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趣史谈之弟子规传

发布时间:2022/10/22 14:18:33   
白癜风诚信企业 http://www.jpm.cn/article-90610-1.html

顺治九年,即公元年,有个人在平阳府绛州(今山西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出生了。

他的出生,同中国历史上所有父母一样,注定被父母寄予厚望,而他的努力正契合了父母的期望。

他的少年时期在学堂度过。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一直到高中毕业,他的考试成绩次次第一,家里的奖状糊满了整个屋子。在农村,这可是莫大的荣誉。每有客人上门看到这满屋子的荣誉,客人们都赞不绝口,说这孩子定能中个状元。老实巴交一辈子靠种地为生的父母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均乐得合不拢嘴,以能有这样优秀的儿子而自豪。

他,就是清代学者、教育家李毓秀。

康熙11年,即公元年,他高中毕业了,毕业就意味着自己已经取得了秀才的功名,只要通过了科举考试,就可以混个一官半职了。

在第一次乡试之前,他的恩师党冰壑告诉他:“芸芸众生,人生百态,考试只不过是一种形式罢了,无论成败,不计得失,以平常心待之。”

他明白了恩师话中有话,求取功名虽然是天下士子共同的愿望,但他也理解人生中必定会存在诸多的变数。

很快,他的人生第一次科举考试的成绩出炉了。张榜那天,他也前去看了,中举的七个人中,并没有他的名字。

他多少有些怅然若失,心神不宁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正好在路上他遇到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张牙舞爪时哭时笑,看起来有些疯疯癫癫,有时还在地上打几个滚,一路小跑向前奔去。

他感到很纳闷,此时另一位路过的行人指着那老人告诉他:“啧啧啧,这范秀才从十八岁一直考到八十岁,还是没考上。估计这回回家后又得再寒窗苦读三年,等他中了举人,估计棺材板都得准备停当了。”

他听罢,心里一酸。行人叹口气而去。

他想了很久,只是始终想不明白。学的都是一样的诸子百家、孔孟老庄,为什么有些人能中举?为什么有些人却不能中举?比如自己的同学赵腾、韩玉、晁顽等人,在学堂里只是几个混混,不是出去打架斗殴就是在外边泡妞把妹,大字不识几个,学识屈指可数,在此次考试中,竟然能够中得举人?

他左想右想,还是想不通。心下思忖,难道自己这辈子也要向刚才那位老人一样考一辈子么?那人的这一辈子究竟是为了啥呢?

他回到家,同父母讲了这件事。

父母听罢,提出了再供他三年,支持他复读的想法。

看到父母佝偻的身躯、满脸的皱纹,他的眼睛湿润了。

他说:“我有一颗报国之心,希望将来能够造福百姓,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难道人只有在当了官之后才能有所作为么?毕竟能够当官的只有极少数极少数的人,二老的心意我懂,但我更愿望走出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父亲说:“难道,你真的想出去打工?打工一辈子,就毁了一辈子啊。”

他说:“确切地说,应该是半工半读。我想出去游学,在学习的同时,也能看看这个国家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我会三年回来一次,参加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如果只是封闭在学堂里学习,学的东西是死的;在外面学而时习,则是活学活用。圣人曾说过这样的话‘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那是因为他们不通兵制,没有学习部队的文化,用读书人的学到的东西去同士兵讲大道理无异于对牛弹琴。所以希望二老能够支持我的选择。”

最终,他的父母同意了他的想法。

这年冬天,他背上行囊,辞别父母,踏上去泽州府的征程。

行了数日,过通关时,却被士兵拦住了。

“请问官爷,发生什么事儿了?”他小心翼翼地问。

士兵甲:“少废话,上头有令,封关一个月。从哪儿来的,到哪儿去。”

他问:“为什么封关?”

士兵乙推了他一把:“上头的命令,是你能问的么?快走,不然把你抓起来。”

他没再说话,不过,他也没回去,而是同士兵商量一番,愿意为士兵们干些粗活,一天管三顿饭就可以了。

开始士兵们并不理他,但他主动将一些活给干了。士兵们很满意,将他留在了驻关营中,做些劈柴挑水、做饭洗衣、帮士兵们代写一些家信的活儿。营中官兵见他写得一手好字,且文采也不错,对他相当满意。

他一边干活,一边观察士兵们的生活工作规律,同时积极学习兵营各种规章制度。

同时,他也不止一次地看到,说是封关,其实还有一些人竟然能够过关。

他不明白了,就去问士兵甲:“军爷,那啥,能否问个事儿?”

士兵甲:“问吧,问吧。”

他说:“不是说封关了么?怎么还有人能过得了关?”

