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生活环境 >> 一首亡国之音,多少忧愁恨意老沙侃文
公元年,北宋军队大举进攻南唐。第二年,金陵城被围,形势非常危急。眼看大势已去,南唐后主李煜束手无策。就在北宋军队围攻金陵时,李煜在城中写了一首《临江仙》。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李煜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樱桃落尽春归去李煜在词中感叹:樱桃花已经落尽,春天即将离去,无知的粉蝶儿还是寻乐双飞。小楼西边的杜鹃鸟夜夜泣血悲啼。倚着楼窗的玉钩罗幕眺望,惆怅地看着幕烟低垂。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们都已纷纷散去,凄然欲绝,面对烟草低迷。炉里的香烟闲绕着绘饰凤凰的衾枕。她愁容满面手挽罗带,想起了无限伤感的往事。
蝶翻金凤双飞在此危急关头,李煜还有心思写词,也足见他对词的钟爱。或许,写词本就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但无论如何,此时他也写不出笙歌曼舞的曲调了。这首词与其说是写思妇之愁,倒不如说是写他本人国难之忧。词的上片主要是写主人公独处伤怀,春怨无归的怅恨、无奈之情。首句先营造出了一种春尽无归的氛围,暗示着主人公伤春怀忧的情势,也昭示出全词的主旨和思路。“蝶翻”句写眼中所见之活泼欢快,更映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苦无奈。“子规啼月小楼西”句,点明时间已是夜半之后,主人公却依旧难以入眠,显见是愁思纷扰,怨恨满心。这里的“樱桃落尽”和“子规啼月”都是用典,意寓为:“用樱桃难献宗庙、杜宇(子规)失国的两个典故,写伤逝之情、亡国的预感,用心良深。”(蒲仁、梅龙《南唐二主词全集》)。李煜这位南唐后主尽管做得很不称职,但国势危亡、百姓罹难这样的大事他还是心中有数的,只是己无大计、士无良策,虽然终日忧思,但却无可奈何,所以在这里以典喻今,以思妇喻忧恨是理所当然的。想必当此围城之时能作此春怨词,思妇的哀怨和他本人的愁苦相通是更主要的原因。
子规啼月小楼西词的下片起首即是“寂寥”,承上片而来,一腔心事虽未直言而出,但孤苦伶仃之意已跃然纸上。望穿秋水,望断云桥,“望残烟草低迷”,具体、形象、生动,把前句的“寂寥”赋予了更鲜活的内容。“炉香”句是写暗夜空室的实景,由外转内,由远及近,这一转眼本身就说明了主人公的情迷意乱。而室内的景色还比“门巷”更“寂寥”,“闲袅”衬“空持”,一个孤苦无依、忧思无解的形象已呼之欲出。国难之际,城困之时,谁能破此危局,谁能为我解忧!全词最后一句当是词眼,一个“恨”倒贯全篇,祖先的基业,江南的土地,大好的江山,即将失去,岂能不恨?昨日的笙歌曼舞,填词享乐,不思进取,导致今天难有作为,岂能不恨?一个“恨”字,含蕴了多少内容!
惆怅暮烟垂全词意境由“恨”而生,并由“恨”而止。写法上是虚实相生、内外结合,时空转换自然、顺畅,笔意灵活,直抒胸臆却不失含蓄,柔声轻诉却极其哀婉动人,正如陈廷焯《别调集》中所云:“低回留恋,宛转可怜,伤心语,不忍卒读。”据说后来苏辙读到这首词,感叹道:凄凉怨慕,真亡国之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