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弟子规解读劝善规过,取少与多,己所不欲勿

发布时间:2024/10/10 12:25:17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劝人为善,就是劝自己为善。自己内心没有为善之心,如何会劝他人为善呢?所以,劝人为善,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彼此都能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看到他人有过失,在因缘和合的情况下,如果不去规劝,双方的道义都会有所亏欠。所谓因缘和合,就是观机。规劝他人,要懂得观机。有些当时就可以规劝,有些过后才可以规劝,还有些不能规劝,规劝之后,他不仅不改,可能反而还会生怨恨心。劝善规过需要智慧。《论语》中子贡曾经问孔子,如何和朋友交往呢?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也。”意思是,要善于对朋友提出忠告,可以劝诫就劝诫,不可以劝诫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在《论语里仁》里,孔子的学生子游也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意思是,如果你劝谏君主的次数过多,可能导致君主对你的羞辱。如果你规劝朋友的次数过多,可能导致的是朋友对你的疏远。也就是说,劝善规过,要注意把握度。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要注意拿和给予的分寸,给人的要多,拿人的要少。世间一般人都爱占便宜,若是拿得多了,世人就会起烦恼。这个世界是平的,本没有什么吃亏和占便宜之说。在这个方面失去的,会在那个方面补回来,这就是天的公平,也就是天然就有的公平。世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才希望多吃多占,所以才有“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成小人。”“清初三大家”之一的散文家魏禧曾经说道:“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看一个人是不是君子,就看他能否吃亏。君子肯吃亏,能向外舍,心量自然越舍越大;小人不肯吃亏,就想己得,越自私心量就越小。古人说“量大福大”,量大能盛福,这就是吃亏是福的来源。在湖南洪江古商城青石板巷塘冲1号的古窨子屋墙壁上,有一处郑板桥写的壁联赠语。题头是:“吃亏是福。”内容是:“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利於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是矣。板桥郑燮题。”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将要施加给别人的,先要问一问自己,如果自己也不愿意的,就要立刻停止。从事情来讲,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就不要推诿给别人做。比如说,有一位妈妈,很喜欢笛萧的声音,自己不愿意学习,就推诿给自己的儿子,要求自己的儿子一定要学会笛萧。除非自己的儿子愿意学,否则,即使孩子的父母,也不可以强加任何事情给孩子,除非孩子做不善的事情。从语言来讲,自己不愿意听到的话,就不要说给别人听。比如说,不愿意别人骂自己笨,自己就不要骂别人笨。《论语卫灵公》中,子贡曾经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从字形上看,是“如心”,你心如我心,我心如你心,将心比心,就是“恕”,具体解释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可以受用终生的一句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1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