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七年级语文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

发布时间:2022/8/13 17:28:53   

现将-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清单答案解析为大家分享在下面:

一、1、C

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中性词,不固定作为褒义贬义解释。此题用错了对象。

点睛: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也可从语法角度。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2.D

D.错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曲牌名。故选D。

3.A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辨析。A项,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一年之计在于春: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4.C

A.缺少主语。去掉“随着、因此”;

B.搭配不当,把“的危害”去掉;

D.矛盾。把“近”或“多”去掉一个;

故选C。

二、字词书写

5.聊煞赅谑栈掷恕缀

汉字字形的掌握,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汉字字形,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别,结合语境来辨析。“煞”不要写成“霎”。“赅”不要写成“骇”。“栈”注意部首是“木”字旁。“缀”不要写成“辍”。“恕”不要写成“怒”。“谑”笔画较多,书写时要特别注意。

6.健壮安适花枝招展咄咄逼人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7.BACA

理解词义有几种方法,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看图理解字义;运用形声字的特点理解字义;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字义;看实物理解字义;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1)“欣欣然”的“然”处在形容词词尾,因而是“……的样子”之意。(2)“卖弄”一定要理解好它的语境意义,即“炫耀”。(3)“响亮”修饰“天气”,所以“响亮”在这里应该是“亮光很强”之意。(4)“空灵”修饰“蓝水晶”,所以是“透明清亮”的意思。

点睛:理解词语的方法:1、连字解词法,连字解词法就是先解释词语中的每个字的意,再连起来解释整个词语的意思。2、词素解词法,词素解词法就是与连字解词法较类似,要求先分析词语中每个词素的意思,重点理解比较难的词素,再理解词语的意思。3、比较辨析法,有些词,看似相像,实则不同,我们在理解的时候,要从类同中找出差异,从差异中找出雷同,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准确把握词义。4、更换词语法,就是找近义词。5、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法,词不离句即是一条学习词语的原则,也是理解词语的重要的方法,是培养语感的重要基本途径,也是检测常用的方法。6、联系实际生活解词法,就是把词语放到生活中去理解。

8.一丝不苟小心翼翼忍俊不禁怡然自得

考查根据词义写出的词语的能力。答此题,没有什么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看学生平时的积累。对成语含义的把握,对成语字眼的记忆。根据成语含义去推断应是哪个成语。如“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可概括为“一丝不苟”。

9.秋天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充满诗情画意;秋天就像上帝赋予人类的礼物,洋溢丰收的喜悦;

这道题既是续写又是仿写,要求学生对句子进行仔细分析品味,揣摩出句中所阐明的意义。还要把握仿句的比喻修辞。抓住前例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的句式结构。要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赞美春天充满活力,给人以信心和力量。内容要与前一句相谐。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10.(1)①春:万紫千红②夏:烈日炎炎③秋:天高云淡④冬:大雪纷飞(2)答案示例:走进自然,领略美景。(3)诵四季诗文。

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1)本题考查词语积累。作答时,从自己的词语积累中选择出表现相应季节景色的词语即可,注意书写正确,不能有错字,可以选择最有把握的。(2)本题考查拟写宣传语,为某个活动拟写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多采用对偶的修辞。据此可拟写为:赏自然美景,品人生百味。(3)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如果题目中给出某些活动,还要注意所补充活动的格式要与之相同。作答时注意所设计的活动要与四季有关,例如诵四季诗文,赏四季美图等。

11.山岛竦峙随君直到夜郎西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

一、现代文阅读。

(一)

12.写人的活动和感受从侧面烘托春草的可爱

13.草色遥看近却无

14.不好。“闹”不仅有声音上的感受,还有动作在其中,呈现出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侧面写出了春花的多、艳、甜的特征。而“叫”只能表达“发出声响”之意,感情色彩不浓。

15.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花竞相开放,充满勃勃生机情景,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16.嫩嫩的,软绵绵的绿绿的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17.“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里是虚写,作者展开联想,由花及果,想象出一片丰收的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18.不好。因为“看春”几乎不带有感情色彩,从而能客观地引领读者走进春天,春天美的感受由读者自己得出。若改为“赏春”,一个“赏”字就暗示了读者——春天很美,太直接,有先入为主的嫌疑。

19.“零碎的”与“讲排场的”构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乡下春天最有看头,从而引起下文到乡下看春天的叙述。

20.“汪洋”指的是无边无际的菜花地,句中的“掉进”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陶醉于菜花深处的情景,流露出对无边无际的菜花的喜爱之情。

