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7年,到最后,我不

发布时间:2025/1/17 11:23:02   

YOUTHDAY

“交给他人代为养育的花,开不出我们期待它开出的样子。”

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7年

到最后,我不得不辞职带娃

全文字,阅读约10min

今年4月底,9岁的小欣和4岁的表妹同时学《弟子规》。

小欣姑姑耐心教了3个小时,小欣却注意力非常不集中,一会站,一会坐,一会玩笔,一会翻书……折腾了半天,老师布置的段落表妹都已经“倒背如流”了,小欣却还是磕磕绊绊。

9岁的小学生,学习能力还不如一个4岁的小班孩子,这时我再一次崩溃了,恨不得把孩子塞回肚子,重新生一回。

3岁半前,我“理所当然”的“偷懒”了

小欣是一个有些调皮的小女孩,她是在老家出生的,当时正是她爸爸的事业上升期,被远调到公里之外的城市工作。怀孕期间,我辞职在老家,公公婆婆照顾我,也十分尽心尽力。

直到生产前一天,小欣爸爸才请到假打着飞的回来,小欣出生后三天又匆匆飞走了。

老公不在身边,公婆与我观念不合,我想过几个月把小欣带到深圳照顾,但是公婆劝我,你一个人在深圳,又要工作又要带娃,肯定教育不好小欣,干脆就把小欣放在老家,让我尽管放心。

在孩子的教育上,公婆似乎比我要强的多。

他们养育了一双儿女,儿子事业有成,不到30岁就是中国强企业中最年轻的分公司负责人;女儿也是名牌大学毕业,靠自己努力在城市里安家落户。

他们两口子既不缺钱,又不缺闲的,怎么看,他们都能把小欣带好。

我也知道他们有私心,不想离开熟悉的老家,不想因为和我共处一室、委曲求全,更不想因为两代人的育儿观冲突,影响整个家庭关系……

好像他们也是为了我好,为了这个家好,好像我已经没有理由坚持把孩子带走。

小欣出生半年后,我独自一人回到了深圳,把小欣留在了老家给爷爷奶奶。

之后的半年时间应该是我最惬意的,没有带孩子每晚两三次的起夜——不用半夜喂奶、不用换纸尿裤、我也不用忌口……

很多朋友经历的失眠、脱发、暴瘦甚至抑郁,在我身上统统没有发生过。

家庭中最难处理的婆媳矛盾,也因为深圳和老家一千多公里的距离自然消失。

我保持着每天一次跟小欣视频,每三个月回去一趟的频率,再后来公婆以机票太贵、旅途奔波为由,把我的回家“探望”也免了。

更不用说孩子的生活费用,也都由公婆全部包干了。

我应该是同龄人中,养孩子最轻松的人了吧。

朋友们的言语之中也是充满羡慕——老公能挣钱,公婆能帮衬,我就是天生享福的命。

我甚至有些庆幸做了这样的选择。

一年以后,小欣一岁半的时候,老公结束外派,回到了我身边。

他依然是早出晚归,我依然是自在安逸,我们仿佛有默契一般地,从来没有提过将小欣接来身边,更加没有提到说服婆婆带小欣来我们身边了。

胳膊拧不过大腿,就像我拧不过公婆

小欣很快就2岁半了。

这年夏天,老公工作调动到离老家多公里的一座城市,我们也在这里买房定居,是时候把小欣接来我们身边了。

可就在决定回家接孩子的前一天,老公跟我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你做好准备,这次不一定能遂你的愿。”

他是对的。

我们跟公婆表明要带小欣在身边,也希望婆婆能同去时,回应我们的不是热切的期盼,而是长长的沉默。

后来婆婆单独找到我,理由是距离小欣上幼儿园还有一年时间(小欣是12月份出生),我们工作生活也都没有安顿好,他们也会找幼儿园弥补小欣教育不足的问题——是的,小欣此时的表现已经远远落后于同龄的很多小朋友了。

在爷爷奶奶的“宠溺”和我们的“放纵”下,小欣表现的很多动,注意力也不集中。

许多同龄的孩子都能背上几首古诗,写上几个数字,认出各种各样图画书上的物品,可是小欣完全不这样。

她会追着院子里的鸡鸭跑来跑去,口齿不清地说着变调的名称——更让我难受的是,她在公婆和爸妈之间,天然的对我们有排斥。

这与我当初的想象相差太远了。

我是后来才知道,这两年多公公已经过上了令人羡慕的“退休生活”,每天雷打不动的泡在麻将馆,婆婆倒是很尽心尽力,但是除了保障小欣吃饱穿暖、平平安安,教育对她而言是力所不能及的。

当我提出小欣的教育问题时,公婆倒是理直气壮——当年他们也是这么养孩子的,现在不都挺好吗?

