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

发布时间:2023/11/22 10:58:22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江南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曾言:“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对年少的李时勇来说,阅读,不仅成为认识外界的一扇窗子,更是扩宽自我眼界,不断完善修养和处世之道的方式。走进李时勇家,这里处处蕴藏书香。迎着客厅光亮最足的一面墙壁全做成了书柜,里三层外三层,塞了满满当当的书,百来平方米的家里,藏书近册。为何如此看重读书?李时勇告诉记者,因从小在农村,爷爷一直希望子孙多读书,后来父亲成了乡里第一位大学生,母亲则是当地的民办教师,受家庭影响,父母对家中三兄弟的教育非常严格,要想有出路,就得好好读书。在那个书籍匮乏的时代,父亲李发安为了给李时勇三兄弟买书,时常倾囊而出。“那时一发工资,父亲都会满心欢喜跑去书店抱一大堆书回来,还坚持给我们订阅报纸杂志,反复叮嘱我们读书的重要性。”回想当初,李时勇心里充满了感激。如果说父亲是三兄弟求学路上开拓书海的启迪者,那于他们而言,母亲则是行动上的引领者。20世纪40年代,母亲周灿芬嫁到了麻江县底珍村,在当地支持下创办了底珍耕读小学。“那时日子苦,村里拨了两块田给学校,母亲上午教学,下午下田种地,一边努力挣工分攒办学经费,一边还去挨家挨户动员农民子弟都来上学读书。”尽管读书路不易,但对知识的饥渴也让李时勇三兄弟从小动足了脑筋。“我们经常去到山上挖草药拿去都匀集市卖,攒到一点钱就拿回来买连环画,各种革命故事、《西游记》等,现在想起都还如数家珍。”而今,看书、买书也成为李时勇一家四口业余生活里最大的乐趣。作为麻江县第二中学校史办的负责人,李时勇每周还负责给7个班的学生上《弟子规》《论语》《大学》等,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典籍中吸取有益的文化营养。近40年的教师生涯中,李时勇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传递着爱读书、读好书的生活态度。采访间隙,他从书柜里拿出一本《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作品选》(中学组)文集,里面收录了两篇他与妻子指导学生写作的优秀征文。“这位学生逢年过节还经常和我联系,小时候家里遇到变故,整个人心情苦闷,我经常疏导他多看书写作,现在已经在上大学了。”在李时勇看来,书籍不仅能给人以力量,更能给人方向。承袭父亲当年做过民族文化工作的衣钵,李时勇现在也把民族学和文学研究当作业余的事业来开展,通过收集查找大量资料,对当地的红色文化、花灯戏民间表演艺术展开抢救,经常携家带口驱车几十公里,到乡间寻访老艺人。“女儿当解说,我当笛师,家人参与节目编排,每到逢年过节或者州里有比赛,我们都会带着花灯队一起去表演。”手里拿着去年参加黔东南民族文化传统戏剧展演的合照,李时勇颇为自豪。如今,虽已年近六旬,他却一点儿没闲下来,经常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四处奔走,带着严谨的态度整装待发,以文化为船,以书为桨,以笔为帆,在自己信奉一生的事业里,不断前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57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