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尊师重教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

发布时间:2022/12/19 23:22:33   

陶明星/文

话得从今年正月十二的同学聚会说起。聚会时一同学说开车过来,其他同学都不同意,因为开车过来就意味着不能喝酒,酒驾、醉驾可不是闹着玩的。

于是他打车前来,一路上与出租车司机闲聊,司机得知是赴约参加同学聚会后,看了看同学说:你也五十多了吧?大年初一早晨,我拉了个老头,七十三了,去给老师拜年,同时也是同学聚会,说是这种聚会坚持多年了。老师都九十四了,人家这聚会聚得可真长远!

听完同学的叙述,我们都若有所思。不仅仅我们,只要上过学的,每年几乎都要聚一下,小则三五人,多则数十人,并且听说就差幼儿园时期的同学没聚会了,却很少听说学生和老师聚会的。

我父亲是一位老教师,年从教,我幼时见过很多给父亲春节拜年的场景——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干净衣服,打扮整齐,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我家的大年初一,睡懒觉是不可能的,往往早晨六点都要被父母叫起来,就怕拜年的人来得早。大家知道,年初一的早晨六点,外面还黢黑呢!

邻居的一个姐姐,考上中专了,第一年拿来一支钢笔,带盒的那种,我第一次见,父亲给了我,当时虽然没说什么,但是,我知道他内心的希望;后街已工作的一个哥哥拿来一瓶酒,我记得是北京二锅头,褐色的瓶子,65度;还有东街的侄子拿来一捆葱……没有磕头礼,但大叔、大伯、大老爷的叫着,依旧热闹融洽。哥哥和我在旁边续茶,听他们交谈,憧憬着考上中专或大学的美好。

中国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历史悠久。随着年龄增长,阅历的叠加,关于老师的论述,我搜肠刮肚,也差三落四的记起了一些。

两千六百年前开创“有教无类”之大众教育先河的孔子,被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所以,春节给老师拜年磕头前先磕三个头,这三个是磕给孔老夫子的。常言道:“神三鬼四”,给孔子拜年磕三个头,正是把孔老夫子当作神灵顶礼膜拜的。在那小农经济漫长社会的底层,那些给孩子以启蒙的教书匠,一代代以孔子为楷模,享受着仅仅几斗高粱米的菲薄待遇,过着贫穷潦倒的生活,其实就是为传承中华文化的一种默默付出和坚守。

现在学生天天嚷嚷学习累,其实按古制,学生需要背诵的东西也很多:稍有家底能上私塾的人家,孩子要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四书》《五经》《鉴略》《弟子规》《朱子》,这是基础;父亲略有功名的文官,孩子还需读《增广贤文》《格言联璧》;父亲是史官的,孩子还需增加《史记》《资治通鉴》;父亲是武官的,还需背《孙子兵法》。因此,教书先生不仅要学识广博,还需要洒下汗水、付出辛劳,学生也好,家长也罢,每逢春节来临,向老师送上自己的谢意和祝福,不仅是对先生辛勤劳作的认可、推崇和回报,更是对自己孩子未来期望的一种寄托——默默希望老师能对孩子关心的同时,严厉管束。至于现在,别说戒尺,罚站也成了父母的痛。

《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初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拜师并相互庆贺。”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子辈师傅,后邻族戚友,或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如此看来,给老师拜年,仅次于祖宗和父母。

古代非常有名的拜师故事之一就是程门立雪: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师从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是已经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了,但他仍谦虚谨慎,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有一次,杨时和游酢来拜见他们的老师程颐,但是当他们看见老师坐着睡着了的时候,不忍心打扰,就站在旁边,耐心地等着他们的老师醒过来,天上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游酢实在冻得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等程颐醒来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深了,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这件事因此作为尊重老师的典范成为学界的佳话。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授杨时,杨时不负众望,终于成为著名的理学家。

其实,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意思是对师者要有着如父般的敬仰。在古代,弟子拜师还得遵循一定的拜师礼,并且有一套严谨的礼仪。

首先弟子需向老师赠送六礼(六礼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心苦,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得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然后行跪拜、双手献茶之礼。茶是中国古代人们生活中较为重要的一种物品,总能在古代习俗中闻到茶香。弟子奉茶时,一定要双手捧茶,将茶杯举到齐眉处,恭敬地奉给老师。

现代已很少有这样的古礼,在年初一这天,“六礼”芹菜、莲子、红豆、枣子、桂圆、干瘦肉条若是准备起来有难度,奉茶之礼则可轻易实现。学生们不妨为老师奉上一杯热茶,让茶香带给老师们清心沁脾之感,也不失一份寄存于心的感恩和美好。

年12月14日,傅雷先生在写给儿子傅聪留学波兰时,钢琴老师杰维茨基的信中,便有这样一个给老师拜年的细节。当时,尊师重教已演变为给孩子的老师送礼,众多家长对此更是争先恐后。傅先生给自己孩子的老师写信,可即使不肯“随大流”,也理应非常客气或极尽拜年的礼仪表达才是。可傅雷先生在其信中除了末尾有“并颂年禧”四字略见节日氛围外,却如此写道:“敝处愧无礼物相送,唯有手编之聪演奏报道撮要复本一份,由内子打字完稿。”也就是说,傅雷给孩子恩师赠送的所谓礼物,是由自己编成并由太太打印的一份关于儿子傅聪演出情况的报道摘要。然而,对于一位辛勤耕耘的老师而言,如此薄礼,又是何其弥足珍贵!

常言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徒如父子”。但这里所指的不仅仅是教书先生,三教九流均有师承。能给先生拜年行磕头之礼,在旧社会是普遍现象,不这样才不正常。也许现在有些人看来似乎是一种迂腐和另类,可笑和无聊,其实是在慢慢迷失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种传承,一种亲情。

老师,在积贫积弱、多灾多难的年代里,其实也很尴尬,往往是常年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贫困生活。可他们,往往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启蒙,是呕心沥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写照。现在的我们,为什么不能以各种各样的礼仪形式给自己带有美好记忆的老师拜年呢?不但可以,而且应当。至于采取何种形式,当然以进步文明简便为好,既能表达自己真诚浓厚的尊师敬师情怀,也使春节抑或是同学聚会过得更富意义,丰富多彩。我觉得,作为他们的弟子,春节给先生行跪拜奉茶之礼,也不为过分。

不扯远了,还是回到那位七十三岁老人给老师拜年的事儿。虽然我不知道这位老人和他的同学,已把初一给老师拜年和聚会坚持了多少年,但他们这种内心的情谊和对传统礼仪的坚守,令人肃然起敬。

可以猜想,他们师生列坐,嘘寒问暖、谈古论今、执杯品茗的场景,是何等温馨,何等感人,又何等的意义非凡。或许他们聚会的人数每年日渐减少,但他们日积月累的深厚感情依然洁然如初,并且没有让这种神圣蒙上世俗的尘埃。

“三尺讲台,三寸笔,三寸舌,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祖国变化日新月异,人们更加重视人才的作用,所以,尊师重教的传统不能丢,不能忘了老师的启蒙之恩、教育培养、师徒之情。用跪拜磕头的方式(或礼仪)给老师拜年,虽然早就淡化了,消失了,摒弃了,然而每逢春节给老师拜年的老规矩、老习惯,不应忘怀,应该保留着,坚守着,继续着,并且将这根接力棒,递给子孙,传承下去。

我想,我们可否避开那些不一而足又俗不可耐的聚会方式,给老师来一次惊喜,借他们“蜡炬成灰”的烛光,再一次浸润我们的身心,照亮我辈乃至后辈的心路和行程。

年2月22日子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8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