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形状 >> 弟子规四十句箴言,挤点时间一定读读,
摘要:做人起步《弟子规》,帮我们找回一种“向善的生活方式”
人,仅仅活着,是不能成其为人的。人经由“礼”而变得文明,人只在“教”上安身立命。假如没有礼乐教化,即便一口气在喘,靠食物营养维持着生命体征,仍只是禽兽而已。《礼记·中庸》有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生来与具、先天所有、上苍直接给予人而不加任何文饰、不需任何伪装就可以自然呈现与暴露出来的机能或性质,是人的本能;率性而起,不假思索,无所顾忌,不敬不畏,无知无识,直接被人的本能所支配而行事,为所欲为,放任不羁,最容易通达于人的本体;而如果主动为人的本体立心、赋形、寓意,对人的本体作必要的规范约束、理想塑建和价值引导,治身正性,节欲守伦,律己修道,行仁义,积善德,才能够成就并彰显出人之为人的文明蕴涵与礼教特征。
仅有“性”、只有“道”,还不是人,有“教”,才能成人。任性而为、得道达体都没有礼教化成来得重要。于是,“教”之有无,关涉人之为人的根本。人活一辈子,不论事功有与无,不论成就大与小,做人最重要。虽然未必“人品好就什么都好”,但做人差劲,真的会一败涂地,满盘皆输。因而,修炼好人品,一辈子都受益;而做不好人,才是人生最大的失败。教子孙如何赚钱、如何发达、如何显赫,不如教子孙如何做人。古谚曰:“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弟子规》之所以堪称古代中国礼法训导与道德教育的一部优秀经典,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能够把我们引领上一条人之为人的道路。从日用常行开始,紧扣生活细节,规范言语举止,奉劝人们一心向善,以一种有仁有义、有伦有序的方式存在于世,教导人们努力做一个孝亲悌友的人,做一个正直有爱的人,做一个诚实可靠的人,做一个有敬畏有信念的人,做一个有操守有品节的人,做一个有本领而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些无疑都应该是《弟子规》一书的基本创作目标。
趋利的生活方式与向善的生活方式
今天的我们其实都面对急功近利的挑战。借助于武装到牙齿的现代化工具,人类打开欲望,放纵自己,为所欲为,几乎不加任何限制和约束。对自然,没有敬畏,一味开发、利用与征服,根本就没有收敛过;对他人,不是充满冷漠,就是怀有敌意,整天嘴上喊着超越自我,心里却只想着怎样战胜对手。
一进入现代社会,就有人公开给我们灌输:如何走向成功,如何追名逐利,如何钻营取巧,如何通过最少的投资成本而获得最大的人生回报,如何超越别人而实现自我价值,如何让自己更加出类拔萃、高人一等……,于是,人的生命意义似乎仅有这一个维度,人之为人的意义与光环近乎消失,道德理想总被抛在一边。
在一个极为现实、十分市侩的世道里,我们都被一种“趋利的生活方式”所彻底包围和吞噬,许多时候自己还浑然不知。但人类是否真的只有这一种活法吗?为中国古人所提倡并实践过的那种尊重人、善待物、认真做好每件事的“向善的生活方式”,一种具有礼法性质、接受过教化熏陶而又与天地好生之德性保持高度一致的活动风格、行为选择与价值倾向,如孔子所曰“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游於艺”(《论语·述而》),孟子所云“亲亲、仁民而爱物”,“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孟子·尽心上》),《弟子规》所说“财物轻”、“步从容”、“事勿忙”、“食适可,物过则”等,还值不值得我们重新找回来呢?
