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作为很多国学机构主打的招牌,《弟子规》在当今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内容浅显易懂,孩子入门快;一方面训诫式的教育方式满足了家长们对子女的“管理”,他们自然乐意买单。于是,大量层出不穷的国学机构便以《弟子规》为杀手锏来招生,以“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主要授课内容,加入到轰轰烈烈的“国学热”中分一杯羹。作为一个自小受过蒙学,后来在国学机构工作过,如今依旧给孩子讲诗词和古文的老师而言,我对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弟子规》并非国学经典,虽然短时间它能规范孩子言行,但是长此以往,容易误导孩子的教育,影响孩子对国学知识的深耕。换言之,《弟子规》应当作为一本言简意赅的小学生规范条例,冬天夜晚炉火边父母给孩子边读边讲的童年守则罢了,远远上升不到国学经典的程度。01蒙学的前世今生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读书越早越好,《易经》有言:“蒙以养正,圣功也”,也就是说,孩子在蒙童时代就要培养他正直无邪的品质,这样才能让他将来成就一番大业,成为“圣人”。殷商时期国家就专门为贵族子弟开设了小学,春秋时期民间出现了对儿童进行启蒙的机构,秦汉时期,这些民间机构被称为“乡学”“村学”“书馆”,教师被称为“书师”。针对儿童的教材也随之产生;西周时期有《史籀篇》,秦代有《仓颉》、《爰历》、《博学》等,汉代的《急就篇》,第一次使用韵文的形式,比如“汉地广大,无不容盛”等语,摆脱了字与字、句与句之间毫无关联的状况,便于儿童记忆。南北朝出《千字文》,宋代出《百家姓》、《三字经》,这三本共同组成了流传历史千年的一整套识字教材“三、百、千”体系,基本将前朝所有的童蒙读物取而代之,其中“三”偏重道德教育,“百”以日常应用为主,“千”传授则是行为规范和处世准则。古代开蒙教育方式比较单调,主要是朗读和背诵。上课的时候,学童站在老师旁边,老师念一句,讲解一句,学生跟读,读几遍以后让学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自己读,直至背诵。背诵无误后再教新课。而每日新课前,要让学童把之前的内容轮流背诵。“逢十日总理十日书文,限午前背完。逢二十日总理二十日书文,作两日理,限次日午前完。逢月总理一月书文,做三日理,限三日午前完。逢季总理一季书文,做五日理。凡念完一本则通本理一遍,年终将一岁书文总理一遍。”——清-崔学古《幼戒-教书》这种强制记忆的方法,对儿童来说虽然显得略微枯燥和残酷,然而效果却奇佳,很多时候,学习蒙学,最好的办法到底是不是“死记硬背”?我们对此事还有待商榷。02《弟子规》到底是不是蒙学教材?一阵乌鸦噪晚风,诸生齐逞好喉咙。赵钱孙李周吴郑,天地玄黄宇宙洪。《千字文》完翻《鉴略》,《百家姓》毕理《神童》。就中一个超群者,一日三行读《大》《中》。传统蒙学的教材非常丰富。据统计,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童蒙读物多达多种,有50种是比较主要的。而目前大行其道的《弟子规》其实根本不是古代传统童蒙的读物。《弟子规》读本出现在清代,是山西一位落第的秀才李毓秀所编,因为作者没有走上仕途,也没有什么学术成就,所以同时代的人对他的记录很少,《弟子规》这本书在《四库大系系列数据库》种书中,只有两条文献。“古代出了那么多贤人君子,写下那么多唐诗宋词,都是因为从小读《弟子规》”这句话纯属后人的无稽之谈,因为这本书在清代压根没有流行,它仅仅是在祠堂、茶馆、书馆这些公众场合,给干完农活不识字的劳动者提供扫盲教育,宣讲伦理道德和基本法令的,根本不是儿童开蒙读物。03《弟子规》的问题出在哪里?民国大师刘文典在西南联大讲《红楼梦》,着长衫,迈缓步,到讲台坐定,先不急着开口,饮一盏茶,吸几口烟,似乎要说话了,但又不说话,再吸一口烟,才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然后又加一句表示强调:“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其实开蒙教育也是这样,给小孩子上蒙学,一定要选上好的内容,即便不是《论语》《诗经》,也应该从《千家诗》《幼学琼林》等书讲起,而绝对不能是《弟子规》。那么《弟子规》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呢?(1)内容并不经典,只是整合加工《弟子规》并非原创性很强的作品,而是参阅了经典、将《论语》《礼记》朱熹的《蒙童须知》中的部分内容提炼出来、糅合后归类、改写为三字一句的韵文。它的“总叙”完全是脱胎于《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并以此作为全书架构划分章节。部分内容明显参照《礼记》,如“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来源于“凡为人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是“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老”的总结;“将上堂,声必扬”则是原文照搬。更多的是对朱熹的《蒙童须知》的改写,《蒙童须知》是散文的形式,很多话说得明白,却比较冗长,如“若父母长上有所召唤,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在《弟子规》中浓缩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弟子规》全书讲的都是做人的行为规范,内容也多是“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这类基本得不能再基本的事情。这些内容读读看看就可以,当作经典国学去大范围讲解,深层次学习,就有些得不偿失了。(2)部分知识存在曲解因为原作者李毓秀的整体文化素养不是很高,所以在对先贤古籍的解读上存在很多误解,有些甚至是主观臆测。