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时事开讲第165期开学仪式感,是传承更是

发布时间:2023/12/9 14:36:13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郭闻1昨天,作为新生的你,是不是亲手接过了校长手中的入学小惊喜?是不是接收了老师们的新学期祝愿?昨天,作为老生的你,是不是在校门口为学弟学妹们送上了笑脸,是不是怀着一点小激动,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开学第一天的校门口很热闹,各种迎新仪式与开学仪式让每一位学子,都会不约而同地产生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憧憬和激动。这几年在开学仪式上汉服及传统礼仪盛行,穿着汉服的校长与老师,与往日的严肃截然不同,给了孩子们新学期的惊喜;跨龙门、走状元牌坊,又给了学生新学期的美好祝愿……而今年是杭州的亚运年,还有20多天便将迎来第19届亚运会的召开,也因此,这个秋季的开学体育氛味十分浓厚。有学校请来了奥运冠军为孩子们加油鼓劲,有学校请来了毕业于本校的体育健将为学弟学妹们讲述拼搏经历,教授大家关于坚持与勇敢的理念,还有的学校则以体能测试,作为对暑假体育锻炼的检阅和对学生体质的把握与提醒……如果说中小学校的开学仪式趣味感十足,那么大学的秋季开学便更显隆重。大学的开学报到会延续若干天,从车站码头机场开始,便会有老生举着学校名牌迎新;学校还会举办大型的迎新晚会,校长们会发表开学致辞,对新生们寄予厚望。校长金句便会在此时诞生。当年,正是在开学典礼致辞上,竺可桢向新生提出了“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这两个简单但意味深长的问题,并从此成为浙江大学勒石铭刻的“竺可桢二问”,成为每一个新生的扪心二问。开学的仪式,不仅存在于第一天进入校门时的那一刻,开学典礼、国旗下的讲话、开学第一课,甚至发新书包书皮,都让9月1日这一整天,都充满了仪式感。开学,为什么要有这么强的仪式感呢?2论对开学仪式的重视,中国大概算得上是最强的。古已有之,不仅有“礼”,更有“仪”。古代也有开学仪式,特别是新生入学,被称作“入泮(pàn)礼”更是重视得不得了。《礼记》和《弟子规》都有专门的记载。甚至被列入人生四大礼之一,与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孩子入学,第一件事便是拜孔子先师,然后是“开笔”,即写第一个描红字,一般是“人”字。写过这个字便意味着开始成了小小读书人。当然整个过程礼仪没这么简单,还有明志、开智等等环节,有着很深的寓意,体现着严肃的仪式感。之所以会有这么复杂的一套入学程序,这与古代中国认为读书这件事非常神圣有关。因为它能启民智,最终推动的是国家与社会的发展。知识也因此成为神圣而供景仰的东西,足以配得上严肃而认真的礼仪。对读书的神圣感,造就了我们尊重知识、敬畏知识的传统。在现代,我们仍然沿续这样的传统,是因为我们仍然尊敬着与读书有关的一切,也由此受益。当年新中国建国初期,5亿人口里文盲占了80%。文盲成为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如果工作者连机器说明书都看不懂、无法操作,怎么建设现代化的中国?又怎么能诞生出高精尖的科技人才?经过几十年的扫盲运动,我国终于全面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人均受教育年限从1.6年上升为年的10.6年。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体现的是知识的力量。3仪式感的产生,源于对这一事物的重视与敬畏。以前时事开讲曾与同学们讲过关于“生活中的仪式感”问题(年6月24日《从端午节说开去,聊聊民俗起源——生活,需要点仪式感》),讲过“仪式感在中国文明传承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它使得文明的延续有了规范和保证,无论是通过口口相传还是文字记载”。孔子一生孜孜追求的就是“礼治”,希望通过礼法治国来达到世界大同。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社会会为传统的节气、节日规定许多礼仪和仪式。同样的,生活需要有仪式感,学习也一样要有仪式感。它会让我们对在意的人和事心怀敬畏,会让我们更加铭记和珍惜。仪式感的背后,是一种认同。其实,学习的仪式感无处不在,很多还都是下意识的反应。比如说决定要开始学习之前,是不是先上好厕所、喝好水,以好的精神状态开始?而不是很疲惫或者状态不佳时,随时拿本书就开始学。关于要不要包书皮这件事,每次开学前都会引发网友间的嘴仗,不过杭州一位教龄40年的资深教师这么说:书还是要包的,这是一种仪式感,是对知识的敬畏。一如当年中国,千百年来视读书人为“文曲星”;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凡是有字的纸都十分珍惜。在一些村中,还能看到“敬惜字纸”的石碑。与其说这是因对知识渴望而延伸至对纸张、书本的尊重,不如说是对知识的态度。4在现时代,开学的仪式感更有深层次的意味。它是德育教育最好的契机。前几天,有位曾被判定为终身无法站立的孩子豆豆,上学了。在她的幼年时代,一直在为站立和行走而努力。今年6月她和妈妈去小学交了资料并且通过了审核。“我还以为人家不要我呢!”她笑嘻嘻地说出这句话,让无数网友瞬间“破防”。豆豆和妈妈都曾担心上学可能受阻,但班主任告诉她们:“不用担心,我们会告诉其他小朋友,不会有问题的……”豆豆妈妈听了这句话心头暖暖的。网友们也纷纷为豆豆和豆豆妈妈送上祝福。人民日报为此特地做了报道。从豆豆身上,我们看到了坚强和勇敢,也看到了家庭教育的成功;看到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爱心和暖意。对这个学校的孩子们来说,豆豆的入学无疑是一堂关于爱心与平等的德育教育课,而对看到这样的新闻的全国人民来说,又何尝没有看到这个时代所具有的向上、向善之力?教育部与央视合办的《开学第一课》从年的9月1日开播至今,已有15年了。有别于娱乐晚会,也有别于少儿节目,它是一堂思政课,每一年,它都会重点阐述一个主题,以此作为对广大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的教育,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它邀请的嘉宾,是“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航天员、科学家、文化学者、一线劳动者代表……这些人,是我们国家的脊梁,是最反映中国积极向上创新钻研面貌的劳动者。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奋斗足迹富有感召力和影响力,能让广大青少年深刻感受到社会现实和时代进程。每一次开学,其实都是一次对新学期的希望与许愿。“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9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