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生活环境 >>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训蒙文
《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放弃仕进之途,依据孔子的教诲要求,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编成的学童入门读本,它主要列述了弟子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处世、求学时应有的守则规范,强调学童怎样做人、懂规矩,教育学童以孝顺父母、恭敬兄长为名义,继而教育大家把对父兄的顺从,扩大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主动去追求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认同,宣谕以孔子儒教为立国的根本。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嗔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君子唯有务本,本固邦国自宁。后来,由清朝乾隆年间的辛卯科副榜贾存仁,从形式到内容上进行修订改编,不只是针对学童了,而是用来规范每个人做人做事的行为习惯,并改名为《弟子规》。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弟子规》引用圣人的著述,以一锤定音的方式,生硬说教,臧否万行,是当时皇权、神权下的产物,统治者需要这样的顺民、傀儡、奴隶,就给平民子弟灌输这样的一套启蒙读物,其心可诛。那些必须按照父母意志来学习、生活的孩子,他们获得了成功经验快捷方式的同时,也往往承受了不可承受的压力,这样的孩子,缺乏逆境教育,他们最致命的弱点,就是无法承受可能的失败。想一想,古代圣贤为何要这样教学?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孔子对君臣关系的看法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强调被统治者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统治者,认为劳动者是靠他们这样的上人、贤人养活的;法律条令等强制性的规定,不是用来约束上层人物(统治者)的,而是用来治理下人(劳动者)的,这种道德礼教,与现代的政治、经济、教育、法律、社会制度以及提倡的人际关系是相悖的。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悠悠地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即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统治者需要推崇这样一种德行,来维系整个社会的稳定,因为这是约束弟子的,而不是约束他们的,他们可以乱做,而弟子就得乖乖地听他们的,以达到听其摆布的贪心,让孩子失去了机灵,失去了天真,这就容易扼杀学童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孩子一旦犯错,就过于自责;缺乏担当,会遇事退缩。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父辈可以任意对待儿辈,儿辈却不能有任何不满的表示,在追求成功的无形之中,父母释放了自己的完美倾向。人的本性,会因强调无条件的服从,而受到严重的压抑,将虚伪取代真诚,就会产生十分有害的残害学童之后果。东汉经学家郑玄写给儿子郑益恩的《诫子书》,他教育儿子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继承父业做学问,传授给儿子为人处世所应具备的勤奋、节俭、自立的美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更是入选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七年级语文教材,成为了今天学生必背的国学经典古诗文之一,他为了蜀汉的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情怀表达得非常深切。《训蒙文》也许能教育出老实听话的孩子,但却难培养出一个孩子健全的人格,我们应该早期充分陪伴、后期大胆放手孩子;悲观、抑郁、脆弱、疯狂的孩子正变得越来越多,我们却茫然不知。
非宁静无以致远当今社会,我们除了要进一步推敲社会主义理想目标的具体含义,还必须权衡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所要付出的代价,进而让我们相信我们应当为什么样的目标而生活、奋斗。失败带来的不是宽慰,而是更大的压力,更多孩子趋于悲观,将失败归咎于自己,而不是外在的环境或者目标的太高。这种所谓的孝悌仁爱之德行,何必要灌输盲从?何必要灌输卑躬屈膝那套?这样教育长大的孩子,会把凡是有悖祖宗遗训的想法都认为是邪说,凡是不符合传统习惯的行为都认为是忤逆。
由表及里的学习研究方法不可丢我们选择的创造自由、思想自由,就一个竞争社会而言,依赖于不在于每个社会成员是否有能力推动人类思想发展的原动力,而在于每一种观点或判断是否不受压制,并以新的思想观点投入到辩论和宣传中,去经受考验的这样事实。子女对父母的感情是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父慈子孝这个概念是合乎情理的,即使要强调孝敬,也应以感念养育之恩、恪尽赡养之责为根本。我们不宜教条学习《训蒙文》,尤其是对于与现代生活和价值观有冲突的奴化教育内容,应当摒除;那种由表及里的学习研究方法,不可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