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种类 >> 李白很有争议的一首诗,看似通篇对仗却犯了
千的文化里,唐诗就像一座宝塔巍峨屹立,而遥望塔尖,站着的是诗仙太白。凭着平生首诗作,诗仙太白成为了一个非典型文化现象。余光中先生说他“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虽略显夸张,却足见他的地位。
但是读完李白的数百首经典之作后,却有不少人发出了疑问,李白有没有被质疑的作品呢?有的!首当其冲的是《赠汪伦》,无论比喻还是遣词造句都算不上高级,而开篇“李白乘船将欲行”更是直接以自己的名字开头,被不少人打趣成首打油诗。但喜欢这首诗的人,喜欢的也正是这种和率直。
除了《赠汪伦》,本期再和大家分享一首李白备受争议的诗,诗名《宣城见杜鹃花》。全诗看起来是通篇对仗,但对仗得却极为勉强,而且句中对叠字的使用也犯了近体诗写作中的忌讳,却照样流传了多年。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
《宣城见杜鹃花》唐.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这是一首七绝,写于李白在宣城时。七绝在写诗的格式上有严格的要求,共4句每句7个字,既要求押韵,又要求粘对。初唐时五绝最多,七绝到盛唐时才开始有诗人大量创作,而王昌龄和李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其中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可谓模版了。
与《早发白帝城》相比,这首诗初读却并不显高明,但仔细品来却能发现诗人的高妙之处。诗的一、二句是为起兴,诗人由眼前宣城的杜鹃花想到了故乡的子规鸟。子规鸟别名叫杜鹃鸟,古蜀的望帝死后化为了杜鹃鸟,一到暮春便昼夜不止,直到啼出血来。诗人在这里借用子规鸟的典故,以“蜀国”对“宣城”,以“子规鸟”对“杜鹃花”,不但完成了地理上的转换,也暗藏了时光的变迁,可谓相当高明。
而后两句则是被争议之句,诗人叠用3个“一“字和3个”三“字,这种简单的叠字手法,在近体诗中其实是犯了忌讳的。而且再看这两句的对仗,“叫”字和“春字”,“回肠”和“月忆”,“断”和“巴”,真的都算不上工整,这也让全诗的粘对变得“怪怪的”。但这样写,却能将杜鹃鸟绵绵不绝的叫声,以及自己心中悠悠的思乡情切,一笔道尽,令人回味无穷。
对于这首诗,后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南宋诗论家严沧浪曾评此诗:“出太白,如此犹不恶”,言下之意是:因为是李白写的,所以才不是首烂诗。而乾隆对这首诗的评价也当真是让人情何以堪,他说:“如谣如谚,却是绝句本色。效之,则痴矣”,意思是:李白写的是极尽本色,但文人们不要去学他,不然就是痴傻了。
不过不管后世对此诗评价如何,诗仙写诗一向就是这样肆意,什么格律对仗在他眼中都不过是浮云。当年相思入骨他就曾写下《秋风词》,三五七言是交叉挥写,至今还有人在为这篇文到底是词还是诗争论不休。与《秋风词》相比,这首《宣城见杜鹃花》已经算是收住了性子了。这首诗大家觉得写得如何?欢迎讨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