我差点喷出一口老血,老公也一脸无奈。

我怀疑小欣有多动症,我怀疑小欣有“大舌头”,我甚至怀疑小欣是“星星的孩子”。

我们医院,托人找了最好的医生,做了所有能做的检查,得到的答案是小欣身体一切正常,智力发育一切正常。

看到小欣身体和发育没有问题,爷爷奶奶更加坚定了让小欣待在老家的决定。

很快,他们就在老家托人搞定了上幼儿园“豆豆班”的事,这时候我也理解了老公说的那句“不能让我遂愿的意思”。

因为在谈到一年后让小欣到我们身边上幼儿园时,公婆拿出了“撒手锏”:

他们早在年就在这座城市的远城区买了一套房,距离我们的新家20公里,开车45分钟——摆明了就是不想跟我们住一块。

我想辞职将小欣带在身边,可是又不想因为失去工作成为依附在老公身上的“全职太太”。

在不断劝慰自己“儿孙自有儿孙福”、“船到桥头自然直”之后,我“坦然”放弃了这个念头。

其实小欣的爷爷奶奶是不愿意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我们小两口也习惯了自由自在的日子。

至于小欣的教育,可能我只是在看到她的几天时间里才会烦恼吧!

幼儿园,参而不与的又三年

时间过得很快,小欣来到我们的城市上学了,我们费尽力气,找到了远城区里最好的一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开始了每周工作5天,2天休息到远城区带娃的日子。

每个星期,奶奶负责接送、饮食,我负责做手工、跟老师沟通,周末还给小欣报了舞蹈班、口才课,在忙碌中,我似乎也失去了对小欣成长的焦虑。

但是现实总是会时不时的冒出来提醒我,小欣确实不如别的孩子。

奶奶说,老师经常会控诉小欣在幼儿园拉别的小朋友辫子了,不好好吃饭了,顶撞老师了……

如果一个班有20%的“差生”的话,小欣应该属于“差生”中的“差生”了。

当我去“质问”小欣时,她说,她拉小朋友的辫子,是因为她想和她做好朋友,不吃饭是因为有讨厌吃的西兰花,顶撞老师是因为老师责怪她没有好好睡午觉,可是她只是在和另一个小朋友约定下午一起玩滑滑梯。

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小欣在幼儿园的“问题”,只能想办法“讨好”幼儿园的老师,希望他们给小欣多一点点“宽容”吧。

可是小欣真的是太“熊”了。

幼儿园三年,“六一”演出,老师总会把她放在角落,到后来只要听说有表演,小欣就会哭着说不想参加;

每次老师发的集体活动照片,小欣从没有一张跟随老师的指引看向镜头;

三年幼儿园评语里永远有一句,“老师希望你能更勇敢一点回答问题”,当然也少不了“希望你能遵守课堂秩序”。

我想每一个妈妈看到孩子在幼儿园是这样的表现,恐怕都会忧虑、烦恼、崩溃。

但是我还要接受另一个事实——因为前些年的陪伴缺失,我必须“讨好”小欣,赢得她对我的信任和依赖。

而对于小欣来说,幼儿园三年的周末应该是最开心的。

我答应她上完舞蹈课就可以去游乐场,口才班得了小红心就安排去动物园,陪她露营、去冰雪世界、动物园……我希望尽自己一切努力去弥补过去三年对她的缺失。

然而这无法改变因为陪伴缺失带来的交流问题、性格问题、依赖问题。

每当她犯错了,就是一副昂着头、嘟着嘴、叉着腰的“河豚”模样;

被教训了就是梨花带雨的把自己关在房间、躲在角落,接下来就是口齿不清的“机关枪”吵架反击;

幼儿园安排的亲子手工作业,在她这里就是妈妈你“帮我”做一下;

想要的玩具,撒泼打滚一定要得到,得不到就是妈妈你不爱我了……

我几乎找不到小欣身上的优点,但是这不妨碍我爱她,于是我变成了公婆之外,第三个宠溺小欣的人。

三年幼儿园结束,小欣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幼儿园老师是她口中讨厌的对象,而我总算是赢得了她的一点信任——可以跟着我出远门了,但也仅此而已。

班主任

医院检查一下?

我现在最后悔的,就是让她上了区里最好之一的小学。

也许是太想弥补前些年的缺失,也许是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心理作祟,也许只是为了感动自己吧。7岁时,小欣和奶奶住到了我们身边,我们居然鬼使神差的没有选择对口的新小学,转而投向了3条街外的一所老牌名校。

不愧是名校,上学第一个星期,小欣就告诉我,班上90%的孩子早已经自学了一年级课程。

当小欣还在哼哧哼哧的记拼音的时候,有的孩子已经学会翻字典读课文了。

数学也是这样,小欣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很多同学已经流畅的背诵乘法口诀,算3位数以上的加减法了;

认时钟的时候,小欣总是分不清时针和分针,认形状也是搞不懂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区别……

期中考试结束,我接到了班主任的“医院检查一下?”

