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为何唐代诗中多以柳为意象描写探寻柳在

发布时间:2023/9/25 15:45:24   
北京哪家医院皮肤科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_100358_1/
柳树是我国常见树木中的一种,遍植于大江南北。而这种最普通的树木却常常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成为无数文人骚客吟诵的对象。尤其是在唐代诗歌文化中,以别离为题材的作品更是经常用“柳”作为借物咏志的意象。由于“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亲友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但如果仅仅只是因为谐音的关系就可以让柳树成为唐代送别诗中最受欢迎的咏颂对象,未免太过片面。实际上柳树已经超出它本身具有的自然属性而被人没赋予了太多祝福惜别的深意。一、柳树自身特点在送别诗中的应用1、用柳枝表述别离微风轻拂的柳枝飘摇不定、婀娜多姿,这种柳树给人最直观的景象经常被世人用来作为描述离愁的载体。雍裕之在《江边柳》中描写“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江水古堤两旁,成行的柳树笼罩在袅袅烟雾之中,情深意切的恋人在此依依话别,这样优美的一幅离别场景中,并没有常见的折柳送别画面,女子却希望柔韧的柳枝可以把远行情郎的船系住不再分离。柳枝飘拂,纤纤枝条仿佛女子纤细的手指,渴望能够紧紧抓住心中情郎,在这首诗中用柳枝比喻恋人之间的离别之情恰到好处。而且柳枝有柳丝之名,“丝”又与“思”同音,是古代诗人用以表达对亲朋、恋人的思念与不舍的常见意象。2、用柳絮写送别柳絮又称杨花,花朵成熟后随风飘落成为柳絮。柳絮随风而起,伴风而行,这种特点也被诗人运用到了诗中。“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大诗人李白思念好友王昌龄的作品,用成熟凋落后的杨花化为柳絮暗指好友的即将离去,在柳絮飘荡引起的烦躁心情下又听闻好友被贬官的消息,惋惜之余只能希望明月能够代表自己向好友传递自己的思念。柳絮随风飞扬,具有漂泊不定的特点,很容易使人把它和四处流浪、居无定所的游子联系起来,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也使得诗人在描写离别情景时常拿柳絮作为表达思念的意象。3、以柳色比喻离别之情唐代的诗人都是感性的,每一种能够寄托他们思想的事物都会出现在他们的诗作中。仅用柳树本身已经无法满足他们描述离别之情的需求,因此柳树的细微之处也被他们善加利用,如“柳叶”“柳色”。“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是王之涣所做五言绝句《送别》,诗中描述又是一年春天的到来,东风吹拂之下,河流两岸的柳树又长出了青色的柳枝,近来常常饱受柳枝攀折之苦,是因为见证了多次的离别之痛。而柳色“青”与“情”谐音,也用来表述人们对远行好友的惜别之情。二、“柳”在传统习俗文化中的内涵1、远行者的保护神盛唐时期经济发达,国力强大,文化昌盛,但在交通以及通讯方面仍然比较落后,亲朋好友一旦分离有时连书信都有可能断绝。另一方面出行时一路山高水远,江湖险恶,种种意外也会不期而至,轻则丧失财物,重则丢掉性命。因此古人对离别具有深深的恐惧感,“人世死前唯有别”这种分别后的前途难料,生死难卜也是古代人们常常将生离死别联系在一起的原因。连年的边塞战争,导致大量的壮丁奔赴边疆,而科举制的发展,也让寒窗苦读十余年的士子不远千里上京赶考,文人雅士喜欢四处漂泊、访师寻友、饱览名川大山。朝廷官员因外迁或贬谪,也会不得已奔赴上任,有时为了躲避战乱也要远离故土,举家搬迁。所以在唐代人们的生活中送别是经常发生的现象。而别离诗也因此在唐代诗歌体系中丰富发展起来。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而这一习俗的产生却和传统的丧葬习俗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中国古代传统的丧葬文化习俗中,“柳”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灵柩旁的帷帐及丧车车蓬等丧具饰物,均与柳有关。《辞源》关于“柳”的解释:“古代装饰棺车的帷盖。饰物在旁曰帷,在上曰荒,以及薪用木材等总名曰“柳”。《史记·季布传》中记载“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礼记集解》中所作“棺外之材,盖以柳木为之”、“愚谓饰棺,盖以柳木为骨”。丧葬习俗中,灵柩旁的帷帐以及丧车,车篷本身就起到保护灵柩的作用,意味着保护逝者平安远行。