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忠孝仁义,是中华民族独特而鲜明的民族性格

发布时间:2023/12/12 15:20:11   
本文乃作者还珠格格驾到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中国人始终把人际关系当作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围绕着这件大事,产生了诸多传统美德。这些美德主要有以下四种:忠,孝,仁、义。这四点分别规定了中国传统社会最为重要的四类人际关系。忠、孝、仁、义这四点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生活的基石。在此基础上,传统道德的其他规范得以建立和发展。总体而言,这四种传统道德的终极目的可以归纳为四个字:与人为善。中华传统文化最讲究“忠”。《论语》中曾于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第一省的“为人谋而不忠乎”说的就是,替别人做事时,有没有尽心竭力了呢?在这里,“忠“是尽心竭力的意思。朱熹的解释就是“尽已之谓忠”。朱熹画像尽自己的一切心力去真诚对待别人,尽心尽力完成别人托付给自己的事,这就是忠的表现。孟子曾问齐宜王:“有个人把家人托付给朋友出去游玩,回来后,他发现家人正在受冻挨饿,对这样的受托人该怎么办?”齐宣王说:“抛弃他。”这段记载于《孟子》中的对话,正是对“忠”这一传统美德的具体解释。答应帮助照顾人家妻儿的“朋友”,根本没有尽心,使得人家的妻儿挨饿受冻,这就是不“忠“。“忠”还表现为要忠于民族和国家。古人云“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的都是要忠于自己的祖国和民族,要时刻关心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将自己的生命与祖国的兴亡、民族的盛衰紧紧联系在一起。《孟子》节选”孝”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何谓孝?《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孝,善事父母也。”也就是说,身为孩子要顺承父母的意思,并且要奉养父母,这才算尽到为人子女的责任。孔子说,孝是为人之本。中华传统美德第一经的《孝经》更是把“孝”提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中国人提倡孝道,源于中国血缘文化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国社会是以家庭为本位的,而在家庭中最重要、最首要的就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孝既是子女对父母的天然情感,也是子女对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孝”不仅仅是一种美德,它还是做有道德的人的根基。比如汉代的“举孝廉”制度。《孝经》节选为了宣扬、推行孝道,中国古人编写了许多孝道教育的教材。其中最为经典的有《孝经》和《弟子规》。“仁”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分量最重的一个字,它本身就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这一传统美德要求我们与人交往时要常怀一颗爱人之心,与人为善。因此,爱人应当是发自肺腑真心实意的,虚伪就是不仁。“仁”的核心在于推己及人。所谓推己及人,就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这就是最高尚的仁。推己及人的对象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自己身边的人;二是整个社会中的人群。从影响身边人的角度而言,推己及人有两个基本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不损害他人。《弟子规》节选你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能要求其他人去做或者替你去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积极利人、助人,给他人以机会和力所能及的帮助。概而言之,“仁者爱人”的基本思想是用自己的感受去理解他人的感受,通过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去为他人着想。义,就是我们今天常提的“道义”。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含义十分丰富。对“义”的道德要求进行系统阐述的是孟子,他将义作为人的立身处世的根本。自孟子后,“义”开始成为中国人道德生活的基本规范,影响至今。那么,在我们的人生中该如何来行“义”呢?“义”要求超越个人的利益考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0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