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高职高考语文问答题万能公式,考试定能用得

发布时间:2022/11/20 10:00:44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何?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何?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明确答案得分点

(1)采用的写作手法

(2)手法揭示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

(3)所起的作用:该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

充分把握诗词内容

1.细读标题和注释: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

2.分析意象: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句眼,特别注意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

3.联系作者: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

根据题目类型,选择对应的答题方式

类型1:分析意象类

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1.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

⒉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等

⒊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

⒋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乌鸦(衰败荒凉),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碧血(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灭),猿(悲伤)

类型2: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思想感情术语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诗词鉴赏选择题常见设误方法

1.语言语风类错误:或故意译错实词虚词;或对诗歌的语言风格判断错误

2.意境意象类错误:对诗歌的意象的含义判断错误;或对意境的概括错误

3.技巧手法类错误:对诗歌运用的写作技巧的类型或作用判断错误

4.思想情感类错误:拔高情感(对诗歌中描写的情感故意妄加引申,添上某种光圈);或转移情感

5.观点内容类错误:扩大范围(把作家的某一具体作品风格用其整体作品风格来代替)

来源:网络,由广东高职招生考试整理编辑,侵删。

对高职高考报备考事宜还有不明白的,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15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