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弟子规是毒药,为什么我们还要陪孩子读

发布时间:2023/12/12 15:20:35   

当妈妈这些年来,我每天都在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从事自媒体写作这些年来,我每天都在思考:怎样才能把我目前学到的传统文化的“皮毛”,分享给周围的家长和孩子?

邻居家的孩子刚上一年级,提议让我在陪淑的宝学习传统文化之余,能带着他们的娃一起学。

我拒绝了,理由只有一个,因为我没有资格教孩子,越深入学习传统文化越觉得:在教孩子学习这个事情上,即使不教,也不能乱教,更不能教错了。

上学期淑的宝学校有家长带才艺进课堂的活动,我没有才艺胆子却挺大,跑去给娃讲了一个半小时的象形字。

半个小时的课件,原定于十点开始,十点半结束,讲着讲着发现大部分孩子都跑去厕所了,硬着头皮讲完,一问老师才知道,马上要开午餐了。

天呐,孩子们太难了。

上课之前,我精心准备了课堂教学所需要的资料,屏住呼吸,鼓足勇气,跟一群叽叽喳喳的小朋友去上课,想想我都后怕。

但是,有两个孩子给我印象特别深刻,教学过程中,一直在跟我互动,每一次互动都在我期望的点上,后来一问才知道,一个孩子的妈妈是老师,另一个孩子的爸爸在教娃认小篆。

我无比怀念和孩子们线下互动的这次机会,这让我认识到了,学习传统文化,终究还是要落地,传播传统文化,要有一个“道场”,教学相长,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一定要在环境中彼此吸收,成长。

而我陪淑的宝坚持学习传统文化的这几年,完全是凭着我个人的执念,孩子极需要一个这样的集体氛围来共同学习。

而现在这样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我却拒绝了。

和一位教书法的邻居聊天,他说根据他的经验来看,担心给孩子教错,很有可能自己已经上道了。

果真是这样吗?我有点不确定。

夜晚辗转难眠,如果要给孩子教,我能教些什么呢?

回头看,这些年来,我似乎一直在走弯路,对学习传统文化的功夫每上升一个层次,都觉得前面花费的功夫都是自己在瞎玩。

4月份以来,依次陪淑的宝学过《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一直在坚持学的还有《说文解字》,偶尔也会读一读《诗经》。

传统文化蒙学经典,似乎能讲的只有《弟子规》。

《三字经》讲不了,就历史那一部分,一张嘴就是错,那没有几年的积累是不敢给孩子讲的。

《千字文》就更不敢讲了,开头四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天玄而地黄,指的是混沌初开时天地的颜色,宇宙洪荒是从时间和空间上来讲远古蒙昧的状态。

按说这两句还凑合,但是“日月盈仄,辰宿列张”,就不敢讲了,尤其是“辰宿列张”,你怎么给孩子讲二十八星宿,讲黄道,我自己要搞清楚都费劲。

《百家姓》我没有陪孩子读过,姓氏的起源这些一是目前兴趣不大,二是确实跟其他经典比起来好像不是特别重要,暂且放在一边。

为什么在这些传统文化基础类书籍中,我独独选中了《弟子规》?

因为《弟子规》讲的都是孩子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礼仪规范,它教你怎么吃饭,怎么穿衣,怎么对待长辈,从功利一点的角度来看,学了《弟子规》,拿来就能用,它和孩子的生活紧密联系,学了就可以身体力行。

蒙学经典中,《弟子规》是唯一一本可以指导孩子生活守则的书。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的作者——李毓秀,被誉为清初学者,教育家。

李毓秀出生于山东,青年时,去了山西,他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

李毓秀一生只考中过秀才,屡次科举不中后,他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并成为妥妥的教育实战派,他一边教书,一边写童蒙养正李氏家训,由他编写的《训蒙文》后来被更名为《弟子规》,在当时,《弟子规》被朝廷高度重视,被定为幼学必读教材,并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看到这句别喷啊,记得去查一查历史)。

《弟子规》是清后期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着同等影响。

《弟子规》全篇以三字一句,押韵的文字形式对《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做注解。

然而,就这样一本经典书籍流传至今,却受到了很多人的诟病,比如易中天教授曾说《弟子规》是毒药,流沙河也让大家不要读这本书,为此,我曾经撰写过多篇文章来进行探讨,表达我的看法(现在我讲通过一整个专栏来讲它的好,它的妙)。

我的态度归纳起来只有一句话:《弟子规》是李毓秀根据个人生活经验,写给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人看的书籍,并不是硬塞给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你我看的心灵鸡汤,你可以不读,但请你不要去人云亦云,去侮辱它,诋毁它。

说句不好听的,虽然《弟子规》与《论语》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你质疑《弟子规》,是不是也要去质疑《论语》中传递的忠孝、谨信这些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根脉?

我们可以带着质疑和批判的精神学习一切知识,但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自己都没读,就说不好,或者别人说不好,你自己就跟着说不好,作为成年人,咱能不能有点判断力?

我们承认,任何一部经典,因为作者的认知局限性或者所处时代的特殊背景,肯定有一些东西不符合时下的价值观,但是,就因为是古代作者写的书,你就去抨击它,你是欺负作者不能还嘴是吗?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把《弟子规》捧得天花乱坠,我只是想澄清一点,《弟子规》没有那么可怕,如果你觉得可怕,不妨带着孩子读一读,万一它很好,读了很受用呢?

如果没有兴趣读,换一本你有兴趣的就好。

以上便是本专栏开篇的导言部分,其他的话,后面的章节我们再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60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