士兵甲听了,感到有些惊讶,随即哈哈大笑:“看你是老实人,不过,你也老实得过了头了,这样吧,我就告诉了你也无妨,来,看看,这个,只要有这个,比什么都管用。”

士兵甲拿出一锭银了在他面前晃了晃。

他想了想,恍然大悟。古人云:有钱能使鬼推磨。看来这句话着实没错。

很快,一个月封关期限就到到了,上头突然又发布了一道封关令:为加强泽州马匹管理,再封关三个月。

他郁闷了,但同时,他也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机会。

上头长官来巡营,发现关营军纪涣散、士兵为人处事浮躁,且经常爆粗口。

上头长官非常不满,要求营军提升个人文化修养,尽快找一位老师好好教教。

在此紧要关头,统领向上头长官推荐了他,让他来教授兵士学习。

就这样,稀里糊涂地,他由一名部队杂工一跃成为军内辅导员。同时他也间接了解到,之所以朝廷要再次下封关令,是因为泽州的战马良驹被人高价收购运往外地,当时也流传一种说法,说是福建的耿精忠广东的尚可喜与云南的吴三桂正以戍边的名义招兵买马。而一些精明的商人则认为贩马有利可图,做起了贩马的买卖,却不料被康熙死死盯住。

成为军内辅导员后,他尽毕生之所学,将所有知识分子独有的礼义廉耻做成一份标准的课件,向士兵们传授讲习。封关令解除后,他并没有马上离开军营,而是继续在军营教书。两年后,上头长官再次巡营,发现士兵们不但训练有素,而且文化修养有了质的突变。上头长官特颁发“学习先进模范营”牌匾以资鼓励,同时营级领导官升一级。

统领大喜过望,上任前一天晚上,特地请他吃饭。

在饭局上,统领告诉他:“跟我走,做我军中的参谋吧。”

他笑了笑,说:“我不愿走旁门左道,我想凭自己的实力来证明我自己。如果用外人的眼光来看,我是营中的教师,但是站在我自己的观点,其实也确实是我自己的本心,那就是我要学习部队文化,破除‘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那句圣训。事实证明,我学会了,感谢部队让我学习到很多在学堂里学不到的知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具有不怕吃苦不畏牺牲的精神,我相信只要我秉承这种精神,我的仕途会一片光明。”

统领:“好,兄弟,这杯,我敬你。”

康熙14年,公元年,李毓秀未过通关,而是在守关营当了近三年的部队辅导员后,回到了家乡去参加他此生中的第二次科举考试。

在这次考试中,他将在部队中的见闻,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一篇旷古绝今的文章。文章不但赞扬了军人钢铁的意志,同时也对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及改善建议。

两位副考官阅卷后,喜不自胜,向主考官做了推荐。

主考官看罢,捋了捋胡子,突然拍案而起:“大胆,这是谋反。来人,速将考生拿来拷问。”

衙役进门,其中一位副考官急忙拦住,挥了挥手,衙役出去了。

副考官道:“大人慎重。既然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说明他对军制相当熟悉,如果他在军中有熟识之人,若这熟识之人是大人物,大人将考生下狱,谋反之罪可要灭九族的,若果如下官猜测,大人这是在引火上身、祸不远矣。”

主考官想了想,点了点头。

另一位副考官道:“如果点他中举,但此文太过敏感,皇上怪罪下来,我等三人亦吃罪不起啊。”

最后,三人一致决定,不点李毓秀。

很快,张榜日到了。他又去看榜,但令人没想到的是,榜上无名。

虽未中举,但他却不知道,自己已经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不过有件事却令他很欣慰,那就是那位已经八十三岁的范秀才终于榜上有名,中了举人。

他回到家后,父母帮他张罗了一门亲事,门当户对,邻村的张雪儿小姐比他小两岁,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却也机录,再加上小时侯也认识,这门亲事就这样定了。

迎亲的日子到了,但张家却来信说需要改期。李家问了原因,却也理解。

他听了原因,忽地有一种莫名的伤感。

原来那范秀才中了举人后,一辈子的夙求终于得偿所愿,便高兴得忘乎所似,回家后即手舞足蹈,乐得茶饭不思,因为太过激动,加上家人没看严,一不小心掉自家粪坑里淹死了。

而范举人的治丧之日,恰是李家与张家迎亲的婚期。故婚期改了。

范秀才中举,似乎朝廷给士子们传递了一个比较积极正面的信号,那就是:学到老,考到老,只要坚持不懈,终有一天总会中举跻身于官场行列的。

而他此时的想法却有了少许的变化:如果自己真的也要考到八十多岁,那么这辈子是否真的是活得值得么?

