫都区为其修建了“丛帝庙”

南北朝齐明帝时

益州刺史刘季连将望帝祠移至郫都

与丛帝庙紧密相邻

北宋仁宗时

人们便把两座祀祠合并在一起

成为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望丛祠

图为望丛祠景区

此后

望丛祠便有了

官方的大规模祭祀

并且从宋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清代

清道光十二年(年)规定

农历三月三、九月九为望丛二帝祭祀之日

并列入成都府祀典

俯瞰水池环绕碧波荡漾的望丛祠。孙浩摄

望帝陵高约15米

周长约米

往南不远处

即是丛帝陵

两陵区共有古柏余株

挺拔傲立,枝繁叶茂

图为望丛祠景区

望丛祠历代香火祭祀不断

虽也曾遭受兵祸毁损

但是从不会从蜀人的视野中淡去

因为这是蜀人的寻根之地

是血脉中根植的情怀

望丛祠的“独特韵致”

望丛祠景区是一座

集“文、秀、清、幽”为一体

让人流连忘返的古典园林

图为望丛祠景区

繁花与红墙黛瓦、长廊柱石、

雕塑古木、幽静园林等相配

构成一张张撩动人心的古风大片

美感十足,诗意浓浓

图据郫都发布

春日绿树成荫

夏日荷花盛放

秋冬也无萧瑟之景

望丛祠景区每个季节都有

一种独特而恰到好处的温柔

妥帖地将游客们的心境与景致

融为一体

望丛祠内秀旗袍。方天德摄

纪念馆、博物馆、帝陵、

涟漪园、子规园、听鹃楼

.....

人们能在这里感受到

不同的生活节奏

景区内的郫都区博物馆

成立于年6月

是一所地方综合性陵园博物馆

年被确立为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图为博物馆展品

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余件

以战国铜兵器

如蜀铭文铜戈和汉代画像砖、

画像石棺、说唱俑最具特色

书画碑帖藏品也很丰富

图为博物馆展品

泛舟在景区内的鳖灵湖上

感受着秋风的微凉

花草的芬芳

再瞧那刻画着岁月痕迹的

凉亭楼阁、池榭拱桥

所剩不过悠然与畅快

图为望丛祠活动

若要说来望丛祠最适宜之事

莫过于换上一身飘逸的汉服

在古色古香的景色中

记录下最美的身影

游客身穿汉服拍照

来到子规园

园内的一草一木

一砖一瓦

皆可窥见岁月的痕迹

古树郁郁葱葱

鸟鸣声不绝于耳

幽静又惬意

子规园

这里是“都市的净土”

白鹭栖于高树

游鱼嬉于池中

木楼上的雕花

石碑上的斑驳

穿越古今

久久屹立于此

图为望丛祠景区

望丛祠在千年岁月里

始终如一

未来

它也将作为古蜀文化

最重要的历史见证

一直延续下去

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分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9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