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天敌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另位两孝是指
“于理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赵岐《孟子注》
陕西省蓝田县内有一座名山南依秦岭,北邻灞河,蓝水环绕,景色迷人。此山唤为“王顺山”,王顺山原叫玉山,后来为什么改名呢?这背后有着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王顺本是玉山脚下一户普通人家的孩子,奈何年幼丧父,王母含辛茹苦将王顺拉扯长大,但王顺生性顽劣,不勤于读书,王母因此日日揪心,以致最后久病卧床。王母弥留之际,含泪将王顺叫到身边,希望王顺将她葬于玉山山顶,这样她就可以日日看着王顺了。
王母去世后,王顺心生懊悔,后悔当初四体不勤,气死了母亲。为完成母亲遗愿,王顺欲将母亲葬到玉山山顶,但怎奈何玉山山顶没有厚土,王顺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将土担到山顶,三年不休。世人均被这份孝心感动,后来遂将玉山改名为王顺山来纪念这份孝心。
“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自我们牙牙学语开始,便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
《三字经》中教导我们要“守孝悌”;《大学》中呼吁“为人子,止于孝”;《弟子规》中更是要求中华儿女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启蒙书籍都在向我们传达出“孝”的价值尺度。
作为中华儿女,“孝”是我们必须遵守和发扬的传统美德,尊敬父母、关爱父母、赡养父母均是为人子女的最基本品德。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尽力遵守孝道,做到孝顺父母。那么我们要如何避免“不孝”的状态呢?古俗语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另外“两孝”是指什么?大多数人不知道。
“无后为大”,“无后”最为不孝《孟子离娄上》记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意思是,有很多称为不孝的行为,其中最为不孝的行为,是没有为人子女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就是说,在做重大决策之前没有将父母的意愿放在第一位。舜没有禀告父母就私自娶妻,这就是没有尽到后辈责任的表现。
何为“无后”?当今人们谈到“无后”,第一反应便是没有后代传统家族衣钵。但以原文为准,“无后”是指子女在做出某项决定时,不先禀告父母,不将父母的想法意愿放在第一位置,失去了身为人子应尽的责任,没有后辈应有的样子。
“无后”一词是什么时候被曲解的呢?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小农思想”将家大业大、人丁兴旺的理念深入人心,传宗接代成为人生头等大事。就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人们越来越接受第二种说法,“无后”指没有子嗣传承这一说法,逐渐成为主流说法。
“不孝有三”,世人皆知“无后为大”,那么另外两项又是什么呢?“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和“家贫亲老,不为禄仕”这两项大多数人不知道。
“阿意曲从,陷亲不义”“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是“不孝”的第二红线。这一句的意思是讲:儿女对于父母的言行不辨别而只是一味的顺从,眼看着父母出现过错而不进行制止、劝说,从而使父母陷入不仁不义的境地之中。
年5月7日,湖北高速交警收到一条举报信息,一位女儿小陈举报父亲在高速上边打电话边开车。这条新闻一经公布便引发社会各界热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