他结婚后,在家渡过了幸福的蜜月生活后,一如第一次落榜般,他依然选择了外出游学,还好,父母与媳妇还是比较支持的。

此行的目的地,依然是泽州,不过这次他选择了另外一条远路。在去泽州的途中,他发现很多山村里的孩子,根本就没机会读书,故而在合胜寨他留下了,当了近两年的代课老师,教会了孩子们最基本的识文断字。当他到达泽州时,他发现这样一个怪象,泽州竟然有很多有组织的乞讨人员。而且更令他惊讶的是,有些貌似一些乞丐,竟然家置良田千顷,妻妾成群,眼前的没落竟然掩盖了背后的繁华。还有些真乞丐四肢齐全,却能够放下面子站街乞讨。这种怪象让他眼前一亮,他决定深入并融入这个群体,与他们同吃同住,闲暇之时除了教他们读书写字外,还向他们教授为人处世的方法及圣人的先进理念。乞丐们听后,竟然很受用。有的脑子比较灵光,用他教授的方法与技巧举一反三,乞讨得来的钱财竟然倍数增长。

在泽州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在乞丐群体中已经小有名气,有不少的乞丐弃乞从劳,去寻得一些工作或做一些小生意。也正是这一年不到的时间里,泽州城的内乞讨竟然少了90%,当局在向朝廷做年度总结时,用了这样的话语:经过当地政府将近万两的资金投入,通过政府的手段增加就业岗位,当地乞丐几乎消失云云。

康熙17年,公元年,他第三次回乡,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张雪儿已为他生下一个两岁的儿子,他回到家抱起儿子,热泪盈眶。

父母告诉他,张雪儿这儿媳妇很不错,家里的所有农活几乎都包了,二老只是在家照看孩子。

他下定决心,此次一定考取举人。

此次考试,他根据自己在合胜寨与泽州乞丐群为题,做了一番高瞻远瞩的论述,同时提出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偏远山区教育资源的投入以及如何让乞丐消失的方案。

两位副考官阅卷后,直呼好文,然后呈主考官看。

主考官看毕,道:“我晕。一个秀才,对朝廷的教育体制指指点点,这分明是不把皇上放到眼里。泽州乞丐消失,明明是政府的功劳,好像是他自己完成这项任务似的,要是点了你,上司不向我问罪才怪。”

三位考官讨论一番,权衡利弊后,最后一致决定,不点他中举人。

张榜那天,他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去看了,但看榜后却无比失落。在回来的路上,不少行人议论纷纷。他不经意听了几句,大家议论的并不是什么谁中了谁没中,而是在讲关于平西王吴三桂称帝的事情。

他回家后,将自己关在屋内,一连几天都不出门。

面壁思过后,他还是决定如第一次落榜那般,继续外出游学。这次他选择的是京城。他的这项选择依然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他来到京城的延寿街,他看到一家商铺前竟然排起了长队。

他很好奇,上去看个究竟。原来这家商铺就是有名的“王致和南酱园”。大门的对联清晰可见:上联是“可与松花相媲美”,下联是“敢同虾酱做竞争”。横批为:臭名远扬。

他喃喃自语:“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臭豆腐?”

刚嘀咕完,但见一人迎面而至。

那人见他后,施了一礼,笑道:“见得先生面善,必是教育界或学术界的才俊,在下王致和,是这南酱园的掌柜,还请入内一叙。请。”

他也施了一礼,道:“在下李毓秀,王掌柜慧眼,不才做过几年教师。请。”

二人入得铺内偏房,相谈甚欢。当聊到国家的教育体制时,通过与王致和的交流,他忽然有了自己独特的观点。

王致和自己也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亦未中举。王致和讲了许多关于教育的不公平,他听后突然恍然大悟,他认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直接导致寒门学子在入仕求取功名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优质的教育资源几乎被官员们或商业大亨名门望族所垄断,或者直接被这类阶层的人员高薪聘请为家庭教师,只教自己的子孙。还有一些稀缺的名士名师,也被王公贵族所笼络。故,身为底层的普通老百姓根本就享受不到这种优质的教育资源,所以从寒门中进入到官场的士子是少之又少。

当他将这些话讲给王致和听时,王致和吃了一惊,连声夸赞其高论。

他与王致和谈了很多,同时品尝了铺里的臭豆腐,味道还不错。

与王致和辞别后,大半年的时间里,他去了京城所有的学馆。同时,在京城他还遇到了当代大儒顾炎武。

对于顾炎武拒绝朝廷聘请其修《明史》一事,他表示不理解。

顾炎武告诉他:“吾本明朝旧臣,何可为鞑虏驱使?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为明臣,当为明尽忠。”

他终于明白了,这就是气节。

当他调查研究并学习了京城先进的办学经验时,他的内心有些触动。他在想,如果将这种办法模式在乡下也仿效推广,寒门学子在入仕的道路上会不会更平坦一些呢?