声色货利,欲壑难填。不是向大自然无限伸手,挖掘不止;而是反躬自省,向人自身检讨错误。过有限制的生活,过有意义的生活,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这么做了。只有回过头去从老祖宗遵循并绵延了数千年之久的生存模式中、从先人那种简单而礼教灿备、缓慢而不失优雅、四肢劳顿却心灵充实的活法里寻找出路,接受启迪,倡导并力行一种仁民爱物、尊礼节欲、限制本能、自我规约、锤炼德性之道,才能实现自我救赎。所以,读懂《弟子规》至少可以帮助我们自己重新找回一条拯救人类的、激发人性善端的生活方式。
仅有本能的自然呈现,人与动物无异,用礼法教化改造自己的本能,并将其引领上通往至善理想的轨道,人才真正成其为人。于是,所谓“文明”,无非就是合理地限制本能,适当地规范欲望。
善教子者,教于孩提
中国古代文明发轫极早,在神话传说的时代,先知先觉者们就学会用礼法、礼教、礼乐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行限制了,“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记·曲礼上》)。伏羲“立礼教以导文,造干革以饰武,丝桑为瑟,均土为埙,礼乐于是兴矣”(《拾遗记·卷一》),夏商周三代已经“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了,及至《礼记·礼器》之成书,被记载下来的至少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历代祖先们对自己从饮食起居、穿衣戴帽,到言谈举止、行走坐卧,直至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几乎整个人公、私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有具体详细、系统周到的规范要求,中国文明的成熟于此可见一斑。
尽管这些礼节仪轨,有时代性,有历史性,也有地域性,今天的人们当然不必重复照搬,不可能一一遵循,然而,古人那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待物的态度、对待人的态度、对待事的态度,却可以穿越时空,延伸到今天和未来,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和继承。对于当下中国人来说,从老祖宗那里汲取道德素养,多一份敬畏,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真诚,无论如何都是需要的。
人类的历史一再表明,道德与伦理的演变,往往并不随时间维度的直线推展而自行进化。在德性养成与礼乐教化方面,不要总以“时代变了”、“情况不同了”为借口,在没有找到超过古人的更好的办法之时,最好还是乖乖地先跟古人学学。
人究竟应该如何生活,这始终是一个纠结不堪的哲学问题。我应该如何活着,究竟是什么能让我活得更有意义,我应该如何做一个有德行的人,通过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我才能获得幸福与快乐,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世界、如果没有必要的伦常规范加以填塞和补充,统统都只是一些苍白而单纯的形上幽思。于是,礼法、礼教、礼乐的产生与存在便实属必然。礼法、礼教、礼乐让人类远离动物性,而成就出人之为人的自性。唯有礼法、礼教、礼乐,才使人有别于禽兽而变成人样。正如《礼记·曲礼上》所指出的,“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如果“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
礼法、礼教、礼乐应该及早渗透进每个人的心田,植之于幼年,则影响于一生。所以,林逋《省心录》曰:“善教子者,教于孩提”。古代中国的蒙学教育一向重视德行养成,而不只强调智力开发,德性养成与行为塑建能够不离日用,入于精微,滋润无声,而不尚空谈阔论。《周易·蒙卦》的卦辞有曰:“童蒙求我”。《易传·彖·蒙》解之曰:“蒙以养正,圣功也”,幼稚蒙昧的孩童往往不能明白天道与事理,圣人的功劳与贡献就在于能够以贞正之德而劝导之,培养之。《易传·象·蒙》又解曰:“山下出泉”,泉水源头虽被山体所蒙盖,但仍能够冲破险阻奔流而出,汇为河湖,故“君子以果行育德”。圣人养性,取法泉水,以其行为果决不回,贯通内外,气势磅礴,践履有力,而自成浩浩荡荡之德业。于是乎,正面引导、重视践履便构成了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两大传统。
《弟子规》中,为老祖宗所遵照执行过的那些礼仪规范,放在当时的那种社会背景里,人人会做,往来相宜,再平常不过了。时代在变,今天的我们已经大可不必拘泥于先人们的种种清规戒律,但他们待人处事接物的那种心绪、那股子认真劲儿却并没有什么不妥,值得肯定,值得我们追寻,因而在今天仍具有很大的适用性。
《弟子规》里所蕴含的是一系列的文明素养,它力图把儒家的仁道理念渗透进人们的生活细节,用礼法、礼乐、礼教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教人学好,教人走正道,强调的是耳濡目染,道德熏陶,至善涵泳。今人读《弟子规》不可食古不化,一仍其旧,不顾情境,而完全照搬,难免落得笑料;更不可抠字眼、钻牛角尖,而把在先人那里原本并不失合法性与合理性的一些老规矩、老礼节统统指责为陈旧、迂腐。坦率说,今天的我们,面对《弟子规》,已经不是什么“要不要读”、“值不值得读”的问题了,而应该是“能不能读懂”、“怎么才能读懂”的问题。
对于儿童(乃至成年人)善行养成而言,不论时代变成什么样子,《弟子规》仍然是重要的选项之一。道德教育不能真空,一代代的孩子(乃至成年人)是不能坐那里干等着的。
今天我们“路遇长”,已不必“疾趋揖”,但打个招呼肯定是必须的;也不太可能“退恭立”,或者“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但主动上前寒暄两句,肯定显得比较礼貌。“亲有疾,药先尝”,今天的我们都比较相信医生和药政管理部门,就不用自己先尝尝了,但替父母试一试杯子里的水温、了解一下医疗与药物的副作用,仍是儿女尽孝心的一部分。
“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今天人们写字已经不用墨和砚,而代之以钢笔、铅笔、圆珠笔和电脑键盘,但如果它们放得乱七八糟,不整齐,看着心里也不会舒服。好的读书环境,仍要求“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现代生活中,奴婢是没有了,但社会分工还存在,我们对待保姆、司机、服务员等,仍需要一个尊敬、爱护、理解、体谅的态度。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不要以为自己大了,翅膀硬了,就可以不听父母的了,错把犯嘴顶撞、误将桀骜不顺当民主自由,其实最终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释放儒家经典的现代价值
可以说,《弟子规》中的绝大部分伦常规范仍为现代社会所需要,正是当下许多人所缺失的修养内容,其亲亲、仁民而爱物的那种精神意旨并不存在“过时”、“陈腐”、“落后”之说,什么时候都少不了,在我们还没有做到这些、还没有做熟这些礼节之前,最好不要过多妄言。
“入则孝”篇中,对待生我养我的双亲,本就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工作再忙、再没有空都不应该成为理由,怠慢父母是大不敬,远离了孝道。“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让父母吃饱穿暖,早晚请安问候一下,出门前、回家后都要跟父母打声招呼,这样的尽孝要求一点也不过分,但长期做到却真不容易。“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些都是原本正常的孝行,不可以看做愚昧、过时的老规矩。
