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八年,春末,南京城。
宋朝军队已经围困城池长达半年,城里的粮草日渐告急。雪上加霜的是,从各处赶来勤王的南唐军队,在镇江、江阴、宜春、九江等地节节败退,失利的战报像雪片一样飞到李煜的桌上:国都南京,成了一座事实上的孤城。
时年三十九岁的南唐后主,感受到了生平从未有过的绝望。他写下了几句词:“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旁人不解:这都什么时候了,艺术家皇帝还有心思看樱桃一颗颗成熟掉落的景致?
心思细腻的李煜本人,当然也知道亡国的日子已经不远,词里暗喻的是《礼记》记载的,周天子以樱桃祭祀先王陵寝祖庙的故事。
就是在这年秋天,李后主真的告别了祖庙、离开了南京。此后,他终生再没能尝到春末时节,江南樱桃酸甜美好的滋味。
中国是农业大国,但原产于中国的水果并不多,每一样都带着这片东亚大陆的独特个性:荔枝细腻晶莹,代表了簪缨贵胄的气派;杨梅酸甜张扬,凝聚了山川湖海的明秀;柿子甘香涩嘴,象征了一吟一啄的苦乐。
唯有樱桃,是它们中最特殊、最复杂的一员。不管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樱桃的影子从未离开中国人的视线。“樱桃落尽春归去”,短短七个字,在乡民眼里是甜美滋味的降临、在处妇眼里是望穿秋水的寄托、在文人眼里是光阴流转的惆怅、在帝王眼里则是行将就木的帝国。
樱桃的背后,藏着古典意义里的中国。
樱字在中国出现得很早,最晚在东汉的文献里已经有它身影。从木从婴,准确描述了木本植物上生长出来的,个头迷你的小果子。
按照生物学上的分类,樱桃是蔷薇科李亚科植物,与桃树、李树、杏树、梅树都是近亲。事实上,桃子、李子、杏子、梅子和樱桃,确实在果实外形、果核结构和成熟季节上,有着高度相似性。
樱桃是它们中个头最小、质地最细腻,食用形式也最方便的一种。相比啃桃子满嘴流汁、剥杏子满手黏糊,吃樱桃的过程优雅太多:轻轻捻起一枚,吹弹可破;放进嘴里齿颊一阖,就能迸出甜水来。
若是吃樱桃的主角是个美人,那么一幅曼妙的工笔画很容易脑补出来。
在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们启蒙了温良恭俭让的处世观之后,樱桃这种天生的矜贵气质,就被中国人奉为上宾。司马相如用史无前例的华丽辞藻描述天子居处《上林赋》里,不忘加一句“梬枣杨梅,樱桃蒲陶”。这是在当时有限的物产条件下,司马相如能想到的最美好的庭园植物。
但原产长江流域的中国樱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不耐寒。对于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原政权来说,樱桃以其稀缺性,越发提高了身价。《汉书·孙叔通传》记载:“通曰:‘古者有春尝果,方今樱桃熟,可献,愿陛下出,因取樱桃献宗庙。’上许之。诸果献由此兴。”
可以想见,从东周到秦汉,以樱桃作为祭祀宗庙的最高级水果,一直是皇室惯例。
这种情况,随着三国两晋时代的南方大开发而悄悄改变。
“倒流映碧丛,点露擎朱实;花茂蝶争飞,枝浓鸟相失。已丽金钗瓜,仍美玉盘橘。宁异梅似丸,不羡萍如月;永植萍台垂,长与云桂匹。徒然奉推甘,终以愧操笔。”这是南北朝时期,梁简文帝萧纲的《朱樱桃诗》。
“宁异梅似丸,不羡萍如月。”看起来不像是咏赞樱桃,更像是炫耀南方物产丰富的优越感,挑衅北方政权的军事威胁。
挑衅的最终结果,以中国南北方的再次统一而结束。而产自南方的樱桃,也由之大规模进入士大夫阶层的生活。
唐,中华国力空前发达的时代。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唐代的社会的饮食水平和餐桌审美,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前朝吃不起、吃不到的水果,在种植技术突飞猛进、国家基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盘中餐。
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的传说,当然也有赖这种大一统国家基建设施的完善,和花得起钱的阔绰。
但荔枝绝不是唐代最流行的水果。翻遍《全唐诗》,提到荔枝的诗有67首,提到樱桃的诗却多达94首——从士大夫的向往程度看,樱桃完胜。
更有意思的是,汉魏时期只能成为祭品,供给皇室列祖列宗享用的樱桃,到了唐朝已经进化成一种代表国家荣誉的赏赐。皇帝以颗粒最大、滋味最鲜甜的樱桃,赏赐给进士及第的书生、当朝知名的文人。
文人士大夫们为此感恩戴德,争相借咏赞樱桃,表达对皇权的忠诚。王维、韩愈等大家名臣,都有这类作品传世。后来人们形象地把它称为“樱桃制。事实上,这是南北朝以来科举逐步取代举荐、门阀势力衰落、社会阶层通路打开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缩影。
小小樱桃,除了滋味,更见证了中华帝国一个新时代的革命。
而当时人们对樱桃的吃法,也在那些咏赞樱桃的诗中原原本本保留下来。比如用甘蔗汁浸渍的“蔗浆樱桃”、用酸奶泡食的“酪樱桃”,用碎冰和麦芽糖搭配的“樱桃酥山”。
这些吃法,即便放到今天,也足以谋杀众多水果爱好者的一膏馋吻。
一个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是,也是在唐代,第一次出现了大量咏赞“樱桃花”的诗歌。
