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论语学而解读人品远比能力重要,孝

发布时间:2023/3/22 20:14:40   

上期我们结合南师的《论语别裁》重新学习了《论语》的第一章“学而”部分的解说。今天继续“学而”的第二条内容。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论语》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对父母兄弟姐妹都是毕恭毕敬的,有爱孝顺的,那以此及彼,这个人好犯上作乱的概率基本是没有的。首先,讲到孝悌,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百善孝为先,是我们做人的根本,这也是孔子学院的一个基础方面。在古代,对一个人的至高评价标准就是“孝”,如果这个人是忠孝两全的话,那就已经是万古光辉了。而孝敬当中,主张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其实我们国人在谈到孝和悌的时候,他们都是相对的,父亲长辈对晚辈付出了那晚辈当然得反过来,爱长辈爱父亲。但是可能很多人是误解了孔子的原意,就是在后来我们提倡孝道的时候,就是说你必须要孝,因为天下他就没有不是的父母难道不是吗?

《论语》学而篇.第二

讲到这我们就要讲一个故事证明孔子原本提倡的孝并不是愚孝。话说孔子的一学生(就是《论语》里记载的曾子)。一天曾子在果园里耕种的时候,他不小心把瓜苗的跟给锄断了,他爸呢是个暴脾气,见状拿起根大棍子对着曾子就是一顿打,还把他打晕过去了(这曾子是充话费送回来的吧)。而这个曾子,醒过来第一件事就是跑过去给他爹道歉,说是我没用,犯错了还要您花那么大劲来打我。忍者疼痛回到房间后的曾子怕他爸缓过神来会愧疚,所以他拿起一把琴故意弹得很大声让他爸远远就能听到。曾子这孝的程度也是够够的。要换我们小时候,看到爸爸拿个小的挂衣架过来那就还乖乖的挨打,看到拿个棒球棍般的那还不快逃命。

百善孝为先

这事给孔子知道后,孔子就跟他的学生说,以后这个曾子要来听我的课你们就不要放他进来了。孔子心里估计想:“这么笨的学生我怎么教”。曾子疑惑啊,我这不是孝吗,怎么就惹老师不高兴了呢?于是他就去找孔子,孔子说:你就这么笨吗,你爸在气头上那么重手,万一把你打死了怎么办?你死了那不是致你爸于不义吗,让你爸从此背上蓄儿的骂名。所以从这个就能证明孔子并不是主张愚孝的。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那这个“本是什么呢?首先我们看看“本”字是“木”底下加一横。草木的根据是什么,是大地。那我们人如果像草木般,那我们的根又是什么?这应该就是一种至善至美的的性情,这就是你的本。本立而道生,那么你做人的根本的孝悌做到了,你的学问和道德观念也不会坏到哪去。其实这个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具有散发性,跟第一句是一样的逻辑。弟子规有曰“入则孝,出则悌,瑾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则学文”这个同样是以孝悌为本,然后再把这种仁爱道德同意同样对待身边的人,只有你都做到了对所以遇到的人都仁心宅厚的时候,你才去学文,去学更多的知识。不然你行为上做不到吗,读再多的书一样是没有用处的。这点到我们现在还是一样适用的。很多企业比较强调的是人品大于能力就是这个道理了。道德和文化总有有一个跑在前面,有好的道德指引,一个人基本就不会跑偏。

“本立道生”南怀瑾先生手迹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世道在变。可是我们做为人的根本是不能变的,我们依然是需要一些光明的东西指引我们继续前行,那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今天先说到这,明天我们继续“学而”剩下的内容哦!也欢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马上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0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