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孝悌传家久,忠贞报国长

发布时间:2023/2/3 22:19:54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做一个学生,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应当恭敬尊长;做事谨慎而说话诚信;更要博爱众人,而亲近有仁德的人,在实行这些德行以外,还要努力用功读书。

这句话也是被当作《弟子规》里面的第一句"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可见在古人看来,孝悌谨信,对一个人来说多么重要。我们现代社会很多人并不是不想做到孝顺父母,只是由于工作的原因,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很少。这对有些人很无奈,我也想好好照顾家人啊,可哪能不赚钱,就去陪着家人的。所以,有些人说要做到孝心就行,但是,怎么实行算是做到了孝心?为此,我们可以看看曾子是怎么说的?

曾子说:"孝有三等。第一等的孝能光耀父母,第二等的孝是不玷污父母的令名,第三等的孝能够赡养父母。"曾子的学生公明仪问道:"老师,您可以说是做到了‘孝’吧?"曾子答道:"这是哪儿的话?这是哪儿的话?君子的所谓孝,是不等父母有所表示,就把父母想办的事办了,同时又能使父母放心,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合乎正道的。我只不过是能赡养父母罢了,怎能说是做到了‘孝’呢!"曾子说:"自己的身体是父母的遗体。以父母的遗体来做事,敢不小心翼翼吗?

日常起居不端重,就是不孝;为君主做事不忠诚,就是不孝;视工作如儿戏,就是不孝;对朋友言行不一,就是不孝;临阵不勇猛,就是不孝。这五个方面,表面上看是自身受到惩罚,实际是殃及父母的遗体,由此可见,敢不小心翼翼吗?

各种道德的根本叫做孝,表现于行为的叫做养。养就算是可以做到,但尊敬就难了;尊敬就算是可以做到,但毫无勉强之意就难了;毫无勉强之意就算可以做到,而在父母去世之后,还能坚持不改就难了。父母去世以后,还能小心翼翼的用父母遗体行事,不连累父母被人诟骂,这才叫做终身行孝。所谓仁,就是要仁在孝上;所谓礼,就是要履行孝字;所谓义,就是要适宜于孝的事才做;所谓信,就是要诚信在孝上;所谓努力,就是要努力在孝上做文章。欢乐是由于顺着孝道办事产生的;刑罚是由于违背孝道而导致的。

曾子说:"孝,作为一种美德,竖起来可以顶天立地,平放着可以覆盖四海,传到后代也被人们永远奉行,不受地域的限制,推广到四海而皆准。"

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为人处事多为别人着想,以孝敬父母的心尊敬长辈。生活中能够多为别人多考虑,不要总想着自己,其实,这个时候自己收获的更多。我自己以前就是,做什么事都不顺心,工作也不满意,生活也总感觉不如意。后来,因为一些事,必须呆在家人身边。然后,不管工作还是什么,都慢慢顺利起来,非常能体会到曾子所说的话。"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做起来,其实如果把为父母孝敬的心对待领导、长辈,就会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这样自己的私心就少了一分,做事起来就会越来越顺利,为什么?因为我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福德也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回馈。这样就进入一种良性循环中,生活、工作越来越好,心情越来越好了。

我以前刚开始学佛,是学净空法师的话:"佛教导我们起步,修行的起步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想想,我们做到没有?我们对父母有没有尽孝?我们对老师有没有尊重?"现在想想,自己一点点生活变好变顺,就是因为在实行孝顺亲人上面一直在努力,孝亲尊师是大道的根本,是要在生活中一点一点实行起来的。人懂得孝亲,而后才知道尊师,所以至善圆满的教育还是要从孝亲尊师上去扎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4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