比如,“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段话是对“泛爱众”的进一步诠释,原意引用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的是孔子效法天体运行之象,认为君子要自强不息,效法地势持载之象,认为君子要厚德载物。天行健也好,地势坤也罢,严格讲,与“泛爱众”几乎毫无关联,李毓秀认为孔子也有博爱思想,其实孔子的博爱是建立在“亲亲”的血缘关系之上,他人之父与己之父,他人之母与己之母,他人之兄与己之兄都是有差别与亲疏之分。到了孟子,曾经推己及人,甚至“推恩足以保四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而墨子的兼爱是什么呢?“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显而易见,墨子的兼爱是一种无差别的爱。孟子极力反对这种爱,他曾发文批判墨子与以及另一位公知杨朱,“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李毓秀打着孔子思想的幌子,采用的确实墨子的思想,这一点非常不严谨!再比如:“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亲无微不至的爱护我们,为人子女感受得到父母的恩重如山,自然小心谨慎的行孝,不敢让父母挂念操烦,这样的孝顺并无困难。而当我们遇到不喜欢子女,厌恶子女的父母亲,子女也一样能尽孝,把孝道做到圆满,这就难能可贵了。这句话貌似有一定道理,毕竟对待父母不能严格讲清是非道理,我们也不能过于恩怨分明,我不是批判这句话过于迂腐,而是说这句话曲解了孔子的意思。在《论语·为政》中,关于孝顺父母,孔子与学生有一段经典对话: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意思是说,子夏问:“怎样是孝道?”孔子:“难在子女的容色上。若遇有事,由年幼的操劳,有了酒食先让年老的吃这就是孝了吗?在孔子看来,真正的孝顺是让父母始终保持和颜悦色。这是一句含义丰富的话,而李毓秀肤浅地理解为如果遇到不好的父母就应该逆来顺受。我猜想他是引用了大舜的典故,在《史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虞舜者,名日重华。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後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於寿丘,就时於负夏。舜父瞽叟顽,母嚣,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通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大体意思是舜的父亲叫“瞽叟”,是瞎老头,母亲死得早,后母和弟弟总是迫害他,但舜仍然孝顺父母,爱护弟弟。他们想杀掉舜的时候,就找不到他;而有事要找舜的时候,他又总是在身旁侍候着。这样的故事真假难辨,但是放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却真的不合适,毕竟,家庭的和睦融洽才是目标,孝是为了家庭和睦。李毓秀把孝当成了目的,一定要让亲人恨我,恨得越厉害,越能成全我的孝。这是一种对孔子思想极大的曲解!再比如:“父母责,须顺承”“号泣随,挞无怨”父母批评孩子,孩子听完后,如果觉得父母误解了自己,应该鼓励孩子和父母说明情形,而不是一味地唯唯诺诺地顺承。至于“挞无怨”,则更是不应该提倡,因为父母打孩子这件事情本身就值得讨论。我们来看看孔子是怎么说的:“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认为,劝谏父母要讲究方法,而绝不是一味顺承,“几谏”最要紧的地方,是分寸的拿捏。换言之,孔子意思是要子女从父母内心深处真正理解他们,包括理解父母的局限。我们都知道,子女跟父母阅历不一样,境遇不一样,有时候最终劝谏不动也是可能的。所以有“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承认,人和人之间的隔阂,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消除,但依然要努力,这恰恰说明了孔子的热忱。《孔子家语》有言: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父母打你,不痛不痒你就忍着,让他消消气。真是打得重,你要跑。你不跑,打坏了,父母也后悔。要理解父母也是常人,有常人的弱点,有情绪的无常,越能理解父母作为普通人这一点,就越能原谅他们的过失。由此而论,李毓秀将复杂的孝道简单化,肤浅化和扭曲化了。这并非孔子的本意!除此之外,鉴于时代原因,还有几处有待商榷。“居有常,业无变”“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骑下马,乘下车,过优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这几句到不存在说对孔子思想的误读,而是与当下的社会环境不符。现代社会的发展鼓励人员流动,不搬家、不改换工作越来越不现实。当今的快节奏生活也不可能让人“丁忧”三年,没有单位可能给三年丧父、丧母假期。而下车、下马、等着长辈过去百余步再走,完全不适合拥挤不堪的交通现状。至于长辈站着、晚辈不能坐,要论具体情形而定,不宜严加规定。但即使在长幼观念不强的西方社会,聚会中,当重要人物或值得大家尊重的长者入场,人们也习惯性地会站起来迎接。(3)“训诫式”教育模式存疑《论语》的教育模式是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娓娓道来,让你在学习中聆听中感悟中如沐春风。孔子不是板着面孔给你讲道理,而是给你思维的启发,让你自己去体会,去思考。而《弟子规》的教授方式却是“训诫式”的,它就是一本小学生行为准则,板着面孔教你如何如何。我们会发现,《弟子规》中大量充斥着“勿”“则”“须”这样命令式的字眼,意思是你照着这么做、那么做,就行啦!至于为什么这样做?弟子规里面没有解释。