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学而第一章论语的精神总纲

发布时间:2023/3/23 14:43:06   
刘军连医术怎么样 http://nb.ifeng.com/c/89ILxhbI6w5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核心思想:

儒家弟子要修行君子品格,成贤成圣;君子最高追求是快乐,君子的底线是“不怨”

关于本章的争论和考据,历来众说纷纭,这里不再做无意义的综述。当我读完《孔子家语》和《论语》全卷后,我坚信本章是开启儒学思想之门的总钥匙。

一人的思想境界是有等级的

研读《论语》之前必须清楚孔子对人品等级的划分:《孔子家语.五行解》明确把人分为五等,加上孔子常常批评的“小人”,总共有六种人,结合《论语》中的观点,把他们的特点可以归纳如下

1小人:特坏、狠、奸诈,孔子对弟子颜回这样描述小人:“毁人之善以为辩,狡讦怀诈以为智,幸人之有过,耻学而羞不能,小人也。”

2庸人:特蠢、无能、懒惰、不肖、目光短浅、见异思迁、欲望重。“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不择贤以托其身,不力行以自定;见小大,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不知其所执;此则庸人也。”

3仕人:勤、智慧、精专,易满足、无大志、固执。孔子曰:“所谓士人者,心有所定,计有所守,虽不能尽道术之本,必有率也;虽不能备百善之美,必有处也。是故知不务多,必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必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必审其所由。智既知之,言既道之,行既由之,则若性命形骸之不可易也。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此则学士人也。”

4君子:在士人的基础上,重修身、有为、追求丰功伟业,自强不息。“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无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此则君子也。”

5贤人:有引领社会的使命,能做天下的榜样。“所谓贤人者,德不逾闲,法行中规绳,言足以法于天下,而不伤于身,道足以化于百姓,而不伤于本;富则天下无宛财,施则天下不病贫。此则贤者也。”

6圣人:大彻大悟,通达无碍。“所谓圣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谓圣人也。”

读论语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孔子常常用着六个标签往人身上贴。论语中有的句子是论小人,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有的是论士,如

“士不可以不弘毅”;有的是论贤人,如“贤哉,回也!”老夫子洞若观火,假如你往他面前一站,根本不用讲话,就知什么境界。什么原因,他站在高山之巅。

孔子教学的任务也是把学生从小人、庸人培养成君子。因此,论语中,君子一词使用比较多。可译为仁者,儒者。但也有少数情况,译为国君之子。成为君子的最低标准是什提出?

就是“无怨”。孔子的弟子把这一段放在全书之首,一定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二“学而时习之”是学习什么?

孔子非常看重学习。功名是学习的驱动力。一次,他对儿子伯鲤说:“吾闻可以与人终日不倦者,其唯学焉。其容体不足观也,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终而有大名,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之效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孔子家语》)

学习什么?如果理解成读死书就大错特错了。把孩子送进私熟,背诵五经四书,以至今天还有人在效法。这些人以为记住了很多知识就是成功,这是对圣贤教育的严重误解。夸张地说,孩子记住了太多虚浮词汇,是读书的毒副作用。《弟子规》把这种情况叫“长浮华,成何人?”。仔细观察当代教育培养出的大中学生,不难发现,读书的结果是:架子大了,脾气长了,傲慢重了,做人不会了。

古代圣贤进也让孩子读书,通过不求甚解的诵读,旨在保护孩子的清净心,免受污染。当孩子清净心洁净到一定程度,就会智慧大开。这种读书的方法至今仍在寺庙中使用,大和尚教弟子读经持咒,一再提醒不许思考,只管诵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大智慧是不可思不可议,求思求解则堕入世智辩聪和文字逻辑游戏。

中国古代的读书也是这种理念。但是本段所指的是学习仁道。而非读书。从后来孔子论述学习的次弟观就能看出来,那句话叫:“有余力,则学文”。所以整部论语探讨的学习问绝大多数都与读书无关。

孔子思想的主题是“仁”,如何做?他主张:“力行近乎仁”,即学习的重点在于践行。孔子曾经对子路说过:君子有三患,患不闻;患闻不能学;患学不能行。“学而时习之”就是要践行,这样才能体现学习的快乐。不少人读完这一段,认为孔子是劝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大家别忘了,十年寒窗苦啊,孔子是通情达理的,不可能提出读死书快乐的谬论。

对于快乐,孔子有自己的标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显然,孔子是本着这一原则开出快乐药方的。

“学而时习之”怎么让人快乐的?不妨回忆一下自己人生中几个快乐难忘得片段。不一定都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还记得您第一次学会骑自行车的喜悦吗?还记得你第一次拿走话筒登上舞台的兴奋吗?这是践履之乐。孔子毕竟是圣人,不像我们凡夫总是拿欲望说事孔子践行的修道做人,体验的是为善之乐。心胸下劣、自私自利的人用远都无法体悟出为善乐在哪里,而更多的人则是我不做恶,但也不能吃亏,修善好像会吃亏。践履为善、体验社会担当的快乐是孔子治学的本意,孔子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致力于寻求实现自已学识的实践平台,可惜他不得志。政治上终无用武之地,但他从不幽怨,正因为践履仁道,内心充满快乐。

今天的很多学生为什么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共同的原因是,脱离了实践,淡化或者阉割了学生实验、实训、参观考察的机会,缺管身临其竟的体会,陷入理论公式符号的层层逻辑记忆的泥淖之中。更为严重的是老师学生方大多不懂得为善最乐,他们在竭力推销名利竞争之乐。他们不知道竞争的舞台轮翻演出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任何绚丽和荣耀都将谢幕,欲望与体能、机遇编织的虚荣外衣无法包裹住人生悲哀的泪水与叹息!

