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子规 >> 子规的种类 >>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天眼新闻
资料图
在传统中国社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始终是精神命脉。这组关键词,素有“八德”之称,凝练着中华传统道德操守的精髓。它比起人所熟知的“三纲五常”主流价值观,更具有坚实的民间性、广泛的传承性和深远的影响力,堪称是中国人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与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人广泛地将其视为立世的行为准则和底线思维。
八德之本:孝悌忠信,内化于心
儒家思想主导的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道德观念,诸如“五常”之仁义礼智信,“四德”之忠孝节义,“四维”之礼义廉耻,等等,早已与传统治国理政之道融为一体。所谓仁政德治,伦理教化,以礼入法,须臾不可乖离这些德目。八德之称,向来众说纷纭。孙中山先生主张“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称其为“中国固有的道德”,此论最为著名。但以今之论,概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之称,最能阐释传统道德操守的真切涵蕴,最可透视传统道德观念家国同构的实践理性特质。
孝悌忠信,层层递进,其要害在忠孝之道,属于道德自觉的内化于心层面。孝,意即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祖先,乃为纵向而论。悌,亦作弟,意指兄弟和睦,属横向而言。“孝悌”二字,常常作为传统伦理规范之基石,一体使用。所以《论语·学而》篇云:“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弟子规》亦讲“首孝悌”。在儒家看来,百善孝为先,孝乃人伦之本,道德之源,百行之冠,众善之始。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抓住了孝悌这个根本理念,使其深入人心,培根固本,则其他德目的推进,就顺理成章了。所谓“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经》的观点更加明确:“人之行莫大于孝”“而罪莫大于不孝”。古代刑法有“十恶不赦”之罪名,不孝之罪,正在其中。
由此看来,治国理政,也须首重孝治,以孝道为先。甚至可以说,家国同构,中国传统文化即是以孝为根本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也是以孝为基础的社会。黑格尔考察传统中国的国家政治与家庭伦理之间的密切交融特性,认为“中国纯粹建筑在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
忠,本意是指诚实无欺,忠心耿耿,尽职尽责,忠贞不贰,所谓“为人谋而不忠乎?”“尽己之心为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家国同构,国即大家,忠是孝的延伸和扩展,不过是更高意义上的孝。《孝经》有“以孝事君则忠”“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一般而言,如果说孝道主要是覆盖家庭孝敬层面,那么,忠德则是广泛涉及社会交往与国家政治生活层面,是履行公职行为规范的心理依据。但正如家国一体,君子当有家国情怀;忠孝本为一体,其实难分。对君(国)尽忠,即是在家尽孝的延伸;当忠孝难以两全之时,公忠体国,移孝为忠,乃至尽忠报国,则最为优先。岳飞精忠报国事迹,千秋赞誉,即是典范。
古人对忠德屡有誉词,诸如忠诚、忠信、忠厚、忠实、忠恕,等等,不一而足。其中,忠诚老实,成为最为社会共识的美德、最为人们激赏的君子品格。至于信,本意为诚实守信,简称诚信;有时与忠相连成为忠信,有时与义相连成为信义,有时称之为信任。视其为忠德的延展也未为不可。所谓一诺千金之说,只是其突出表现而已。孝悌忠信,忠孝为本,关键在于内化于心,非是外在规范的强制。
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外化于行
礼义廉耻,乃是传统中国一直突出宣扬的四种伦理规范。既是政治的,也是社会的;官民一体遵循,社会赖以生存。是为人们外化于行理应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国家政权赖以巩固的伦理支柱。所以称为四纲,也叫四维。
管子认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他强调,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张,则君令行”“守国之度,在饰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甚至细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这里的礼,说的是上下有节;有礼,人们就不会僭越等级规矩。义,相宜合适也,是指按法则规矩行事,不妄自求进取,则民无巧诈之机。廉,是指廉正公平,明察善恶,不掩饰恶行,身正行端。耻,则指有羞耻之心,就不会顺从邪妄,做不正之事。礼义廉耻,“均为治国之本”。其实,孔子对此卓有深见:“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则将四维一分为二,认为:“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是说以礼义规矩之大法则,约束人的行为;甚而“知耻近乎勇”,激发人们的廉耻之心,勇于追求自新,高尚节操,立世扬名。其实,礼义廉耻之四维,皆为相互关联不可截然分开的德目,都是在助力强化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约束力,将孝悌忠信的内在德性生发开来,又用礼义廉耻外化于行的伦理规范去约束人们的邪思妄念。
礼义廉耻四维之中,礼最为要害。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建设,有礼仪、礼制、礼法、礼治、礼乐文明之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为人处世之道,又是一种影响广泛渗透深切的礼仪规矩意识、处世态度。《论语·季氏》记载孔子曾言: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诗经》谴责道:“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即是说,人不讲礼仪,不知其可也。知书达礼,乃君子之品。
显然,绵延中华文明数千年不绝如缕的礼仪文化,早已从国家政治生活层面,传播浸透到了中国人的血液中,成为民族性格民族精神中的基因了。所谓礼仪之邦之说,包括尊老爱幼、好客之道、先礼后兵、礼让三先等践履之举,是事实描述,也是价值判断,更是一种文化自觉和文明自觉。
自律他律:公忠体国,礼为德则
继承中华传统道德精髓,需要秉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立场,科学看待其传统伦理思想与规范。首先要礼敬中华文化,抽象继承其合理内核,再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适应新时代新生活需求。比如倡导“忠孝为本”时,应清除其落后思想,摒弃其“愚忠愚孝”之糟粕,汲取其孝敬父母、礼敬先贤、慎终追远、纯洁心灵的精神追求。
传统道德教化经典皆辟有专章,主张臣子应该主动纠正君父的错误,以免陷君父于不义;认为此举乃为大忠大孝。所谓“忠臣之事君也,莫先于谏”“违而不谏,则非忠臣”“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明确反对“愚忠愚孝”。南宋吴自牧谈到皮影戏的政治特色,认为是“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行,盖亦寓褒贬于其间尔”。所以,忠乃“公忠”,公忠体国,乃为大忠。
礼者理也,德之则也。自周公制礼作乐而后,礼之地位,雄踞于传统政治文化和社会道德观念之神圣殿堂,有“天经地义”之论。中华文明是礼乐文明,礼为德则,礼原本就是根据传统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出来的一系列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所以才有“以礼入法”之说。因此,重视借鉴传统文化中的礼文化建设的经验,必定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顺理成章地走向法治化。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也是值得我们珍视的助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的独特的战略资源。法是他律,德是自律。学习和借鉴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更应该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相结合起来,自觉去唤醒中国文化中涵蕴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同时赋予其新时代的灵魂。
梅敬忠来源学习时报
编辑周章龙
编审王宁