“出则弟”篇中,对待长者,“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即便在今天,这些规矩都仍然适用、有效。吃饭喝酒,乘车让座,上下电梯,谁先谁后,当其他办法都不灵的时候,试一试“序齿”,保证大家都服。“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在人情淡漠的现代社会,重视并维系血缘关系,可以使自己多一份温馨和关爱。
“谨”篇中,“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的劝诫,恰好可以提醒我们这些利来利往、行色匆匆的现代人应当慢下来、甚至可以停下来好好思考一番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了。“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面对声色货利的巨大诱惑,我们应该如何行好事,如何做好人,洁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入虚室,如有人”,这不仅是对他人空间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德性人格的完善。“步从容,立端正,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这里,显然很注重对具体的日常行为进行德性塑建和道义渗透,详尽入微,不落边角,是很成功的生活德育案例。至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的要求,都是做人最起码的规矩,属于底线伦理,古今一然,终始不变。而“揖深圆,拜恭敬”中,见面行作揖礼是古代中国人的独到发明,有形有意,见表见诚,甚至比现代人见面行握手礼还要卫生、干净,今天却被丢掉不用,着实可惜。
“信”篇中,对言语的要求,分门别类,样样到位。“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必须可靠、诚实,这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在今天,谁也不喜欢说话多的人,而说话奸巧则更令人讨厌。“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急着表态、轻易承诺,则容易犯错,有损于做人形象,古今都是一个道理。“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养生要养气,说话吐字,讲究方式方法,不宜过快,忌讳口齿不清、囫囵吞枣。“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胡乱议论别人长短,容易卷进是非漩涡,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做人要实在,做人要厚道,不让一时的好话、坏话左右自己的情感,影响自己的判断,在今天这个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泛爱众”篇,涉及许多公德、私德,一一都作了具体规定,要求人们正确处理好德与能、行与名、貌与才、己与人、取和与之间的关系。“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名从行来,才比貌重。光看外表,容易看错人。“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己有所能,不能自私,推而扩之,惠及他者。嫉贤妒能,挖坑陷害,非君子所为。“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对穷人富人,要平心而待,不谄媚权贵阶层,也不欺负弱势群体。“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保护别人的隐私,既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善、别人的恶,其实是对自己个人品行的一次考验,在这方面,君子言行尤为谨慎。“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劝善、止恶,作为修为进德的工夫,不只是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无疑是双赢的,彼此都得益。“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一味地取,无休止地拿,看似赚了,其实于德无补,只会暴露出你贪婪的本相。“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君子修德,总会力行恕道,将心比心,以己度人。这些道德规范,在任何时代都是必须的。
“亲仁”篇,能够正视“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的残酷现实,凸显出德性养成中人以类聚、近君子远小人的重要性。“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君子行直道,不阿世,不媚俗,威望和声誉自来自得。“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与君子为伴,还是与小人为伍,所形成的德行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跟什么人打交道、和什么人做朋友,必须慎之又慎啊!亲近君子、远离小人,即便平平淡淡,无所成就,也在实践着一种向善的生活方式。
“学文”篇中,“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君子首先要弄清“文”与“行”相辅相成、同生共济的关系,摆正两者的位置。“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在这里,读书的方法已经被说得精透,其具体展开为:“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弟子规》对读书环境也提出了专门要求,“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境生心,心生境,并以为“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笔墨放端正,字迹写工整,成为读书人最起码的行为标准。对于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书籍,《弟子规》要求人们倍加尊重,用心呵护,千万不可马虎处之。“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书要读,但不能随便拿起一本埋头就读,还当预先做好选择,“非圣书,屏勿视”,因为它会“敝聪明,坏心志”。对于普通人来说,圣贤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需要日积月累,慢慢修炼,心急不得,不可有一蹴而就或一劳永逸的糊涂想法。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教授,本文根据作者在“东方讲坛·思想点亮未来”系列讲座上的演讲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