三交友论道之乐

下面再来谈谈:“有朋自远方来”。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中文化比其他文化更重视朋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要么没有宗教信仰,要么信之不深,要么走向迷信。人的情感没有长久的依靠,心中没有牢固的价值取向。可是心灵空间需要定期清理,思想见解渴望认同,欲望需要迁移释放,往往是通过朋友间交流完成的。而那些有信仰的民族个人,心灵要平静的多,他们知道任何朋友都不如他的信仰神圣。

朋友在中国部分地替待了信仰的功能。家长、老师的说教示范往往不如朋友的影响引领诱导作用大。所以中国民间有句话叫:人搀不走,鬼扶飞奔。朋友在人生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这样说,有什么样的朋友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对朋友的思慕成了中华民族的饥渴,本质上是灵魂的饥渴。关于怎样交友,交什么样的朋友等问题,孔子有独到的见解。我想到后面再具体探讨。

尽管渴仰善友,如果真的没有朋友知音,是否要焚琴煮鹤?是否投汨罗江?孔子划了一道底线:一定不能懊恼怨恨。生不逢时的感伤,怀才不遇忧愤,常常洋溢于古代文人的字里行间,奔涌于骚人墨客的诗词哥赋之中,甚至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屈原也落此窠臼。在孔子看来,都有失君子风度。君子的标准是什么呢?孔子给出了终极标准。

四君子的标准和底线。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多次提到,这里第一次给出君子的评定标准:宽容的人是君子;懊脑怨恨心重的人是凡夫,这里孔子揭示了人生的一大障碍——怨恨,我们俗人往往以爱憎分明为人格之上品,而在圣人眼中,把这种人打入凡夫之列,无他,心胸狭窄故,君不见,心小者多怨,多忧,多烦,多怒,多悲吗?

几乎所有人都有可能被人误解。人人都生活中人际关系中,都要品评别人,也都要接受他们的品头论足,谁都喜欢被夸奖,中国人爱面子,喜虚荣,这种内在性格常常激励着人人们奋勇拼格,成就了太多人华丽的人生,但也造就太多太多人扭曲的灵魂。

所有人都生活在评价中,老师生活在学生的评价中,医生生活的病人的评价中,官员而临着公民的评价,连大字都不认识几个的观众对播音员的口误会冷嘲热讽,肢体不全的百姓也会嘲笑演员的偶尔一次不得体的着装,一生连足球也没踢过的球迷对球员会百般的谩骂和诃责。走在大街上的人们,都有可能成为路人品评的对象。如果你在意太多别人的评论,那么,可以断定,你越虚荣,越爱面子,当你为满足别人的品评而生活时,你已经失去了自已;是的,你没有懊脑,但是你正在用另一种方式摆脱懊脑。

当被误解时,佛家是认为应当感恩对方提供了修行忍辱的机会,感恩对方帮助成就了道业。佛告诉弟子,别人不理解、曲解甚至污辱,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如果当真,就迷在其中不能自拔。这种解释属于佛陀的大乘思想。用小乘法诠释的话:各种人缘是自己业力感召来的,渴望被人理解,是自己的心结结没有打开,心胸不够宽广。这样看来:人不知而不愠是对修行者最低的要求!

人们都希望生活在没有仇怨的世界中,被人曲解,被人怨恨,被人仇视难以避免,更多的时候,是被亲人好友的曲解,要去解释吗?还是算了吧,让时间去解释一切,此时,最好相信有幽螟鬼神的存在,让它们在暝暝中去见证良知与公平。别人对自已的怨恨已经超出我们的心灵辖区,不是我们要管,也不能管了的事,我们自已能做的只有管好自已,不去怨恨别人。换一种想法,如果有人,屈解自已,埋怨我们,咒骂我们,能得到发泄,得到快乐的话,这也是我们的价值。

上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怨天尤人,不如静观自省,如果您愿意,不论多么贫贱,你会发现,为善之门一直在为所有的人平等的敞开着。学习修身,为善为道,时时践行,自在自为,何等逍遥,何必人知!有着深厚禅学功底和儒学素养的苏轼、范仲淹等都是“人不知而不愠的文人典范”,真正入儒家境界。

追求快乐,是所有圣贤共识:基督教文化中有对天堂的美好的憧憬;道教文化中有对得道成仙的执着追求;佛教文化中有极乐世界的无限向往;追求快乐的目的何在?一般人都认为这是世界公理,不需要解释,事实上这个问题不说清楚,就会误入歧途,让人恣情纵欲及时行乐。佛家把个问题解释的比较清楚,小乘经典四阿含经,详细论述了乐与怨的不同果报。把怨恨心归结人生乃至一切有情众生不能出离六道轮回的三大根源之一。只有把怨恨心转化成欢喜心,才能进入善道。快乐忧愁本质问题是人心量大小的问题,情欲之乐属于私欲,会让人摇摆与无法满足的痛苦和满足后的空虚之间。因此,圣哲们往往舍弃这种短暂的感官满足,去寻求永恒。

现在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快乐是正能量,能让人经络通畅,忧悲能让你血液循环改变,则加速度的衰老死亡。中医原典《黄帝内经》早就清晰地阐明情志与疾病的关系:怒伤肝、恐伤肾、思伤脾,而大喜过望也会伤心。总之,快乐通天堂神明健康;忧悲通地狱恶鬼疾病;这些思想在受过马克思洗礼的人来看十分迷信,可是,这些思想不乏伟大之处,能引导人们追求快乐,更可贵的是,告诫人们不要追求纵欲之乐。而芸芸众生渴慕追求的恰恰是欲望的放纵,打开的是潘多拉盒子,推开的是地狱之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0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