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天敌 >> 俗语富不去三地,穷不近二人,古人的经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少的民间俗语。俗语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经过古人口口相传而来,内容浅显易懂却又发人深思。这些俗语在告诉人们如何为人处世,有些是关于家庭方面的,有些是关于工作方面,虽然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但是却丝毫没有落伍,依然在民间流行。
从古至今,贫穷与富贵一直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之所以会有贫与富,跟很多因素有关。民间有很多与它们有关的俗语,比如“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宁向穷人借一斗,莫向富人求一口”;“坐轿不知抬轿苦,饱汉不知饿汉饥”,这些俗语寓意深刻,虽然浅显却富有哲理。本期就跟大家探讨一下“富不去三地,穷不近二人”,说的是哪三种地方、哪两种人呢?
富不去三地:风花雪月之地
“食色性也”,在古代封建社会,文人士子把去风花雪月之地当成一种文雅之事,有些人还为此吟诗作对,留下千古佳句,像“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然而,风花雪月之地是个温柔乡,容易让人丧失意志,还会让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走向破败。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纸醉金迷的地方让人眼花缭乱,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整日迷恋这种地方,不管是家庭还是事业,都会受到影响,最终会走向衰落。
富不去三地:是非之地
《弟子规》写道:“斗闹场,决勿进;邪僻事,决勿问。”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存在着形形色色的不健康的场所,面对这些是非之地,要抵御诱惑,不能随便进出,以免受到不良的影响。比如看到有人打架,如果前去劝架,可能有一方认为你在偏袒对方,冲动之下难免会有意外后果。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整日处于是非之地,即便是心地善良之人,时间久了,也会变得是非不分、恩怨不明,甚至还会沾染一些不良风气,自己创造的一切有可能毁于一旦。
富不去三地:故乡
《史记》有云“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在很多人看来,富贵之后不返回家乡,让父老乡亲知道,那么就跟晚上穿上华丽的衣服出行一般。但是,富贵之后回到故乡会有诸多的问题。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贫穷会受到嘲笑,富贵之后会有人巴结讨好,那些趋炎附势的人,对于富贵的你并非出自本意,更多的是惦记你的财富。虽然富贵还乡会让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但是却带来很多负面的问题。
穷不近二人
第一种是落井下石之人。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写道:“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得意也会有失意,有贫穷也会有富贵,有些人在你人生低谷时,不但不会伸出援手,反而会落井下石,遇到这种人应当远离。另外一种人就是那些游手好闲之人。其实贫穷并不可怕,只要努力上进,最终会变得富有。贫穷之时如果整日与那些游手好闲之人厮混在一起,对生活也失去了斗志,日子过一天算一天,整天无所事事,随波逐流,这样永远也不会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