21.无论卑微与否,细微的花草都认真地绿着,开着花,不辜负春天。言外之意是,人和这些花儿草儿一样,天生平等,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认真地活着,就是美丽的人生。

22.这类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读文章的末句,由“唯愿”“快乐”两个词,可以看出结尾句表达了作者对养蜂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的生活快乐、美好。

(三)

23.妙空间山坡山腰秀气

24.示例:小山着衣;落日羞雪。

25.(1)一个“镶”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尖和蓝天相连的情景,就好像是山尖、小雪有意为之,又好像是巧匠的妙手设计的,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补”则没有这个效果。(2)“暗黄”非常准确地绘出了冬天枯草和秋天枯草色彩的区别,青黄则不能体现这种区别。

26.(1)运用比喻,将“顶着雪的矮松”比喻为“日本看护妇”,生动形象地突出了雪后矮松的秀美。(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有情趣地写出了夕阳斜射下,薄雪害羞的情态美。

(四)

27.古朴、安静、秀美。

28.作者用春天西湖的景色和夏天瑞士的风光与济南的秋天作比,反衬出济南秋天之美;用上帝馈赠秋冬两季,衬托出济南好

29.颜色、方向、高矮量、质、形式。

30.既符合人们日常的观察习惯,又为下文重点写山腰作铺垫。

31.突出颜色变化莫测,给人以动感。

32.赞美塔在蓝天映衬和阳光照耀下,更高了些,棱角曲线更真、更分明、瘦硬。

33.用绿藻的“绿”来突出水的澄清。

34.均指代“绿藻”。

(一)

35.C

36.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35.“通篇以写实的手法”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虚写。故选C。

36.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这首诗写景由近及远,由实到虚,动静结合,虚实并用,层次分明,状尽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实际上是极写诗人那如“沧海”般的情怀,抒发了诗人决心消灭所有残敌,誓统中国的壮志豪情。

怎样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主旨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紧盯诗歌的“眼睛”。题目是诗歌的“眼睛”。透过这只眼睛我们常常能窥探出诗歌的类型、题材、描写或咏叹的对象乃至诗作的主旨和作家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紧盯诗题就等同掌握了理解诗歌的钥匙提了纲挈了领。直捣诗歌的“心脏”。诗贵含蓄,但无论如何含蓄委婉到头来总要表情言志,总要把自己的感情态度借助文句表露出来,所以自古以来诗人特别注重诗中最能显现感情、诗旨的那些字眼或诗句,诗歌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歌的“建筑材料”,作者塑造形象、表情达意都要靠意象来建构。

(二)

37.杨花,子规

38.抒发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的关心,思念和同情。

37.考查提取意象的能力和对意象作用的把握。意象主要是杨花和子规鸟。作用是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此题要注意这两个意象经多年流传形成的固定意义。

点睛:意象是诗歌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分析诗歌的切入点,分析诗歌的意象首先注意表面的特征,然后注意经多年流传形成的固定意义,然后分析在首歌中的具体的指向意义,这几种意义往往相互关联。

3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意思是,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给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借明月来抒发旅思乡愁怀旧念远的感情。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远行的思念和祝福。

(三)

39.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0.示例: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也说明了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道理。

3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把握。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分析即可。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然后结合对家乡的思念情感分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集中表达了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感情。

40.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注意从蕴含哲理的角度。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诗句。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四)

41.不好。因为“瘦马”是以马之瘦衬托人之瘦(衬托游子奔波的困苦和疲倦),而“骏马”则显现出马的强壮有活力(衬托人的精神抖擞),二者意境不同。

42.这句话表明作品运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寄情于物)的写作手法。如这首小令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景语”,表达游子孤寂(凄苦、愁楚)的“情语”。

41.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词语言的理解。“瘦马”令我们联想到游子已经奔波得太久、太疲倦了,甚至可能处境困窘,连马都累瘦了;而若是一匹“骏马”,则让我们联想到骑马的应是英姿飒爽的侠客,正驰骋天地间,施展自己的抱负。二者意境大相径庭。

点睛:此题考查分析诗句中的关键词语的表达效果。解答时结合诗句的意思来品味关键词,要分析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2.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词内容的理解及情感的抒发。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夕阳下一只无精打采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荒凉的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马载着同样疲惫憔悴的异乡游子,在异乡的西风里踌躇而行。诗人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景语”表达游子孤寂的“情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8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