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生活环境 >> 长安百村少陵塬畔东韦村长安宣传
绿遍山塬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翁卷的这首诗将我们恰似带到了东韦村。当地村民将少陵塬杜曲的17个行政村归纳成一句顺口溜:三韦两江牛桃寺,三杜侯新两杨万,大村不大,小村不小。实指西、中、东(竹园)三个韦村,东西江坡村,牛家湾,桃溪堡,寺坡;杜曲西、东、北村,夏侯村,新村,东西杨万坡村,大小长胜坊。
少陵塬畔,樊川美景,名史存
杜曲建于西汉宣帝时期,《汉书·宣帝本纪》载:“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春,以杜东塬上为初陵,置县曰杜陵,徒丞相、将军、列候、吏二千石、赀百万者于杜陵。”杜东塬即杜曲东之少陵塬,这年春贵族迁入这里定居。是年杜氏许多人身居要职,迁居于此。当时贵族盛行三月上已日行袚禊之祭,曲水流觞饮以为乐,故名杜曲。唐代,杜曲为长安城南五曲之一,盛极一时。宰相杜佑居此,史籍记载:“亭馆林池为城南之最。”杜氏先后有11任宰相在此建造园林别墅,故谚云:“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天”指皇帝。当时杜正伦慕杜族势从,前来认族谱,为诸杜不许,后来他做了宰相,赌气在杜曲东南另建庄园,名为杜固,亦名下杜。下杜在今杜曲东南部。据杜甫称,其祖先西晋名将、历史学家杜预即杜曲人。杜甫和他的祖父(杜审言),父亲(杜闲),均为了寻祖籍居杜曲。他在《壮游》写当时杜曲景色:“杜曲晚耆旧,四郊多白杨。”《杜曲三章五句》云:“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杜甫在杜曲时居于下杜,即杜曲东南近西韦村处。唐代后,杜曲一直是长安城南名胜,于明万历四十年(年)设为镇。清代为咸宁县八大镇之一,并设杜曲仓。中华民国亦曾设镇,并先后为杜曲区、乡、联保驻地。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宰相生
自汉代至唐,长安出宰相60多名,仅韦氏家族就有22位,杜氏家族11位,他们大都生活在东韦村所在的少陵塬地带区域内,汉宣帝、杜太后都归葬于少陵塬。这点可从东韦村村名的来历得到答案。由此我们有千百个理由说:“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少陵塬畔出宰相。”李白、白居易、杜甫、郎士元元稹、柳宗元等一大批诗人都在此区域生活或定居过。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辛亥督军,报界宗师,英明留
张季鸾,中国新闻家,政论家。名炽章,祖籍陕西榆林,生于山东邹平。
年,父亲死后,他随母亲扶柩返回榆林,后就读烟霞草堂,师从关学大儒刘古愚,得到陕西学台沈卫(沈钧儒叔父)的赏识和器重,官费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历任记者、编译、总编辑和大公报总编辑,后誉为报界宗师。年9月6日病逝于重庆。身后有文集《季鸾文存》传世。他文笔犀利酣畅,在标题制作和版面安排上有独到之处。与于右任,李仪祉并称为“陕西三杰”。他在主持《大公报》笔政后,先声夺人,提出著名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办报方针。他是“以锋利之笔,写忠厚之文;以钝拙之笔,写尖锐之文”。毛泽东说,他在延安经常读的报纸就是《大公报》。
《大公报》
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唁电中这样说:“季鸾先生,文坛巨擘,报界宗师。谋国之忠,立言之达,尤为士林所矜式。”先生去世时创下了两项“记录”。一为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对他同样都做出极高的评价;二为在中华民国史上为一报人举行“创记录”的降重追悼活动。季鸾先生后归葬于杜曲东韦(竹园)村东北约米的少陵塬畔。其碑由儿孙于年7月1日立。碑正面中心书“莫张季鸾先生之基”。他出生平凡,办报非凡,长眠于此平凡,令我们优思。
古槐犹存,人才辈出,宏图展
在东韦村的田间地头
村民的房前屋后
街道两旁公路两侧水渠两边
都种植有杨树和柳树
村子中间延少陵塬畔上直立着一棵古槐
诉说和见证着东韦村的百年岁月
村民说:在我们这里,有村庄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树。村子外面有树,那是村庄的衣裳,是村庄的脸面。因为有了树,村庄才有灵气。有树,才有鸟的鸣唱;有树,村子的春夏秋冬才四季分明;有树,才有说不完的故事;有树,才有乡间的风韵。
东韦村的古槐高约近10米,直径达1米,形同一条巨龙。其头西北向,尾为东南向。它默默无语,历尽沧桑,火烧不死,功绩巨大。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春花落尽时,槐花却白中泛绿,绿中透黄,沉甸甸地成串成串地挂满枝头,其色其状其香味,无不让人想到那种比花更为珍贵、更为美丽的内涵。贫苦时节,它可以帮人度过一段时间的饥荒;丰收时节,它又可以调节你寻根的心绪。它不求闻达,独自素面朝天、暗香如风地甘于沉默,这不就是东韦村民的一种品质吗?
难怪佛家说: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年,村民自发地将这棵古槐进行了加固,建起钢构围栏予以保护。
历史是一幅画
时间是绚丽的色彩
历史是一棵大树
时间是繁茂的枝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文化影响一方人
东韦村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
为明天美好生活而奋斗
文\童更升图\综合自网络
编辑:水云间
审核:长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