而作为制造这一系列用具材料的“柳”也逐渐在人们的情感与观念中变成了“维护,保护”的形象。“柳”既然能保证死者的平安远行,人们便认为它同样能保护着生者的平安远行。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祛灾祈福,祭拜祖先的日子,同时人们还有在清明节插柳、戴柳的习俗。这是因为古人认为清明节这天百鬼出没,于是人们为了防止鬼邪的侵害在这一天会插柳条,戴柳枝。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而“三月清明门插柳”的习俗也表明“柳”在古代人们心目中具有驱邪避鬼,保护生灵的作用。古时候人们对于远行的亲朋好友能做的就只是祈求神灵的一路护佑,随着“柳”扮演起驱鬼辟邪,保护远行的作用,“折柳送别”这一习俗也逐渐形成。而且柳树随处可见,无论在何处送别,柳枝随手可折赠与亲友。这也是“柳”能成为寄托离别之念的重要原因。正是因为“柳”在传统习俗文化中具有的这些内涵,古代的诗人在面临离别情景时,才会大量引入“柳”这一形象的使用。2、寄托思乡之情的象征柳树具有好种易活的特点,这也是他能遍植于祖国大江南北的原因。柳树的生命力非常顽强,《抱朴子》记载:“夫木槿杨柳,断植之更生,倒之亦生,横之亦生。”将刚抽芽的柳枝折下,插种在适宜的土壤中,它便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棵新的柳树。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树这种坚韧不屈的特点也被诗人们在写诗时赋予新的情感内涵。“折柳送别”便希望亲人好友在遭遇人生的挫折与磨难时能够像柳条一样,顽强的生活下去,开启新的生活旅程。同时柳树这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命特征也是人们喜欢广泛种植它的原因。陶渊明《归园田居》中写:“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村落庭院,河边道旁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柳树婀娜多姿的身影。人们习惯于在一天劳累之后在柳树下议事纳凉、休息玩乐,它是乡里乡亲们世代生活在一起的见证。远行的游子最后消失在他们眼中的永远是村口的柳树,归家的孩子也永远是在村口柳树的注视下踏上家乡的土地。这种长期的心理积淀,让柳树逐渐变成了代表家乡的形象。《诗经·小雅·采薇》中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说当初我们远行出征,离别故土亲人之时,回首望去只有杨柳飘浮不定,似乎在依依惜别我们,如今我们征战归来,踏上家乡土地之时,迎接我们的却只是漫天纷飞的雨雪,何等的凄凉。这应该是最早借助柳的形象表达对故乡思念的作品,也为后来唐代送别诗继承发扬了下来。唐代诗人武元衡有诗《春兴》“杨柳阴阴细而睛,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刚刚经历过细雨滋润而转晴的春天,向外望去随处可见棵棵杨柳,残花落尽后又出现了流莺的身影,美好的春天也要转眼即逝,意味着在异乡的土地上又过了一年的时间,在这柳暗花残的时刻,家乡的春天以及杨柳花朵又是怎样的呢,恐怕只有在梦境中才能回到故土看一看吧!这首诗表述了对远离家乡深深的伤感之情。正是因为柳具有象征家乡故土的意义,古人“折柳送别”便又多了一层含义,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亲友,既是送上一路平安的祝福,又是在提醒即便身在他乡也不要忘记故土的一草一木,不要忘记家乡故人的深深情义。四、总结“柳”作为一种表达离别思念之情的载体,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自身的特性以及蕴含的深刻内涵赋予了它在文化传承中特殊的使命。唐代经济文化的空前繁盛,造就了诗歌这一文化形式的光辉璀璨,同样使得“柳”这种蕴含深厚底蕴的事物在唐代文化中被表达的淋漓尽致,同时也成就了豪迈伤感的唐代送别诗。古人“折柳送别”,表述惜别思念之情,如今的我们却少了这份离别之苦,这并不意味着现代人的薄情,而是因为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我们跨山越海也不过是等闲之事,思念一个人的距离即使是海角天涯也会转瞬即到,真正实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梦想,也许以后的我们只能在古诗词中体会这种亲友间的离别之情了。参考文献:1、《唐诗三百首》2、《唐诗宋词鉴赏辞典》3、《中国文学史》4、《辞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51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