康熙20年,公元年,他回到家乡参加第四次科举考试。这一次,他同样落榜。不过,在此次考试中,却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爆出猛料:史上最令人愤慨的科场舞弊案。

同以前的不为人知的科举考试舞弊一样,有权有势家境富余者贿赂考官,提前知晓考卷命题。而且,以往考中举人的都是豪门子弟,非官即富,寒门子弟除了那位已经死掉的八十三岁的范举人之外,再无其它他人。

考生纷纷表示将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上访。而且这个上访的时机恰到好处,因为内阁大学士、当今帝师陈廷敬将要回泽州省亲。

考生们一片闹腾,在上访的呼声中,李毓秀的愤怒比不比其它人弱。他写了一篇措辞严厉的上访报告,摆事实,讲道理,要求按大清律例严惩考官。

李毓秀与考生们一起拉着横幅,向泽州进发了。而考官们则在青楼喝着小酒,听着小曲,畅谈着晚上该翻哪个小妾的牌子,优哉游哉的享受着美好的生活。

不料过通关时,考生们就被兵士给抓了。考生们开始还破口大骂,但是却被布条塞住了嘴巴,每个人都被单独地关押。他也不例外。

李毓秀彻底明白了,历来官官相卫,大清朝也不例外,看来真的要死在这儿了。

统领巡营,看了关押了考生,突然,统领看到了李毓秀。

统领命兵士赶紧打开。

李毓秀认出了统领,就是当年的士兵甲。

二人进了大帐,边喝边叙旧。

叙着聊着,就聊到这起科场舞弊案了。

统领一饮而尽,说:“李老师,此事到此为止吧。这大清朝科场舞弊的事情多了去了,难道只有我们平阳府才有么?没错,你们委屈,你们的心思我都懂,但是,就算我放你们过去,你们到了泽州在还没有见到陈廷敬陈大人之前,你们的小命早就没了。这样的事情在你们看来很简单,其实很复杂,复杂得连我们都被无形中卷进去了,上头领导的命令我们必须得执行。记住,胳膊拧不过大腿,知难而退吧。科场舞弊的事情早晚会传到皇上的耳朵里面去的,只是时间的问题,你们不能枉自送了性命。”

李毓秀想了想,道:“谢了,我明白了。这样,我去说服其它考生,能不能给他们一条生路?毕竟他们并没有错。”

统领:“呃,看在先生的面子上,我可以放他们一条生路,不过,他们每个人要写一份不再上访的保证书。”

李毓秀:“没问题。”

他回到牢里,逐一说服了各位考生,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考生们听罢,皆放弃了上访,并写了保证书。

他与考生们不得不回了家,在这次上访事件中,以考生们的失败而告终。

他回到家后,开始了耕读的生活。

同年冬,清军攻克昆明,吴周王朝的第二位帝王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自杀,朝廷成功平定三藩。

也就是在这年,曾经在科举考试中被录用的李毓秀的同学赵腾、韩玉、晁顽等人,虽然已经官至五品,但因同吴世璠勾结被举报,皆被朝廷抄家、灭九族。

此次事件,对他影响极大。

他也对此次做了深刻反思。为什么这些人会走向这条不归路?难道真的是教育的问题吗?忠君、爱国、孝父母、谦兄弟、爱妻子、敬师长,这些最基本的人伦道德纲常,难道不值得去学习吗?

此后,他又游学十几年,期间也陆续参加科举考试,但依然久试不中。

康熙34年,公元年,他结束了多年的游学,在家乡办了一所“训蒙学堂”。他认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就要培养娃娃们忠君、爱国、孝父母、谦兄弟、爱妻子、敬师长等最基本的礼仪修养,无论他们以后是否入仕,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够做一个光明磊落、仁孝正直之人。

他还认为,如果世上所有的孩子都能做到这一点,不出三代,那么这个国家一定能够成为真正的礼仪之邦。

雍正3年,公元年,73岁高龄的李毓秀根据自己50多年的游学及教学经验,结合少儿的学习特点,写了一部伟大的著作《训蒙文》。后经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弟子规》浅显易懂,文风朴实,韵律通透,读来朗朗上口,成为清代后期广为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弟子规》以精炼押韵的三字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做人的基本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常识等,不仅对幼童起到重大的教育启蒙作用,对于成人亦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意义之重大,影响之深远,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同样在今天国学的兴起,《弟子规》当堪为翘楚。

雍正13年,公元年,李毓秀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两百八十多年过去了,时至今日,当后世的人们翻开《弟子规》这本书时,您是否会想起,曾经有位叫李毓秀的学者为这部作品倾注了自己毕生的心血?当后世的人们谈起自己所处时代的教育体制并提出质疑时,是否也想起李毓秀也曾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附:《弟子规》全文

清·李毓秀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出则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泛爱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亲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力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18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