比如李白的“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元稹的“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白居易的“晓报樱桃发,春携酒客过”……
饱暖思淫欲,这是实现舌尖樱桃自由的士大夫们,对樱桃另一种极致之美的追求。
年,根据《天津条约》和后续的港口勘定结果,烟台成了整个山东地区第一个开埠通商的口岸。无数来自西方的科技、制度、经济、商品涌入了这座古老的小渔村,让烟台发生了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化。
谁也没想到,樱桃在中国的另一个深远的转折,由此开启。
一位来自美国的传教士倪维斯(J.L.Nevius),把十几棵“车厘子”树(cherrys)种在了烟台福山。这位中国通,还为他的庄园起了个很好听的汉语名字“广兴果园”。
广开兴业。
这种车厘子树的学名叫欧洲甜樱桃,顾名思义,原产于欧洲,与中国本土樱桃最多只能算不同种的远亲。在来到烟台之前的两百年,它已经被哥伦布带到新大陆,并扎根下来。
相比中国樱桃,这种欧洲甜樱桃皮厚、颜色深,所以更容易运输。而且个头大、滋味甜,虽然酸甜比例不如中国本土樱桃平衡,但它还有另一个优势:耐寒。
最巧合的是,受到温带海洋季风影响,胶东半岛是中国北方少数冬季不会出现极端恶劣天气的、日照足温差大的地区。这种白天气温高利于樱桃的发育,晚间气温低利于养分的积累的环境,和欧洲甜樱桃的原产地西南欧颇多类似。
对于每年冬天生活在西伯利亚高压冷空气之下的,比全球同纬度地区更冷的中国北方来说,从此以后,就能吃到新鲜采摘的、品质不输于南方樱桃的优等品。
中国人为这种水果起了个亲切的名字“大樱桃”,本质上,它与美洲车厘子同宗同源。
最晚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樱桃已经由烟台出发,广泛种植于山东泰安、辽宁大连、河北秦皇岛和北京周边的环渤海区域内。由外来户成了这里真正人见人爱的“宝宝”。
作为纬度最高的樱桃产区,大连营城子镇的樱桃以生长周期长而著称。在南方,开花到采收只需要十五天的樱桃,在大连营城子需要三十五天以上。
更长的生长,意味着更好的灌浆和更高比例的风味物质含量,营城子的大樱桃颜色深、甜度高,堪比智利高纬度地区盛产的车厘子。
作为中国种植欧洲甜樱桃最悠久的地区,烟台福山的樱桃品种也是最悠久的。至今留存着大量几十上百年的樱桃古树,结出的果子特别甜美。
除此之外,沿陇海铁路的中国北方内陆地区河南郑州、陕西西安和甘肃天水等地,也在90年代后大规模种植大樱桃。虽然这些地区冬季的极端气候,会导致大樱桃死株,但在现代农业的加持下,越来越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陇海铁路沿线的日照时间和温差,相较于环渤海地区更佳。
天水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
在中国众多的樱桃产区里,天水算是最年轻的之一。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之前,天水并没有种植樱桃。但随着灌溉设备的进入和大棚养殖的普及,干旱和极端的寒潮已经不是樱桃种植的障碍。
相反,天水充足的日照和通透的气候,给了樱桃种植无限的加持。“陇上樱珠”之名响彻天下。
也就是说,只要舍得基础投入,陕西、甘肃、河南的大樱桃品质,也绝不会输给声名远扬的烟台福山樱桃。
主席说了,人定胜天。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相比欧洲甜樱桃在中国北方的声势正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的本土品种中国樱桃,在强横矜贵了千年之后,今天越来越无人问津。
皮薄、运输困难固然是一个原因。果实籽粒小、甜度不高也让它的市场价值大受影响。
古人形容女子“樱桃小口”,就是描述中国樱桃籽粒小的模样。没想到这也成了它流行不起来的原罪。
但资深老饕们却知道,中国樱桃有着欧洲甜樱桃所没有的甘美:这种由酸、甜、鲜混合构成的多层次味道,是味觉谱系里一种很高级的类型。
而且这种味道的变化,会随着采收时间、成熟程度、植株差异和雨水多寡的区别,产生多种多样的变体。
哪怕是同一片果林里的樱桃,都会出现杏黄色、浅黄色、浅黄带红晕、珍珠白等各种不同颜色,每一种酸甜比都不同。那些最忠实的樱桃爱好者,和最有激情的农场主,正努力把中国樱桃千变万化的味道标准化、序列化。
安徽太和最著名的是板面。但其实当地的樱桃,比板面的历史更悠久。
宋明时代,这里的樱桃一直被列入贡品,尤其是定都南京的明代,太和作为南直隶城市,其种植业曾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里的樱桃,一直是明朝南京贵族们的心头好。
喜马拉雅山麓是樱桃最重要的原产地之一,而甘孜州作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是中国樱桃最早有分布的地区。
更重要的是,甘孜地区开发较晚,开发程度低,这正好让大量老树、老种在此繁衍生息。同时,作为纬度较低的河谷,甘孜拥有充沛的降雨和漫长的日照,让这里的樱桃成熟早、口味甜美,在今天基建日益发达的时代,是优良的选择。
在浙江、江苏、安徽、江西、重庆等省市,多来越多的高品质中国樱桃正在萌芽,也许,一个更新的,关于樱桃地理的时代线正在划出。
往期风物地理:
中国春日绿茶地理
撰文:魏水华
原文发布于华夏风物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