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1年级学生背诵弟子规,父母怒斥教师误人子

发布时间:2023/2/8 16:41:44   
河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cgia.cn/news/chuangyi/1647595.html

最近,国学大热,很多一年级小学生开始学习《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的国学经典。但有些家长却对学校的这一做法提出质疑:孩子还那么小,他们能理解书中的大道理吗?如果只是死记硬背,那还有什么意义!这和精神鸦片有什么不同!

有这样认知的家长不在少数。一方面源于社会对经典的误读,另一方面则源于他们对经典的不了解,甚至一些家长根本就没看过这些蒙学读物,就直接把它定性为封建糟粕!

家长对国学教育的认知

接触国学的家长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别人说好就好,别人说不好那就是不好。还有一种是自己觉得很好,但不知道怎么教孩子学习。

对于第一类家长,仍在社会上占大多数。他们随波逐流,完全没有自己的判断。别人说好他信,别人说不好他也没有疑问。总是被大众牵着鼻子走,没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这类家长,不单在学习国学中如此,在做其他事情也是如此。

对于那些热爱国学但不知如何学习的家长,他们热爱传统经典,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想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传授给自己的孩子。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做,因为他们也不是从小就接触国学,又考虑到孩子年龄还小,汉字还都没认识几个,不知道该怎么教孩子学习经典读物。

这类家长虽然教学不得其法,但他们对国学的求知与谦虚,还很值得很多家长学习的。那些没有自己想法的家长,他们对国学肯定没有接触过,也许提到《弟子规》,他们脑海里想到了就是“埋儿奉母”这类愚孝故事。

在他们眼中,《弟子规》就是封建残余,要远远避之,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孩子接触这类读物。没有读过,却给它扣上个“封建余孽”的帽子,这才是这类家长最可怕的地方。

蒙学经典的价值

一些国学老师会向家长推荐“三百千千”。所谓的“三百千千”,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四本启蒙读物。

《三字经》保罗万象,是一本综合性读物;《百家姓》主要是了解中华姓氏,以防叫错别人名字;《千字文》主要是学习汉字文化与规则,《千家诗》则是学习经典诗歌。

文章开头提到的《弟子规》,这里也说明一下。《弟子规》是依照孔子的言论编撰而成的,看到这有读者会想到另一本经典《论语》。的确,这两本书是有联系的。

《弟子规》总叙中有这样几句话: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论语》中的《学而第一》篇是这样描述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这明显是一样的思想呀!

如果家长把《弟子规》定性为精神鸦片,那《论语》又是什么呢!我们知道,《论语》的思想核心是“仁”,书中记载了很多社会关系和待人接物的规范。而《弟子规》也是一本规范儿童行为的读本,这本书一经发表,就风靡全国,编者李毓秀的名声也享誉海内外。

家长应该怎么做

曾经有一位父亲在网上分享过这样一件趣事。父亲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儿子看到之后,随后说了一句“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家里人差点笑喷了饭。

当然《弟子规》中除了教导孩子修身,对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有说明,如穿衣服的规范,孝敬父母的规矩等。虽说古书中“孝敬父母”的言论常常被人批评,但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连父母话都不听都不尊重的孩子,还指望他听别人尊重别人吗!

所以,在没有了解一本书之前,家长千万不要定性。如果你都没有读过它,就不要轻易给它贴标签。这是对教育负责,也是对孩子负责。

总结:

国学经典开启了新一轮的育儿热潮,家长们对国学的态度也是褒贬不一。经典之所以能够咏流传,一定有它不可忽视的价值。所以,即使你不爱国学,也不要随意批判它。最后祝愿所有的父母都能培养出讲礼貌、明事理的好孩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4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