(4)《弟子规》对我们以后写作用途不大我们儿时学的很多内容最容易潜移默化进入我们的血液,进而转化成我们的文字,比如《论语》,比如《唐三百》,比如《古文观止》等等。那些优美的句子,充满哲思的话语一方面可以启发我们的心智,一方面也能让我们的文笔变得典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些句子无不经典却又朗朗上口,易于成诵。我们写中学作文,高考作文,经常化用的名言警句有多少出自圣贤之书,有多少来自唐诗宋词,有多少仿自古典名著,又有多少来自《弟子规》呢?04蒙学学哪几本书最好?既然学习《弟子规》并不合适,那么哪几本书比较适合孩子学习呢?(1)《幼学琼林》俗话说,读了《增广》会认字,读了《幼学》会读书。《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而且,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一代伟人就能熟背《幼学琼林》,可见此书影响于世的程度。我们欣赏一下其中的内容:比如“天文”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比如“文事“多才之士,才储八斗;博学之德,学富五车。三坟五典,乃三皇五帝之书;八索九丘,是八泽九州之志。《书经》载上古唐虞三代之事,故曰《尚书》;《易经》乃姬周文王周公所系,故曰《周易》。二戴曾删《礼记》,故曰《戴礼》;二毛曾注《诗经》,故曰《毛诗》。孔子作《春秋》,因获麟而绝笔,故曰麟经。荣于华衮,乃《春秋》一字之褒;严于斧钺,乃《春秋》一字之贬。比如“朋友”取善辅仁,皆资朋友;往来交际,迭为主宾。尔我同心,曰金兰;朋友相资,曰丽泽。东家曰东主,师傅曰西宾。父所交游,尊为父执;己所共事,谓之同袍。心志相孚为莫逆,老幼相交曰忘年。刎颈交,相如与廉颇;总角好,孙策与周瑜。胶漆相投,陈重之与雷义;鸡黍之约,元伯之与巨卿。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肝胆相照,斯为腹心之友;意气不孚,谓之口头之交。(2)《声律启蒙》《声律启蒙》是学习古诗词和对联的入门书籍,读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清晰的了解。其作者车万育,湖南邵阳人,康熙三年进士,历任庶吉士,户部、兵部给事中,史书中说他常仗言直谏,以忠君、正直传名。在《声律启蒙》中,车氏以对子的方式和严格的用韵,将天文地理、人物景物、历史典故、器物虫鱼等等常识编撰在一起,使整本书朗朗上口。全书共有90首对子文,按韵分编,一个韵下有3首。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尤为可贵之处,《声律启蒙》的韵文编辑并非简单的罗列,而是通过这些故事,向儿童进行生活常识和道德规范教育。比如: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这几句,不仅教授了字、词和对联的常识,还通过对比让儿童了解尧禅让给舜、舜禅让给禹反映了中华传统道德中注重谦让和仁义的文化,不要学陈后主和汉中宗两个反面教材。平仄工整、声韵和谐、用词通俗、节奏明快、富有乐感,既符合儿童的兴趣,又容易诵读和记忆,《声律启蒙》应该是现代孩子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好读本。(3)《龙文鞭影》《龙文鞭影》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龙文是古代一种千里马的名称,它只要看见鞭子的影子就会奔跑驰骋。作者的寓意是,看了这本《龙文鞭影》,青少年就有可能成为“千里马”。该书内容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时又从《庄子》和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中广泛收集故事。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诸葛亮、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等人的轶闻趣事。全书共收辑了包括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个典故,文字简练扼要,而能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难能可贵的是,该书全文都用四言,成一短句,上下两句对偶,各讲一个典故。逐联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作者也很厉害,萧良有,自幼聪颖异常,有神童之誉。明万历八年(年)会试第一,进修撰,任国子监祭酒,在当时声望极高。远非李毓秀水平可比。05学好国学,受益一生戴建业老师曾说过一段经典的话:“国学”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我们心灵的家园,是我们精神的支柱。它涵盖了古代经、史、子、集。国学铸就了我们的灵魂,塑造了我们的行为模式,中国人如果丢掉了自己的国学,就丢掉了自己的根,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智力的层面来说,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良好的记忆,严谨的逻辑,四者兼备才算得上才智卓越,学习国学正是培养我们想象、直觉和记忆的有效途径。值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博学多才,从小学习各种传统文化知识。所以一方面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给孩子教授优良的国学作品,一方面也要求家长有多甄别,不要被市面上鱼龙混杂的国学机构蒙蔽双眼。最后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5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