这是我此生30多年来,遭遇过的最大冒犯。

而我居然没有当场发作,甚至接下来依然对班主任和颜悦色,到最后我医院做了全面检查,除了轻微鼻炎,小欣正常到不能再正常了。

鬼知道我该怎么办。

为了解决小欣好动的问题,我给她报了感统训练班;为了跟上同学们的学习进度,我每天晚上陪她学数学到9点半,周末还报了数学思维训练班;为了培养语感,又办了绘本馆的年度会员……

那段时间我几乎是听说什么有效果,我就带小欣去报什么班。

钱花出去了,时间也很快过去了。很快,一盆冷水迎头泼下,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小欣语文考了25分,数学考了23分。

在一年级人均双百的背景板下,小欣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班主任这次不打电话了,她直接把我约到了学校:

“一年级这么简单,我们班语文90分以下,数学95分以下就叫做不及格……成绩虽然不是唯一,但是也能说明问题,你们在家里要重视孩子的学习问题。”

“小欣是班上唯一一个语文数学都不及格的,你们要多带她练习,光靠学校里的几节数学课是肯定不够的!”班主任补充到。

那我小时候父母也没有在家里辅导过我啊,再说现在小欣在家里的学习时间一点都不短了,难道不睡了吗?

小学不是应该快乐学习的吗?现在不是双减了吗,干嘛还要“鸡娃”啊?一次考试就要否定我这半年的努力吗?

可是,成绩就摆在眼前,老师的态度也很说明“问题”了,如果再不重视,我怕小欣长大之后会“吃亏”。

说回为什么后悔选择名校,大概是小欣因为这个选择,“失去”了童年吧。

打不过就加入

我决定辞职进入“鸡娃”大军

年春节之后,我决定辞职了。

我感到公婆好像长出了一大口气。在此之前,老公一直指责他们耽误了小欣,为了不跟我们同一个屋檐,编造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害得孩子现在跟不上别人,想追都追不上。

这个理由或许很牵强,但是成了那段时间我们安慰自己,推锅给他人的绝佳借口。

不管怎么样,我要全身心投入小欣的教育事业了。

就在我“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让公婆和老师们大开眼界的时候,我才发现一切没有那么容易。

小欣太容易走神了。她写作业的时候,我把门关上和她在房间里,可是不管是奶奶在厨房洗碗,还是爸爸在客厅接电话,都能让她走神专心去听外面的动静。

我费尽口舌读完题目,却看到她咬着笔杆,眼睛滴溜溜的问我:“爸爸为什么要这么大声音打电话啊?”

有种气血翻涌的感觉。

我把奶奶和爸爸赶出了门,小欣作业不写完,不许回来。

数学作业,刚刚讲完“12加58等于70”,转过身“70减58等于多少”这道题就不会了。

对于数学,小欣感觉是有根弦始终搭不上,这根弦从学校老师再到我自己都没办法搭上它。

虽然我早已接受她没有数学天赋这件事,但是却没办法接受自己专职带娃依然带不来改变的结果。

我开始在网上恶补各种教学方法。

正面激励法、注意力提升法、难度交叉法、角色互换法……各种各样方法,稍有效果的就保持,没有效果就再调整。

到了期中考试,小欣交出了第一份答卷:语文62分,数学45分。

管它呢,我姑且当它是有效果了。

这时候,“双减”已经落地了,想要在我的能力基础上提升小欣的成绩,我似乎已经没有方法了,但我还是想方设法找到了一位退休教师。

每天放学之后,小欣的同学在校参与课后服务,我就骑着小电驴急匆匆带她去上“1对1”辅导,这个费用高的让我这个全职主妇窒息。

至于语文和口齿不清的问题,我又找到了一家据说是当地著名节目主持人开办的辅导机构,每周2堂课,价格也令人咋舌。

就这样三管齐下,第一学期结束时,小欣的语文成绩居然达到了80分,数学也勉强及格。

举家欢庆,公婆一个劲的夸着孩子,我似乎也从老公的眼里看到了希望。

但是我也有了新的担忧。

因为不在对口学校,小欣在同一个小区连一个玩伴都找不到;

因为默默接受了自己是差生的设定,小欣在很多时候表现的很胆怯,出门也是紧紧跟在我的身边;

因为长期的数学成绩难题,她现在对于数学科目近乎厌恶。

孤僻、胆小、偏激……这些词在我脑海中浮现,又赶紧被我消灭,太可怕了。

现在,小欣马上要进入三年级了。

我依然全职在家,对于小欣的未来,我依然充满迷茫,有时夫妻俩谈到这件事,也常常是沉默不语。

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一定会不顾一切将小欣一直带在身边。

那时候的小欣,应该会跟现在完全不同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6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